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小熊電器:一邊打折,一邊高階

由 創事記 發表于 科技2022-12-27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從廣州南站出發,沿著廣珠公路一路向南,倘若此刻你坐在車上觀察窗外,映入眼簾的是密集的工業廠房。大約不到1個小時,就能到達勒流街道。勒流對外地人來說,稍顯陌生,但其隸屬於佛山市順德區,這裡被稱為“中國家電之都”。

就這條街道上,誕生了兩家小家電上市企業,一家是新寶股份(002705。SZ),另一家是小熊電器(002959。SZ)。今年六月的一天,近50多位佛山企業家來到小熊電器,試圖找到這家企業崛起的秘密。

與佛山企業家們的“求索”不同,在二級市場上頂著“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光環的小熊表現並不盡如人意。2019年上市後,其市值最高點曾達246億元,但目前僅為96億元,縮水近六成。

在過去的近兩年裡,包括小熊在內的創意小家電企業都遭遇了集體性的陣痛。它們的崛起往往依靠一個個爆品,專注長尾市場,利用線上電商的紅利創造了傳統家電難以想象的增長成績。

但它們的失落也同樣如此。爆品無法複製、產品同質化與營銷費用高企,當“宅經濟”消退,擺在小家電企業面前的唯有“轉型”這一條路徑。

這之中,憑藉著一份“營收淨利雙增長”的三季報以及雙11的“異軍突起”,小熊試圖提振投資者信心,講述新的故事。

但仔細拆解其財報基本面與模糊的轉型戰略,對小熊而言,這條轉型之路尤為不易。

“價格低到超出了我的想象。”

對比多家小家電企業的產品與價格後,今年雙11,在李佳琦直播間的叫賣聲中,今年26歲的劉星觀望許久後,最終決定用149元下單了小熊一人食迷你電飯煲。

這款預售價為349元,折扣率超40%的小家電產品在整個雙11期間賣出了1。1萬臺,成為了小熊電器戰報的一角。

區別於電商巨頭們不願再講述的銷售資料,這家誕生於2006年的小家電企業正在努力向外界傳達自己的增長。

根據申萬宏源的追蹤資料,整個雙11期間,“美蘇九”等傳統家電龍頭的銷售額均有小幅下滑,但小熊電器卻異軍突起,全渠道銷售額同比增長超40%。

將時間線拉長,增長的勢頭在三季報中。前三季度小熊實現營業收入26。99億元,同比增長14。1%,歸母淨利潤2。4億元,同比增長27。2%。

圖源:小熊電器2022三季度報

單季度看,這也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特別是淨利方面達到了9219。07萬,同比增長84。51%。

橫向對比同行,小熊的盈利表現也可圈可點。傳統小家電品牌蘇泊爾今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13。09億元,同比僅增長5。47%。另一家專注高階小家電的北鼎股份,淨利則同比下滑61。13%。

為什麼小熊的盈利能力大大提升?除了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回撥外,

核心原因在於,一向花錢大手大腳的小熊,自己學會省錢了。

一方面,在產品上,小熊電器縮減了30%的SKU,淘汰無效的SKU。另一方面,在生產方端,小熊此前從外協加工向自主生產轉型的規模優勢逐步凸顯,也進一步壓縮了產品成本。

“節流”提升了小熊的毛利水平。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小熊毛利率為35。8%,其中Q3單季度毛利率達到了36。9%,處於近年來的高位水平。

毛利的小幅抬升也增厚了小熊的淨利。

2022年前三季度,小熊歸母淨利率從Q2的8。03%爬升至8。91%。

小熊電器歸母淨利變化 資料來源:wind

但儘管盈利能力逐漸回暖,但小熊已無法回到2020年的高光時刻。

背後的原因在於,小熊高企的費用端仍在擠壓利潤,這種趨勢並沒有改變。

前三季度,小熊銷售費用率達到17%,為近年來高點。而新寶股份、蘇泊爾和九陽的銷售費用率為2。98%、10。88%和14。72%。

小熊電器銷售費用率變化 資料來源:wind

因此,依靠“節流”固然能短期止損,讓小熊交帶上了一份看似不錯的基本面成績單,但如何解決擠壓利潤的核心矛盾,小熊依舊沒有找到解決的路徑。

在基本面之外,擺在小熊面前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戰略的抉擇。

覆盤小熊的崛起歷史,其本質是依靠長尾市場的優勢。

一方面,小熊早期將大部分資源集中於品類的開發與創意的提升上,依靠價效比、多品類與“爆品邏輯”滿足細分領域的需求。

即便是單品天花板不高,但依賴於豐富品類的規模疊加以及容易衝動消費的懶人剁手黨們,可以提升整體長尾品類的規模。

另一方面,無遠弗屆的線上銷售也更契合多品類的長尾模式,不用花大錢建立傳統經銷商渠道,大多發軔於淘系的創意小家電品牌搭乘電商紅利一路順風順水。

但好景不長,包括小熊在內的諸多小家電品牌都陷入了一個認知困境——天然的認為與依靠供給驅動的大家電類似,供給端的持續創新能夠帶動消費頻次的提升。

這其實忽略了一個前提,大家電往往是在剛需成熟品類上做創新,而創意小家電本質上是一門需求驅動,完成非剛需產品市場教育的生意。

因此,如果爆品熱度不及預期,小熊信奉的多品類長尾市場優勢也將化為賣不出去的庫存,抬高了產品池的管理成本。

意識到這一點後,跨入2022年提出以精品化戰略“做減法”。一方面,縮減SKU,最佳化產品結構;另一方面,則是透過高階子品牌,搶佔高階市場。如小熊獲得世界貴族家電四大品牌之首法國Brandt的品牌授權,負責該品牌在中國的研發與銷售。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與大家電們在存量市場的競爭邏輯類似——小熊用高階化的故事,賣更貴的價格。

