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十年來北京PM2.5累計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 “北京藍”成常態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體育2023-01-30

圖為2013-2022年北京市PM2。5級別日曆圖。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中新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 陳杭)十年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大氣環境中主要汙染物濃度快速下降,空氣質量全面大幅度改善。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累計下降了近60微克/立方米,相當於平均每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PM2。5連續達標天數從2013年的近半個月,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近半年,“北京藍”成為常態。

這是記者4日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2022年北京市空氣質量新聞釋出會上獲悉的。

圖為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氣質量各級別天數分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近十年北京PM2。5下降超六成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劉保獻介紹,十年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大氣環境中主要汙染物濃度快速下降,空氣質量全面大幅度改善。與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分別下降了66。5%、50。0%、58。9%、88。7%。

PM2。5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是這十年來力度空前的大規模治理,北京市PM2。5在2021年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33微克/立方米,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在2022年,又進一步降至30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相比,累計下降了近60微克/立方米,相當於平均每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北京大氣治理被聯合國環境署評價為“北京奇蹟”。聯合國環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

從空間特點看,2013-2022年,北京市各區域PM2。5濃度整體持續下降,南北濃度差距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縮小至2022年的16微克/立方米。空間分佈從“南高北低”變為各區逐步向好、均勻趨同。

SO2維持極低濃度水平,燃煤汙染治理成績斐然。2013-2022年,北京市SO2年均濃度穩定達到國家標準並持續降低,2013年為26。5微克/立方米,在2017年達到個位數水平,之後繼續下降,2021年、2022年更是進一步下降至3微克/立方米的極低濃度水平,降幅達到88。7%,濃度水平遠低於我國北方採暖城市SO2的一般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當。

PM10降幅達五成,揚塵汙染治理成果顯著。2013-2022年,北京市PM10年均濃度穩步下降,從108。1微克/立方米降至54微克/立方米,降幅達五成,從2019年開始連續四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市生活環境更加清潔。

NO2濃度持續下降,移動源汙染治理成效明顯。2013-2022年,北京市NO2從56。0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累計降幅近六成,連續四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標誌著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的移動源等汙染治理成效明顯,攻克了超大城市二氧化氮治理的難題。

好天兒多了近4個月,“北京藍”成為常態。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顯著增加,2022年優良天數為286天,較2013年增加110天,好天兒多了近4個月。其中,一級優天數明顯增加,從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22年的138天,增加了97天,藍天含金量也大幅提升。

同時,重汙染天數大幅減少,發生頻率、持續時間均明顯下降,PM2。5汙染狀況得到顯著緩解。全年來看,重汙染天數由2013年的58天減少到2022年的3天,累計下降94。8%;在春夏季,PM2。5重汙染天基本消除。2022年PM2。5最長連續達標天數達到了172天,而在2013年只有13天,也就是說,PM2。5連續達標天數從2013年的近半個月,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近半年,“北京藍”成為常態。

圖為2013-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空間分佈變化。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決燃煤汙染問題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表示,新時代十年,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域性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北京市空氣質量的歷史性變化,正是我國空氣質量改善的縮影。

李翔說,北京市大力推進能源清潔化戰略,累計完成4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30餘萬戶居民“煤改清潔能源”,全市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6萬噸下降到2021年的131萬噸,優質能源佔比超過98。5%,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決燃煤汙染問題。

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對新增產業,制修訂禁限目錄,大力發展資源消耗少、環境汙染小的“高精尖”產業;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專項行動,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業,堅持疏解與提升並重,累計退出3212家一般製造業和汙染企業、分類整治1。2萬餘家“散亂汙”企業;同時,對700餘家保留的企業實施環保技改或“一廠一策”深度治理。全市第三產業佔GDP比重穩定達到80%以上,穩居全國前列。

車輛結構綠色最佳化,“車、油、路”一體化推進機動車汙染排放控制。標準引領,機動車排放和油品標準始終領先全國,從源頭減少機動車汙染排放。疏堵結合,透過高排放車輛禁限行、政策補貼等政策鼓勵高排放車輛提前淘汰,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236萬餘輛,推廣新能源車58餘萬輛,新能源及國五以上機動車佔比超過70%,車輛結構處於全國省級地區領先水平。

城市面貌綠色潔淨,堅持“平臺共享、部門負責、執法規範、環保督察、資訊公開”,狠抓施工、道路、裸地“三塵”共治,構建全市統一的施工揚塵影片監管平臺,不斷加嚴道路清掃保潔標準,因地制宜分類治理裸地揚塵,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和潔淨度顯著提升。

圖為2013-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及累計變化情況。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實現區域空氣質量同步改善

李翔表示,北京市修訂《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協同津冀同步出臺“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為大氣汙染治理提供強有力法制保障;釋出、修訂涵蓋燃燒源、移動源和生產生活源等重點領域的42項大氣汙染防治類地方標準,標準體系全國最全,標準限值整體最嚴。建立了包括補貼、獎勵、價格、金融等多手段的地方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先後開展三輪次PM2。5來源解析,精準識別汙染來源;建成“天空地”一體化空氣質量監測網路,實現對街道(鄉鎮)顆粒物監測全覆蓋;搭建全國首個重型車線上監控平臺、建成全市統一的揚塵影片監控平臺、創新開展VOCs和道路塵負荷走航監測等,利用“天上看、地上巡、資料聯、電量核”等大資料手段,構建“智慧+環保”閉環監管新模式。

協作機制不斷完善。深入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逐步建立完善協同機制,聯合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協同治汙,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牽頭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推動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相互支援。在生態環境部的統籌指導下,在周邊省區市的大力支援下,積極開展聯防聯控聯治,連續6年共同開展秋冬季大氣汙染攻堅行動,統一重汙染預警分級標準,協同應對重汙染天氣,實現了區域空氣質量的同步改善。(完)

TAG: 20222013北京市PM2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