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流程化管理的就醫體驗

由 jianxiyn 發表于 美食2023-02-07

7月初,母親在地裡勞作的時候,身體不適,胸悶難喘氣。當時以為是中暑,然後就返回家中休息,但是情況未好轉,就電話聯絡了我哥開車回去送她到祿豐縣醫院進行檢查。在縣醫院拍了胸部ct後,顯示肺部有團狀陰影,性質難以判斷。後又立刻帶母親到雲南省腫瘤醫院進行檢查。趕在醫生下班前開了肺部ct申請片子,並在當晚完成ct檢查。第二天,取到ct膠片後,又到胸外科門診請主任醫師看後,主任說:“右肺下葉有實性結節(需手術介入切除),左肺陰影考慮炎性病變,進行消炎後一個月進行復查。”當天,我哥又將母親送回祿豐縣醫院辦理入院,接受消炎治療。

在祿豐縣醫院住院期間,一直未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而父親一直在工廠上班和照顧家裡,所以,在縣醫院住院這段時間,都是母親一個人在醫院,沒有陪護。好在,有親戚在祿豐縣城,如果有情況,可以有個照應。在縣醫院住院10天后,醫院讓母親辦理出院手續,我將她接到鄉鎮醫院繼續接受了差不多10天左右的消炎治療。

8月5日,接母親到雲南省腫瘤醫院進行復查,對這些大醫院

流程化管理的就醫體驗

感受更深刻。先是掛號到門診醫生處開ct檢查申請單,可能是暑期原因,到醫院檢查的人多,門診醫生申請的檢查單子,基本是兩三天後的時間。取到膠片後,請門診醫生查看了結果,再到胸外一科辦理

預約住院

。所謂的預約住院,應該是醫院為解決醫療資源緊缺而就醫患者較多的供需矛盾採取的無奈之舉。也就是在沒床位的情況下,在手術前進行各項檢查,排除手術隱患,降低手術風險。這樣既節省了床位資源,也將醫院的執行效率提升到最大化。

差不多一週的時間,完成血液採集、動態心電圖、心臟螺旋門控CT、顱腦CT、胸腔上部分CT、胰腺肝臟B超、肺功能、支氣管鏡、全身骨顯像等檢查

。每項檢查的申請單子,都有預約檢查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注意事項,簡單明瞭,患者只要按相應的“說明書”操作就行。

做完各項檢查,就是等待醫院通知。在主治醫師衡量評估手術風險後,就通知患者及家屬於手術前兩天到醫院

辦理入院手續

,錄入患者資訊、辦理患者及陪護手環、所需準備的各類物品等事宜(這時候依然沒床位,只是相當於預約了床位號)。如需手術用血,還需要到醫院血液科進行登記(直系親屬在昆明有獻血記錄的可以憑獻血證到雲南昆明血液中心辦理,若無獻血記錄則需根據用血量在一週內到採血點進行獻血)。

術前一天,各主治醫生的小組成員會召集患者及家屬進行術前談話,談話都是以集體形式進行的。首先是

住院部護士的術前提醒

,包括所需準備的物品、術前注意事項等,併發放病號服;接著是

麻醉醫生的麻醉發現評估

;最後是主治醫師小組的醫師對

手術方案的告知、手術風險的提示以及術後注意事項等,

並按要求籤署相應的同意書等。

手術當天,就是按要求到住院部患者手術等待區集合,由醫生按順序帶患者到手術室接受手術

,漫長與等待的一天。焦慮、惶恐、急切、煩躁、不安……各種情緒在手術室外交織。完成手術後,主刀醫生會告知切除異物快速檢測的結果(更準確的病理分析大概需要一週時間),等患者醒麻完成及各項體徵趨於穩定後,就會被送回病房。醫生告知是炎症引起的腫塊(良性)那一刻,懸著的心才有些許踏實。

接下來就是肺部患者術後需要注意的咳痰排異物、及時下床活動防止血栓、吸氧、吸霧化等。主治醫師團隊每天早上會檢視病人情況,護士會根據主治醫師的醫囑給患者輸液、排放引流裝置內的異物。期間,會有血液檢查、移動DR(類似X光片)、胸腔X光片檢查。在各項體徵未出現異常的情況下,術後第四天,病房內四位患者都要求出院。出院後,母親又在社群醫院、小區診所輸液多天,並多次到醫院換藥。差不多出院後20天,才將最後1個引流袋摘除。

整個就醫體驗,感覺大醫院像一座按嚴格標準高效執行的工廠,而病患就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根據病症送到不同的科室,然後按流程接受治療、出院,再接收下一批病患。醫生也在高負荷工作,母親手術當天,每個主治醫生差不多13臺左右的手術,有醫生次日凌晨兩三點還在進行手術。五個主治團隊的醫生辦公室,40平米不到的房間,常常擠滿了患者家屬。3平米左右的導管維護室,換藥的患者,需要化療埋管的患者,常常需要排隊等候一兩個小時。

病房裡面的病友,還沒來得及過多交流(術後前兩天基本是默默忍受疼痛,身體狀態稍好的時候,就差不多要求出院了),就紛紛離開了。在這樣高速運作的胸外一科,很難讓人感受生離死別的痛苦(可能是重病患者在ICU的緣故吧)。雖然不少人是需要埋管化療的,但是他們眼中看到的是希望,也沒將身體的疼痛展現出來。那些手術後的患者,身上掛著胸腔引流裝置,都在樓道上努力地走著康復者,有的還身姿矯健和常人無異……就以清末一位開藥鋪兼中醫自題的一副對聯收尾吧:

但願世上無疾苦,寧可架上藥生塵

TAG: 手術醫院患者檢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