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醉裡挑燈看劍辛棄疾,宋孝宗為何不敢重用老父竟在金朝為官

由 刻苦的菲菲 發表于 汽車2021-06-21

宋朝分為南宋與北宋,北宋氣吞山河算不上,但至少意氣風發敢打敢拼,南宋生於災難之時,國家名存實亡,全靠文化紐帶凝聚成了一個大宋王朝,然而苟延殘喘終究是苟,在比較悲情的國家大環境下,也造就了南宋比較黯淡悲觀的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長年遭受金人巨大壓迫的情況,放懦弱者是悲觀,放勇武者身上,它就變成了悲憤。辛棄疾就是其中之一,征戰沙場百年,武沒慫過,文沒輸過,一副勞資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公元1207年,68歲的辛棄疾因病去世,死前依然在不斷高呼殺賊!此賊,自然為金賊。

1125年,華夏發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情靖康之變,金兵勢如破竹,皇都開封被破,南宋被迫簽訂合約,地圖進一步被壓縮,北地皆失,成為了名副其實偏安一偶的南方小朝廷,而這件事情也嚴重影響到了辛棄疾之後的人生。原來在靖康之變發生的15年之後,1140年,辛棄疾出生于山東濟南,山東濟南,咱重複一遍,嗯,大家有發現嗎?這可不對勁。

沒錯,辛棄疾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是在金人的地盤上,嚴格來說他算是金朝的子民,然而就算金人管理了這一片土地整整15年,大家的文化思想歸屬依舊是遠在南方的偏安朝廷,關於這事只能說,金朝的文化輸出有點瑕疵,或者說大有問題。總之在這樣的背景下,辛父儘管為了保全家族,在金朝當官,但是從小就教育孩子是宋人,時不時還會講一講自己年輕時候發生的家國故事,眼中常含熱淚,這種濃厚的氛圍逐漸感染了小辛棄疾,讓他胸腔燥熱久久不能平靜,於是才發生了後來這麼多的故事。

正式起兵,兵家辛棄疾上線

公元1161年,時逢辛棄疾21歲,在古代這屬於剛剛成年有自主能力的一個時間,這一年的金朝完顏亮再次向南入侵,想要去對南宋趕盡殺絕,心之所向,意之所指,儘管生活在淪陷區,但是人們對金朝的反抗依舊一直在進行著,這一年的辛棄疾召集了2000人,參與了浩浩蕩蕩的起義,歸入起義軍大佬耿京麾下,說實話,這本來是一場應該以悲劇收尾的起義,起義軍的武器水平大家都曉得,雖然意志比較堅定,但是武器裝備非常不佳,就是戰力最弱的民兵,那麼他們面對的對手是怎樣的呢?

那會金人驍勇善戰,在對戰南宋的正規軍時很少有落敗,再加上南宋朝廷簽訂了很多屈辱的協議,每年都有數之不盡的黃金白銀物資流入金朝,此時的金兵裝備精良,盔甲結實,再加上金人是遊牧民族,有輕騎兵快速反應部隊,重騎兵碾壓戰場部隊,衝入戰場簡直是天神下凡,更何況他們面臨的對手只不過是一群拿著鋤頭跟鐵棒的農民,辛棄疾就算再怎麼打游擊戰,這2000人被覆滅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對完顏亮來說,他的目標肯定是要去幹下方的南宋正規朝廷,而不是跟後方的民兵瞎鬧,也就是不能被民兵們牽扯浪費時間,他想盡快把南宋徹底打下來,所以,辛棄疾跟他的同行們感受到的壓力還是比較小的,但這也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因為金兵被搞的惱火了,還是會分兵去對付民兵組織的,到時候結局依舊是很慘。

然而關鍵是,完顏亮跟金兵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沒時間了,金人部隊集結完畢,正在南下路上,完顏亮突然就嗝屁了,死因非常的簡單粗暴,就是被部下暗殺,好傢伙,這是南宋玩了一出無間道,還是北金內部的權力鬥爭嚴重到這個程度了?

