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道德經》:大智者,善於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

由 馬爾維納斯的雲 發表于 汽車2021-06-02

這個世界,很多事物,都是有其對立面的,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有了他的對立面,我們才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事物本身。

如果沒有了對立面的存在,本來的特點,也就可能不是特點了。

比如,我們在學校裡,說哪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特別好,那麼,自然就有學習不好的同學了。倘若所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一樣好,那麼,也就沒有好壞之分了。

倘若我們從未經歷過不如意的事情,一切萬事如意,也就不會體會到美好如意的快樂了。

所以,反面的事情,在某些程度上,也是有好處的。

反面,凸顯出了正面

當一個社會,不再誇獎好人好事的時候,說明,社會和諧到了極致了。

為何這麼說呢?

誇獎好人好事,說明是在鼓勵好人好事,需要鼓勵好人好事,說明,還有很多人不會這樣做。

而當一個社會,所有人把做好人好事,當作一種本能,如同吃飯睡覺一般。此刻,還會有人鼓勵好人好事嗎?

沒有了,因為好人好事已經是一種尋常事情了。

此刻,就是社會和諧美好的極致了。

《道德經》中說:“

聖人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巨大的矛盾的,倘若一片祥和,那麼,聖人自然而然就不會顯露了。

一個社會,和諧美好到了極致,恰恰是沒有聖人的。

正反兩面,互相轉化

《道德經》中說:“

認知膚淺的人,一旦得志,就會得意洋洋,盛氣凌人,似乎沒有人能夠與他們抗衡。得志的時候,作威作福。結果,一旦“運去”,他們便會遭到眾人的唾棄。

智慧的人,即使在得志的時候,他們也是謹慎的。因為他們知道,既然運可以來,那麼,運,也可以走。

所以,他們保持謙卑的姿態,謙遜待人。即使有朝一日,他們的“運”走了,他們也可以有一個“軟著陸”,也會受到眾人的援助。

悲觀的人,一看到當前的困境,便心灰意冷,甚至自暴自棄。其實這也是對於事物沒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最為明智的做法,不是喪失鬥志,而是選擇“潛龍勿用”,不去凸顯自己的能力,不去做無用功,而是默默的沉澱自己,默默的靜待時機。

終有一天,會厚積薄發,時機降臨,“飛龍在天”。

《道德經》:大智者,善於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

古人說:“

《圍爐夜話》中說:“

眾人只知道金錢的好處,於是趨之若鶩。可是這金錢,有時候,也是會帶來禍患的;人皆知藥是用來救人的,可是如果藥用的不當,也會害人。

所以,很多東西,全在於人的運用。運用不當,好的事物,也會產生壞的結果。所以,不可不慎重,要從正反兩方面去看待問題。

TAG: 好人好事中說得志對立面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