2020年小熊共有30多個產品品類,且平均每個品類SKU有13個,而到了2021年,其平均每個品類SKU精簡為8個,且大多數品類都已完成提價。

同時在產品結構上,除廚電類與生活類產品外,小熊透過切入母嬰、個護等產品,開闢新增長曲線。

但截至目前,包括母嬰、個護在內的其他小家電業務難以扛起增長大旗,截至2022年上半年,其營收佔比僅為7。27%。

“精品化策略”在新興品類的產品池中無法複用,原因在於轉換賽道,推陳出新仍需要試錯成本。

因此,就收入結構而言,營收佔比超八成,負責賺錢養家的廚房小家電理所應當地成為了“精品化策略”的主力。

小家電走“精品化路線”一般有兩種策略:一種是圍繞場景,透過迭代功能完成產品升級。典型案例如北鼎以“養生”為場景,圍繞養生壺配套產品升級。

另一種則是大單品邏輯。用精準的人群定位與後續的營銷圈粉。比如定位新中產的摩飛,其大單品多功能料理鍋其實就是將中西式廚房結合,後續又透過與大英博物館聯名,進一步抓牢這部分使用者。

目前來看,小熊策略同時兼具兩種,圍繞具體場景,打造大單品的同時,隨後升級品類中,完成提價,但效果並不明顯。

以電飯煲品類為例。小熊透過“一人食”場景切入,迷你小飯煲成為爆品,但其餘電飯煲產品與爆品銷量差距甚遠。

擺在小熊面前的,其實是精品與價效比間的定位悖論。

梳理頭部小家電價格帶不難發現,小熊更具價效比特點。摩飛產品價格帶在150-1000元左右,北鼎在600-3000元,而小熊價格帶在100-300元。

在今年多次的投資者調研中,關於“定位”的問題也被反覆提及,儘管小熊高層反覆強調“小熊定位沒有改變,依舊追求價效比高而非高單價”。

但現實是,精品化盡頭其實都是為了高客單價。但小熊面臨的尷尬處境在於,曾經依靠“價效比”優勢養成的核心人群並不能為持續為其高階產品買單。

這也造就了小熊眼前的尷尬處境:一邊繼續走價效比路線,依靠打折留住原有使用者,另一邊則向精品化試探,提升客單價。

在《好戰略,壞戰略》中一書中,作者曾經講述了一個關於蘋果實施精品化戰略的故事。

1997年9月,蘋果距離破產幾乎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彼時的人們都在為“拯救蘋果”出謀劃策——比如開發教育產品,將蘋果賣給IBM等……而重回蘋果的喬布斯則透過精品化的聚焦策略,縮減產品與渠道規模,專注在個人計算機領域,成功將庫存減少了80%。

比起蘋果精品化戰略體現的“聚焦”,小熊則顯得尤為激進。

自2019年上市,小熊便開始投入智慧小家電製造基地的建設。2021年,小熊電器以發行可轉債的形式,募集不超過6億元的資金,擴大生產規模。今年5月,小熊電器智慧小家電製造基地二期專案正式動工,預計專案全部投產後可實現年產量1500萬臺。

與激進擴產相對應的,卻是小熊逐年上升的存貨週轉天數。從2021年年末末至今,小熊存貨週轉天數從85。23(天)上升至93。45(天)。橫向對比新寶股份,其存貨週轉天數僅為64。49(天)。

一面是賣不動的庫存,一面又是持續擴產,新增產能是否能得到合理消化,還考驗小熊的營運能力。

這並非是小熊一家的困擾。隨著固定資產以及在建工程等重資產佔總資產比重越來越大,“小熊們”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生產成果快速轉化。

回答上述問題的關鍵依舊是研發。

研發與產能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前者是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後者則將需求快速實現與落地的重要手段。

但從研發端看,儘管,小熊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率上升至3。51%,但對比北鼎股份的4。9%,科沃斯的5。34%等,其研發水平與同行相比,依舊有較大的差距。

圖源:小熊電器2022三季度報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研發端投入的謹慎,小熊對“低收益理財”一直情有獨鍾。據choice資料,2019年至2021年,小熊累計理財金額達32。24億元,到期收益634。84萬元。

• 2019年,小熊累計理財金額為10。03億元,到期實現收益294。9萬。

• 2020年,累計理財金額6。50億元,到期實現收益319。3萬。

• 2021年,累計理財金額5。71億元,到期實現收益20。64萬。

財經無忌梳理發現,小熊所購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多數在1%~4%,遠低於小熊淨資產收益率水平。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企業熱衷投資理財的背後,反映出的可能是主營業務的增長疲軟,這恰好與小熊的主營業務走勢類似。

利用金融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固然無可厚非,但也存在資金管理風險。今年7月,小熊電器再次釋出公告稱,在不影響募投專案建設和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使用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佔最近一期貨幣資金的比例接近五成。

時間撥回今年5月,在小熊品牌升級大會上,站在寫著“年輕人喜歡的小家電”螢幕下的小熊董事長李一峰表示,

“將年輕和創造力結合,是小熊應對下一個16年順勢而為的必然選擇。”

實現上述理想並不容易,在業績回暖與雙11戰報背後,如何迴應定位與戰略的模糊,才是小熊的關鍵命題。

TAG: 小熊小家電品類精品化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