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晉國崛起中的“涅槃之變”

由 縣郡談歷史 發表于 汽車2021-07-21

史叔說:

平王東遷,周室遂衰;諸侯爭霸,政由方伯;河汾之東,晉國崛起;尊王攘夷,領袖華夏。但是“九層之臺,起於壘土”,晉國崛起也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依次經歷了“文侯勤王”、“曲沃代翼”、“獻公圖霸”、“城濮之戰”、“踐土會盟”等歷史事件,才最終成就了“晉國天下莫強焉”的千古佳話。論晉國崛起中的“涅槃之變”,則首推曲沃代翼。

西周末年,三川竭,岐山崩,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而統治者依舊殘暴不仁。周幽王為了立寵妃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廢黜了王后申氏,迫害原太子宜臼,帶頭破壞周公創立的嫡長子繼承製,最終導致宜臼的外祖申伯,聯合曾國、犬戎一起攻破鎬京,殺死了周幽王。此後,姬宜臼在申、呂、許等諸侯的擁立下繼位,是為周平王。由於周平王姬宜臼弒父、奪位、勾結犬戎,不遵孝道,不守臣道,所以東方諸侯領袖魯、齊、衛三國並不承認周平王的正統性,周王室的卿士虢公姬翰則擁立王子姬餘臣於攜地,稱周攜王,周王室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這使得繼位初期的周平王號令不出豐鎬,政治上非常被動。

因為周平王利用犬戎襲擊王城鎬京,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周幽王,使得周公創立的宗法制度得到重創,此後,周王室的凝聚力、公信力與向心力都日益下降。諸侯群體也不斷效仿王室,貴族群體彼此爭位,此後鄭國爆發了共叔段之亂,衛國爆發了州籲之亂,宋國爆發了華督之亂,而晉國亦發生了曲沃代翼之亂,且時間持續67年之久,尤為血釁慘烈。

公元前739年(晉昭侯七年),晉國的大臣潘父利用自己的家臣,發動政變,殺死了晉國的國君晉昭侯,並派人迎立晉文侯之弟姬成師來國都繼承君位,在晉國的政壇引發了軒然大波。晉昭侯,姓姬名伯,為晉文侯之子,是晉國曆史上第十二位君主,當時已經在位七年,雖說沒有像他的父親晉文侯一樣建立什麼豐功偉績,但是也沒有什麼闕政,晉國的貴族、國人群體對晉昭侯都還是比較認可的。與潘父暗通款曲,企圖趕來繼承君位的姬成師則受到晉國正統派貴族與國人的攻擊,狼狽不堪的逃回自己的封邑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二十里)。潘父弒殺晉昭侯的這場政變,則點燃了曲沃代翼的導火索。

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封其叔父成師於曲沃,史稱曲沃桓叔,並由靖侯之庶孫欒賓輔佐。但是晉昭侯缺乏施政經驗,分給桓叔的曲沃,其面積比晉國的都城翼邑(今山西翼城東南十五里的故城)還大。對此,晉國大夫師服當時就指出:建立國家應該本大而末小,但桓叔的封邑曲沃居然比晉國都城翼邑還大,這就破壞了等級制度,留下了安全隱患。後來的事情果如師服所料。當時的曲沃桓叔已經58歲了,有相當豐富的政治經驗,而且“好德”,很得民心,“晉國之眾皆附焉”,在其經營下,曲沃成為晉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與都翼的晉公室展開了長期的奪權鬥爭。而晉昭侯由於年輕,沿襲舊有的統治制度,在治國理政方面遜色曲沃桓叔不少,其大臣潘父更是暗中與曲沃方面相勾結。果然其後不久師服的預言就應驗了,曲沃一派施展包括軍事打擊、政治瓦解、外交孤立、培植晉國內部反對晉君的勢力等措施,不斷地向在翼邑的晉君大宗發起挑戰,企圖奪取晉國政權。

