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文藝評論|在課本里感受大美中國——評《課本里的中國》

由 河北新聞網 發表于 體育2023-02-05

由光明日報攝影美術部編著的這本《課本里的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以我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為基礎,以文化和地理為經緯,以三十餘個省級行政區為單元,將歷史典故、人物及詩、文、畫等豐富內容巧妙地串聯起來,並進行系統性整合和深入淺出的分析,從而喚起各階段人群的課堂記憶,激發其對祖國、人民、家鄉的深厚情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科書中的知識,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文化發展的成果,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它深深烙印在每一箇中國人心裡。課本里的名篇佳作和經典詩文,在潛移默化中滋潤著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影響他們一生的精神趣味。課本里的地理環境和時代風貌,從最初的零散碎片,慢慢化零為整,漸漸以點帶面,最終構建起一個完整的中國。《課本里的中國》這本書裡的內容,是文化、歷史、地理的結合,其中蘊藏的知識、道理、思想,讓讀者從不同層面認識我們的祖國,瞭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

課本里的中國是紅色的。閱讀北京,我們可以看到“國旗像一朵紅霞和太陽一同升起來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可以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一振奮人心的宣告,可以感受“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這一悠遠的歷史。

課本里的中國是綠色的。“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內蒙古大草原的絕美風光,令人無限神往。“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江蘇的如畫山水,在不經意間勾起了許多人的離愁別緒。“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浙江的青山綠水,可以撫慰人心,可以寄託情感,可以讓人從世俗中跳脫出來,迴歸自然,尋得生命的真諦。

課本里的中國是古色的。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裡,用“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來描述江西。廣東荔枝栽植歷史悠久,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品質優良的荔枝,讓人不禁聯想起蘇軾的千古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透過課本看中國,幫助我們從熟悉走向熟悉,從童年的一段段美好回憶轉為當下的一次次親身經歷;幫助我們從渺小走向博大,課堂上的一篇篇課文如涓涓細流,不斷匯聚,最終湧向浩瀚的大海;幫助我們從模糊走向清晰,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河、燦爛的文化,在一開始都是一顆顆優質的種子,隨著歲月流逝萌發、生長、綻放,開出一朵朵絢爛的心靈之花。

這是文學的魅力,這是歷史的魔力,這是地理的爆發力。正是三力合一,使我們的眼睛、心智愈加明亮、敏銳,深切地感受到複雜、神奇、有趣的中國。閱讀一篇篇精美短小的散文,一方面可以逐步開拓讀者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視為在字裡行間完成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神州行,讓讀者從課本中跳脫出來,以地理為抓手,領略全國各地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文化。(□鄭從彥)

TAG: 課本中國可以地理一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