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國君靈堂裡的“肅反”:最傳奇的復仇,一代名將渣男吳起的逆襲

由 今晚聽歷史 發表于 體育2023-01-08

看到“活得通透”這個話題,不知為什麼,腦海裡首先跳入的是一個人名——吳起。

說到吳起,他也算是戰國初期的一個“人物”。

他先是在魯國率軍抗齊、又替魏國練出戰國最強步兵——魏武卒、之後跑到楚國搞改革,官至楚國令尹。正可謂“文武全才,出將入相”。

吳起的老家是衛國,據說小時候家境還不錯,“家累萬金”,不過這孩子有個缺點——氣性太大。

《史記·吳起列傳》記載,他因為投資失敗被別人嘲笑,竟然一口氣殺了笑話他的30多個人,然後連夜逃離衛國。

殺人潛逃的吳起,臨走前跟自己的老媽發誓:我要是不混出個樣子就不回來。

想必吳起此時已決心從政了。因為如果無權無勢,就算賺再多錢,回到衛國恐怕也要被30多個受害者家屬扭送到派出所去。

只有當上大官,回國才可能有恃無恐。吳起逃亡的第一站,是鄰國魯國。他決定先在這裡混一張文憑。

於是吳起拜在儒學大師曾子的門下,開始認真苦讀。不過沒過多久,他就被開除了。

吳起的老孃去世,訊息傳來,他竟然不肯回家奔喪。理由是“不為卿相,不復入衛”,我還沒考上公務員提幹,不能回家。

這個驚世駭俗的行為,馬上引起了老師曾子的警惕。老先生也沒猶豫,立馬就開除了吳起的學籍,因為他“不孝”。

記得有一句雞湯是這麼說的:“對自己父母不好的人,也不要指望他對別人好”。

此話簡直就是為吳起量身定做的。因為不願回家給親孃奔喪的吳起,馬上就要對自己的媳婦下毒手了。

被開除學籍的吳起,在當了一陣子“魯漂”後,因為齊國入侵魯國,迎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機會。

這一年,齊國攻魯,魯國無人能領兵出戰。於是有人向國君推薦吳起,說他是個將才。

國君也打算任用吳起來賭一把,不過聽說吳起的老婆戶口在齊國,遂心生猶豫。魯國人擔心吳起不真心抗齊,甚至會里應外合。

聽到風聲的吳起,又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

他回到家,二話不說就殺了自己的齊國老婆,以此來向魯國國君表忠心。這就是著名的“殺妻求將”。讀《史記》每次看到這裡,我就對吳起這個官迷充滿了厭惡。他得有一顆多“上進”的心,才能幹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啊!

不過渣男吳起雖然無德,但的確有才。

他率領魯國軍隊順利地擊敗齊軍,向魯國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魯國畢竟是禮儀之邦,危機過後,大將軍吳起的那些斑斑劣跡就開始被人詬病。不少魯國人跑到國君面前告狀,於是吳起在魯國待不下去了。

他開始了第二次出走,這次目標是魏國。在這裡,吳起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貴人——魏文侯。

魏文侯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國君。他治理魏國有自己的思路:一方面,魏文侯用儒家思想來統一意識形態;另一方面,他選用政治、軍事人才來解決具體問題。

魏國既要建設精神文明,又要搞四個現代化。

這種背景下,吳起很快就脫穎而出,受到賞識。

首先,吳起能帶兵。擊敗強大的齊國是他履歷表裡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次,吳起懂儒學。雖然被曾子開除,但他畢竟在大師門下喝過幾天墨水,對儒家學說能信手拈來。

於是,既懂政治、業務能力又強的好乾部吳起,在魏國工作得有聲有色,很受魏文侯器重。

當後來吳起被迫離開魏國的時候,他這樣總結自己在魏國的工作成績,說他最得意的有三條:

第一,他訓練出了強悍的“魏武卒”,“將三軍使士卒樂,使敵國不敢謀”。第二,他“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經濟建設搞得也不錯。第三,他“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韓趙賓從”,周圍各國都對魏國服服帖帖。

史書上沒有記載吳起具體有哪些施政綱領,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魏文侯非常信任吳起,而吳起也的確幹得風生水起。

魏文侯去世之後,吳起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史記》中說,魏武侯繼位後,為了試探吳起是否有二心,說要把女兒嫁給他。沒想到吳起竟然不識抬舉,拒絕了公主下嫁,於是被認為和魏國不是一條心,與領導的關係就此搞僵。

不過,這個記載十分令人生疑。

想當年,吳起為了當將軍,可以悍然在魯國殺妻,今天卻在最需要靠山的時候,不給一把手面子,斷送自己的前程?