晉國的開國君主姬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的胞弟。當時恰逢武王駕崩,成王年幼,周公攝政,殷紂王之子武庚聯合“叄監”、徐、奄、唐等50多個親商的方國一起發動了叛亂,希望恢復大商的統治。周公姬旦揮兵東征,經歷了三年的苦戰,才平息了這場叛亂,之後大規模的分封諸侯七十一人,而姬姓諸侯達五十三人。位居河汾之東,面積方百里的古唐國(當時的都城唐邑位於今山西翼城西北二十里的唐城),被分給了叔虞,周公給叔虞的治國方針為“啟以夏政,韁以戎索”,為了輔佐叔虞,周王室還給叔虞配備了一支強大的統治力量——懷姓九宗與職官五正(翼城有9個名官莊的古村落,舊傳為懷姓九宗所居。還有東唐,南唐,北唐,中唐,龍唐等五個村落,舊傳為職官五正所居)。到了叔虞之子燮父手裡,將國都遷於晉水旁邊,在徵得周王室同意後,改國號為“晉”,從此晉國就成為周王室在晉南地區的重要封國。燮父去世後,晉國先後經歷了武侯、成侯、厲侯、靖侯、僖侯、獻侯等六位國君,統治一直比較穩定。

晉昭侯七年(公元前739年),晉國大臣潘父弒晉昭侯而迎納曲沃桓叔,桓叔想趁機入翼奪權,但遭到晉國貴族群體(懷姓九宗與職官五正)的抗擊,桓叔奪權失敗,只好退回曲沃,晉國立昭侯之子姬平為晉君,是為孝侯,並且誅殺了叛黨潘父。史稱“曲沃代翼第一戰”。晉孝侯八年(公元前731年),73歲的曲沃桓叔病逝,其子姬鱔繼立,是為曲沃莊伯,曲沃莊伯秉承父志,繼續同晉國公室展開了連續6年的激烈鬥爭。晉孝侯時,翼城東南部的戎狄部落不斷的襲擊翼都,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翟(狄)人俄伐翼,至於近郊”,晉孝侯政權在戎狄部落與曲沃莊伯兩方勢力的夾擊下,風雨飄搖。孝侯十五年(公元前724年),曲沃莊伯又派人到晉都翼城弒了晉孝侯,趁機出兵伐翼。晉國的正統派拼死抵抗,並向荀國求援,在得到荀國的援兵後,才擊退曲沃叛軍,史稱“曲沃代翼第二戰”,晉人復立孝侯之弟姬郄為君,是為晉鄂侯。晉鄂侯六年(前718年)春,曲沃莊伯賄賂周王室,聯合鄭國(姬姓,今河南鄭州一帶)、邢國(姬姓,今河北邢臺一帶)一起討伐翼都,周桓王也派周大夫尹氏和剮氏出兵相助,結果晉鄂侯寡不敵眾,戰敗後逃奔隨邑(今山西介休市東南,一說在山西與河南的交界處)。但後來曲沃莊伯又背叛了周桓王,導致周桓王反過來又支援晉鄂侯,其年秋天,天子派虢公帶領成周八師(駐紮在周都雒邑的王室禁軍)討伐曲沃莊伯,莊伯再次失敗,史稱“曲沃代翼第三戰”,周桓王改立晉鄂侯之子姬光為君,是為晉哀侯。但曲沃在此役中大大摧殘了晉君的勢力。逃奔到隨邑的晉鄂侯得知兒子繼位,一國不可有二君,於是便沒有再回到翼邑,晉哀侯派晉國大臣嘉父將父親晉鄂侯從隨邑迎接到鄂邑(今山西鄉寧南)奉養,成為退居的“太上皇”,避免了政出多門。晉哀侯八年(公元前710年),晉哀侯侵其南面的陘廷(今山西翼城東南)之田。導致陘廷人與曲沃武公姬稱聯合起來,於公元前709年討伐晉國,這次是翼都與曲沃的一次大決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主力部隊,從黎明一直激戰到傍晚,最終曲沃、陘廷聯軍大獲全勝,翼邑的軍隊被擊潰,聯軍逐晉哀侯於汾隰,晉哀侯於夜間慌不擇路,所乘戰車的驂馬被樹木掛住,最終為曲沃武公擒獲,史稱“曲沃代翼第四戰”。曲沃武公雖然殺了晉哀侯,但晉國人並不擁戴他,而是改立晉哀侯之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曲沃方面雖然還沒有掌握晉國政權,但已經摧毀了晉國的抵抗力量,此時的晉君僅存虛名。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誘召晉小子侯並殺之,惹怒了周桓王,周天子派虢仲率王師及芮國(姬姓,在今陝西朝邑南三十里)、梁國(贏姓,在今陝西韓城南二十里)、荀國(姬姓,在今山西新絳東北)、賈國(姬姓,在今山西襄汾西南)等諸侯國的聯軍討伐曲沃武公,武公抵擋不住,又退回曲沃。周立晉哀侯弟姬緡為晉侯,史稱“曲沃代翼第五戰”。此時的晉國公室又在周王室的庇護下苟延殘喘了二十多年,但是面對著曲沃方面的進攻與蠶食,則始終無法擺脫被動局面。晉侯緡二十八年(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趁著同情晉國公室的周桓王駕崩,率軍突襲晉都翼邑,襲殺了晉侯姬緡,正式奪取了晉國的統治大權。

