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孫亞芳:華為不能成為人才集散地!任正非:人又不是我趕跑的

由 梅青娛樂記 發表于 汽車2021-05-24

風起堂 | 原創圖文,嚴禁抄襲,侵權必究

華為孫亞芳

任正非召開人才討論會

華為的發展史上,有過一次重大人才危機。

2001年初,任正非極為看重的李一男和劉平兩員大將離開,還帶動了一批高階管理幹部和技術骨幹的流失,讓華為的技術研發幹部隊伍遭遇了一次嚴冬下的雪崩。

當時的華為正在開拓海外市場,為了配合海外戰略,任正非覺得當務之急是解決人才的問題。

任正非決定召開一個討論會,討論一下技術幹部儲備和市場骨幹培訓、派遣問題。

會上,任正非說:“華為剛剛經歷一場不小的災難,有些人成了光桿司令,需要大量招兵買馬。現在的華為太虛弱了,需要注入新的基因—引進丙種球蛋白…。。華為要提高免疫力,一條常規的路子就是透過引進外部人才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鮮活。”

任正非要求大家針對

“新兵的要求,如何培訓、派遣”

方面,討論並拿出一個具體方案。

參會的孫亞芳、郭平、費敏、張建國、徐直軍、洪天峰、胡厚崑等幾位,都是跟隨任正非一路披荊斬棘的五虎大將,任正非的話音一落,大家就明白了。

任正非的意思是,

不怕人員流失,流失了可以再招;就怕人員沉澱,沉澱了企業就沒有活力,就會死亡,所以要注入丙種球蛋白。

通常在任正非之後發言的孫亞芳,這一次卻一聲不吭。

討論會變成了批判會?

見沒人發言,徐直軍只好帶頭說話,認為最需要注入活力的是國內外的營銷部門,並建議海外市場人員採取當地招聘以減少人員熟悉環境的時間。

緊接著副總裁胡厚崑認為,

研發人員也罷,市場人員也罷,還是保持穩定比較好

然後是費敏,“像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

技術骨幹是否穩定,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發展方向

,尤其是我們向海外大舉進軍的時候。”

任正非

“不怕流動怕沉澱、大量引入外部人才”

的會議指導思想,被幾位高管引到

“穩定更重要”

上來了。其實,幾位高管對任正非的人才戰略也早已不滿,如果按照任正非的運動模式來,高管們隨時都可能變成光桿司令。

孫亞芳雖然一直沒說話,但心裡清楚,

任正非喜歡有活力的年輕團隊(餓狼),而老隊員(飽狼)沒有了生存之憂,就會時不時停下腳步,放緩節奏(漸漸沉澱)

任正非仍然希望幾年前孫亞芳帶領市場部全體大辭職那樣的運動,能夠再來一次,讓餓狼代替飽狼,使公司保持快速成長。

但孫亞芳知道,如今的華為,已經不再是前幾年的管理水平,有了制度,有了系統,有了機制,一切可以照章辦事

,沒必要再大張旗鼓的搞“群眾運動”。

為了讓任正非轉變觀念,孫亞芳在傾聽的同時,也在理清思路。

孫亞芳從華為憑什麼吸引人才說起,闡述了華為餵飽“餓狼”只需要兩三年,但這些剛被訓練出來的人才,卻要麼被替換掉,要麼發現自己在華為的夢想無法實現而自己離去。孫亞芳進一步陳述了華為近幾年培養人才付出的巨大努力,

幾萬人到最後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但就這一小部分“金子”,卻有很多又從華為的手指縫裡漏掉了

孫亞芳說:

“華為不能成為人才集散地,我們必須想辦法留住華為想留住的人,讓”狼群“在矛盾和平衡中不斷奔跑。”

任正非一看這架勢不對,

心想這會開著開著,怎麼倒像變成了對自己的批判會了?再說那些人要離開華為,又不是我趕跑的?

任正非的妥協

但任正非畢竟是任正非,他沒有發怒,也沒有辯駁,而是讓孫亞芳解釋如何“讓”狼群“在矛盾和平衡中不斷奔跑?”

顯然,孫亞芳的話對任正非起作用了。

於是孫亞芳透過華為近5年15%的人才流動率的資料,和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相關圖表的說明解釋,提出了

“開放內部人才市場,人才在各部門間流動,管理幹部上下流動”

的人才戰略主張。

任正非被說服了,不得不妥協。

會議由一開始的方向轉到了討論孫亞芳提出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選、育、用、留四個支撐板塊,決定人才招聘權下放到各部和辦事處,併成立華為大學專門培訓內部員工。

任正非還對其他幾位大將說,還是孫總思維縝密新穎,自己總是一副老面孔,也不懂什麼管理,趕不上你們這些年輕人了,自己還得加強學習。

現在看來,任正非當年的這種

“不怕人才流失,就怕人才沉澱”的“只要餓狼、不要飽狼”的思想

,正是當下社會上部分企業所謂的“35、42”現象,認為老員工沒有拼勁、沒有衝勁,要顧家、身體拼不動,想方設法最佳化掉老員工,企業招聘上也是設定隱形的年齡槓槓,35或40歲以上直接pass的用人觀念。

但就是這場討論會,雖然開成了對任正非的批判會,

卻讓任正非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才觀,才有了華為後來“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的文化

華為奮鬥者文化

華為沒有“35、42”

在今年8月31的華為新員工座談會上,任正非再一次迴應了社會對華為用人的關切。

任正非說:“我們的崗位沒有對年齡限制,而是看你的能力和貢獻能不能適應作戰,如果只看年齡,我早就被淘汰了…華為不會對工齡實施保護,只是對你的貢獻進行保護。”

任正非表示,華為的專業化崗位對年齡沒有限制,因為有經驗,可以做到50-60歲,職級只有15、16級也可以,將來他們還會有工齡津貼、崗位補貼、質量補貼……,保持一定的合理收入;職員類崗位採用絕對考核,不涉及末位淘汰。

用任正非的話說

,“你適合這個崗位就安安心心做下去,為什麼要換個年輕的呢?為什麼不能幹到六十、七十歲呢?都是用纖纖細手去敲鍵盤,又不是拼刺刀,只要力氣按得動鍵盤就行了。”

任正非的用人觀

,從“餓狼傳說”到重視“飽狼穩定”的轉變,也最終形成了華為的“奮鬥者文化”

華為沒有年齡限制,允許內部人才流動;華為“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但絕不虧待“雷鋒”;華為提倡的是思想上艱苦奮鬥,從沒說過物質上也要艱苦……

這些任正非的經典語錄,是對華為用人文化的完整詮釋。

反觀社會上某些老闆們,和員工談道德講狼性,動輒“996、715”和“35、42一刀切”,只學到“讓員工奮鬥”,卻對華為的“絕不讓奮鬥者吃虧”、“華為沒有年齡限制”的奮鬥者文化精髓視而不見,還美其名曰向華為學習,實則是東施效顰,這樣的企業也終究長不了。

若是中國再多幾個任正非,或也不會有今日的核心科技被卡脖子了吧?!

TAG: 任正非華為孫亞芳人才奮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