總之不管是無間道還是權力鬥爭,這一次南宋被徹底消滅的危機,就因為這一件烏龍事件而過去了,然後正式走上了這條路的辛棄疾也開始去聯絡南宋朝廷,希望建立合作禦敵,有趣的是這裡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大夥都知道,辛棄疾寫詩很有殺氣,而這是因為他自己帶兵打仗更有殺氣,金兵裡有叛徒,起義軍也出了一個叛徒張安國,老大耿京人沒了。

這肯定忍不了,然後辛棄疾帶著不到百人的部隊來了一次千里奔襲,硬是在萬軍叢中把張安國給抓了,並且交給了南宋朝廷,完成了這兩年的軍旅生涯之後,辛棄疾終於來到了他魂牽夢繞的故地,也就是南宋的地盤,在沒有金人在壓迫剝削漢人的地方,辛棄疾如釋重負。

一開始呢,宋高宗對辛棄疾很滿意,23歲的辛棄疾就已經被封官授爵,而他自己也寫了大量軍事分析跟言論,文中三句話不離打仗,收復失地、殺金賊都是辛棄疾寫得最多的字眼,這些論調跟詩詞在當時南宋朝廷傳唱度特別廣,然而隨著高宗換孝宗,南宋朝廷對此事愈發的沉默了起來。

收復失地是辛棄疾一生中最熱烈期盼的事情,也是政治熱情的來源,朝廷的沉默讓他倍受打擊,再後來,大家認為他是出生於金地的金人,辛父還在金朝為官,儘管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但不可避免的是,依舊越來越多的同僚關係開始排擠辛棄疾,領導不喜歡,同事不喜歡,辛棄疾的為官生涯逐漸黯淡,中晚年多首詩詞都有著非常濃厚的鬱郁不得志,但還是帶著非常鐵血的殺伐與意志。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為什麼是夢迴呢?因為只有夢裡能回,南宋只談和,不打仗,辛棄疾想打仗,被排擠。火焰與寒霜交集,辛棄疾內心非常痛苦,於是就有了這首詞的最後一句,

可憐白髮生

因為只想談和不想打,很害怕被威脅開戰,南宋也並不是第1次出這麼個事情了,抗金名將岳飛跟辛棄疾也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還不是被朝廷的和談大方向搞的七竅生煙,最後13道金牌被送了命。

南宋為何不想打?

講到這裡咱們要說一下南宋為什麼不想打仗,而只想和談?基本上南宋就沒有什麼主動進攻,全都是被動防守,然後防都防不了,就直接和談割地賠款,防止對方再進一步,但這屬實非常愚蠢,對方攻下了一個城,你們直接給錢讓他別急著打下一個,然後消化完了這座城他們再下一城,你再賠款,實在愚不可及,南宋朝廷弱智到如此地步?

講真,可能朝廷還真不算笨,而只是無奈之舉,首先打是真的打不過,賠款割地都只是非常無奈的情況下進行的拖延之舉,那麼如此苟延殘喘的行為,是否屬於飲鴆止渴呢?還是說南宋曾經有計劃下一步大棋來一波絕地翻盤?

金人名為金朝,但實際上算是宋朝第二,文化語言傳統有很多都直接引用了宋朝,可以說雖然仗是金人打贏了,但是宋朝的文化攻勢讓金人變成了“宋人”,所以宋朝或許是打算讓敵人認可己方,然後從內部崩潰,前提是宋朝撐的夠久。

總之不管是因為什麼情況導致,南宋在無數次的避戰談和中,割讓了很多的土地跟物資,這是不爭的事實,然後因此也讓宋人們氣得吐血,由於太過軟弱,許多自己人都不再理解不再認可朝廷的做法,還想讓敵人崩潰臣服自己,這屬實有點智障了,因為從原始人時代開始,不管人類文化文明如何發展,從哪個方向發展,其核心永遠都只有一個就是依附強者,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

從戰術角度上來說,宋朝似乎並不知道不斷的退讓就是慢性自殺,有時候其實已經退無可退,無底線的退讓,導致了失敗的必然。

而戰略角度,宋朝想用軟實力瓦解對方,想法沒錯,但卻不知道要軟硬結合,把硬實力的辛棄疾之流給按下去了,最終人地皆失。

TAG: 辛棄疾南宋朝廷宋朝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