在曲沃代翼過程中,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前後態度共發生過三次變化,從最開始的支援曲沃勢力,到中期的扶持晉國公室,再到後期的默許小宗吞併大宗,而恰恰由於周王室搖擺不定的態度,最終使得晉國的曲沃別封成功吞併了翼邑的晉國公室,敲響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號角。西周的統治制度主要分為三塊:政治上的分封制、經濟上的井田制、血緣上的宗法制,三者相輔相成,共同形成了家國同構的封建政治形態,其中的宗法制與周代的禮制息息相關,尤為統治者所重視。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天子除嫡長子以外的其餘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卿大夫對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內卻是大宗,從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則有義務保護小宗。按禮,天子的命令叫做“王命”,諸侯必須聽從,諸侯的重大事件,必須聽從王命來辦理。諸侯必須定期朝覲周王,並納職貢,如果不這樣就叫“不王”和“不共王職”,天子可以用王師會同諸侯來討伐。“到了春秋初期,雖然周王室勢力削弱,威望下滑,但是當晉國公室和別封的曲沃發生內訌時,周桓王還是多次以“王命”出兵干預”。

曲沃武公一舉消滅了奄奄一息的晉國公室,佔據了首都翼邑,正式列為諸侯,號“晉武公”,成為晉國小宗取代大宗後的第一代國君,也是晉國由“侯”改稱“公”的第一任國君,曲沃代翼雖然打破了周代的嫡長子繼承製,但是也使得晉國重新歸於統一,奠定了晉國重新發展的基礎,尤其是曲沃方面的軍隊長期與晉國公室、周王室以及虢、荀、賈、梁、芮等國軍隊作戰,實戰經驗豐富,提升了重新一統後晉國的武力值,所以春秋時晉人所說的“繼文(文侯)紹武(武公)”便是世人對晉武公姬稱的歷史評價。

晉武公姬稱奮鬥了三十八載,終於以曲沃小宗取代了晉國大宗,使得晉國復歸一統,但是第二年就正式駕崩了,其子姬詭諸繼位,是為晉獻公。晉獻公即位後,“繼文紹武”,勵精圖治,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尊崇王室,提升晉國地位;消除內患,武力消滅桓、莊諸公子;整軍經武,擴張領土。

公元前676年,周惠王姬閬繼位,晉獻公便準備厚禮,與虢公一起入成周朝拜周天子,周惠王非常高興,給予了晉獻公很高的禮遇。《左傳·莊公十八年》記載了這件事:“春,虢公、晉侯朝王。王饗禮,命之?,皆賜玉五轂,馬三匹,非禮也。”虢國為公爵,晉國為侯爵,但是周惠王給虢公與晉獻公的賞賜居然是一致的,這就在諸侯群體中提升了晉國的國際地位。曲沃代翼過程中,曲沃桓叔、莊伯的後代子孫多有戰功,在成功取代晉國公室之後,他們成為了晉國新的顯族,但嚴重威脅著晉獻公的君權。晉獻公用心腹士蒍之計,以犒賞群公子為名,築起聚邑(今山西絳縣東南5公里的車箱城),將群公子盡數安置在聚邑之中居住。同年冬,晉獻公發兵包圍聚邑,盡殺諸公子,由此解決了公族對君權的威脅,鞏固了君權。公元前661年,晉獻公擴充軍隊為二軍。晉獻公將上軍,太子申生將下軍,趙夙駕御兵車,畢萬擔任護右,相繼滅了霍國、魏國和耿國,凱旋後,給太子申生在曲沃築城,把耿地賜給趙夙,把魏地賜給畢萬,並封他們為大夫。終晉獻公在位,先後消滅了虢、虞、霍、楊、芮、魏、郇、耿、冀、驪戎、赤狄等國家和部族,整個黃河中游皆為晉所有,大大拓展了晉國的疆域,晉國也一躍成為與齊國、楚國、秦國並列的四大強國之一,可以說正是經歷了曲沃代翼這場不尊周禮的“涅槃之變”,晉國才擺脫舊制,鼎力革新,為晉文公重耳進階“春秋五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終成就了“晉國天下莫強焉”的歷史佳話。

TAG: 曲沃晉國代翼桓叔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