這聽起來要麼是吳起性格突然分裂,要麼就是史料所記不實。

但不管真相怎樣,魏武侯即位後,吳起的確是離開了魏國,並且臨走時他的心情一點也不美麗。

《呂氏春秋》裡說,吳起在離開自己苦心經營的西河地區時,淚灑當場。

身邊有人問:你有遠大的志向,連拋棄天下都好像扔掉了一隻鞋那樣隨便,如今為何為區區一個西河而哭成這樣?

吳起回答說:如果國君信任我,讓我施展全部才華,我一定可以滅掉秦國。以西河為基地,魏國就可以稱王天下,但現在國君聽信讒言不信任我,西河怕是要落入秦國之手了,魏國從此就要削弱。

從這段記載來看,吳起對曾經服務過的魏國似乎充滿了感情。但考慮到他殺妻求將於魯國的黑歷史,此時落淚更讓人覺得他哭的不是魏國,而是在為自己多年苦心經營,如今卻成他人嫁衣而哭。

當然,說吳起對魏國沒感情,也並非空穴來風。

史記記載,他離開魏國投奔楚國之後,馬上“卻三晉”,率領楚兵殺向魏國,毫不猶豫地對自己的老東家開戰。

不過,其實這一點也不能苛責吳起。春秋戰國時人們並沒有明確的“國家”觀念,人才在各國之間流動非常正常,士人們也都沒有“叛國”的思想包袱。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吳起其實是一個十足的個人主義者,活得非常“通透”。

吳起的人生,只為幹出一番事業。至於在哪裡做、怎麼做,這些都不重要。

只要能出人頭地,什麼代價他都願意付。

國君靈堂裡的“肅反”:最傳奇的復仇,一代名將渣男吳起的逆襲

在楚國,吳起如願被楚悼王重用,不得不承認,他確有才。

楚悼王任命吳起為楚國“令尹”(相當於宰相),主持全國政治體制改革。楚國的這次改革,應該是“郡縣制”政體誕生的萌芽。

在吳起主導下,楚國開始打擊貴族,加強中央集權。

吳起的辦法是:先打仗搶地盤,再把搶來的外國荒地置換給貴族。貴族們被強行遷徙到邊遠地區,而原來屬於貴族的繁華封地,直接收歸國有,其實也就是收歸楚王。

楚王再直接任命官員管轄這些土地,並且在新土地上徵稅徵兵。這種孤懸在楚王國君屬地之外的行政區被稱作“懸”,後寫作“縣”。今天的行政單位“縣”,就源自於此。

這樣一來,原來的分封制就被打破,官僚取代了貴族,大一統郡縣制隱約可見。楚國的這一套改革方案,被後世的商鞅照單全收,並在秦國落地生根,成為秦滅六國的制度保證。

秦國的郡縣制改革,實際上就是吳起改革的升級版。

我們不難想象,被剝奪了封地的楚國貴族們對吳起有多仇恨。

秦國的商鞅後來被自己的革命物件給車裂了,而楚國的貴族對吳起則更性急。

楚悼王剛一死,迫不及待的貴族們就在追悼會上殺掉了吳起。

《史記》和《呂氏春秋》都對這一幕做了描述。

國君靈堂裡的“肅反”:最傳奇的復仇,一代名將渣男吳起的逆襲

幾十名手持武器的貴族,在楚悼王的靈堂裡砍殺吳起。猝不及防的吳起被射中數箭,他在最後時刻,趴到了楚悼王的屍體上。於是,混亂中刀劍和弓矢也不可避免地傷到了楚悼王的遺體。

不久,楚國新君舉起了屠刀:

70多家楚國貴族被以“損毀先王遺體”的罪名全部誅殺。

令尹吳起,用這種傳奇的方式,借新楚王之手給自己報了仇。

吳起的一生,不能說不成功。他也給“活得通透”加上了獨特的註腳:赤裸裸地追求自己的個人價值,所有人都成為他成功之路上的墊腳石。

人生若如此,則“通透”可以休矣。

TAG: 吳起魏國魯國楚國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