哦哇資訊網

立夏將至,古代皇帝是怎麼避暑的?辦法主要有3種

由 銘耿聊歷史 發表于 汽車2021-12-07

夏天來了,辦公室裡體型最為豐滿的小劉很是崩潰。在溫帶季風氣候區的炎炎夏日裡,他感覺自己變成了一根暴曬在太陽下的冰棒,無時無刻不在滴水流汗。就算坐在辦公室的躺椅上一動不動,不一會兒,小劉貼身的那件汗衫也還是會被汗水浸透,城市帶來的熱島效應和空調的作用互相抵消,只要離開空調房一步,小劉就有種邁進蒸籠的自覺。

皇城故土,天子腳下,這樣的情狀在炎熱的夏季每一天都在發生。小劉覺得自己現在還好,生活在21世紀,好歹還有個空調。可古人就慘了,不光是沒有空調,連個風都得自己拿著小扇子扇。這麼一來運動的作用和扇風的作用就會互相抵消,有時候連扇出來的風可能都是熱的。那麼問題來了,一般的老百姓還好,吃喝不挑,對居住環境也沒有多大要求。人王公貴族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可是對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立夏將至,那古代皇帝究竟是怎麼避暑的呢?辦法主要有3種,這三種其實在清宮劇裡都有所介紹了,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地解釋一下。

清朝皇宮的夏天有多熱呢?我們說了不算,先聽一聽人家住在宮裡的乾隆皇帝的說法:“豈無九重居,廣廈蓮垂湘。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展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看看,這天氣都逼著皇帝專門寫詩來抒發心情了。看到皇帝這麼熱,後宮裡的妃子們當然坐不住了。在前段時間熱播的《延禧攻略》當中,聰明的宮女瓔珞就做了一個小“冰箱”,用木盒子內建金屬,其中再放置冰塊,然後把時鮮的水果放上去,“冰鎮”完成後拿出來給皇帝享用,既解暑又解渴,的確很方便。這個情節看似很現代,實際上也是有歷史依據的。

在清朝時期,皇宮裡確實是有這樣的“冰箱”,其結構和劇中所介紹的也差不多,一樣是中間放冰塊,上下都有小孔。下方的孔可以讓融化的冰水適時地排出去,而上方的小孔又方便冷氣排出製冷。其中放上新鮮的蔬果,既解渴又涼快,雖然這種冰箱很簡單,但是它的實用性卻是不輸給現代的。除了冰箱這種“解暑神器”,古代的宮裡還有別的消暑方法。我們故宮所在的北京城屬於北半球中緯度,太陽的角度在春夏時節和秋冬時節都是不一樣的。利用太陽的角度,宮中房屋房簷的設計也是計算好了的,在夏天的時候,太陽的高度角很大,房簷正好可以擋住太陽光。

而到了冬天,房簷的長度正好可以使得太陽光進入屋裡。這樣,坐北朝南的正房就達到了冬暖夏涼的效果,皇帝住在裡面也不會被暴曬了。除了房屋設計,古人在窗戶上也下了點功夫。我們知道古代的窗戶是木板窗,再用白紙糊上去,這樣隔光的效果達到了,通風的要求卻往往無法滿足。夏天的時候悶熱異常,如果無法通風,住在屋裡的皇帝當然就會很難受。所以一到夏天,古人就會在窗戶的外部掛上一個簾子,以達到遮擋陽光和通風的效果。而這簾子的材質也是根據主人的身份來劃分的,最高等級的簾子用斑竹或湘妃竹製成,上面還有裝飾的圖案。而低等級的簾子會用蘆葦編制而成。

簾子的使用在古代的宮中也很是普遍,為此,道光皇帝也專門寫了一首詩:“一桁垂銀蒜,編成翠竹籮。篆煙留細處,草色看時多。月下纖無影,風前動有波。湘江遺趣在,夏永靜如何。”說的就是宮中夏日的簾子。以上的三種方法就是古代皇帝避暑的主要途徑了,在炎炎夏日,這些方式的確能夠緩解酷暑。可如果到了三伏天,這些比較溫和的辦法就似乎起不到作用了。那怎麼辦呢?當然,皇帝的避暑也不光有這幾種,在北京附近的河北承德,清朝的皇室還專門為自己修建了一座避暑山莊。

立夏將至,古代皇帝是怎麼避暑的?辦法主要有3種

一到特別熱的時候,他就會搬出故宮來此地居住,如果嫌避暑山莊太遠不方便?沒關係,北京還有圓明園和頤和園,只要皇帝願意,聖駕隨時都可以降臨。

TAG: 皇帝簾子夏天冰箱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