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國外機關槍,沒問價格而問了句話,洋人聽後沉默

由 曼曼一起聊明星 發表于 體育2021-12-09

李鴻章曾言:“天下熙熙嚷嚷,皆為利耳。我無利於人,誰肯助我。”

李鴻章作為晚清時期的朝廷大臣,面對動盪的背景,封閉落後的中國,仍舊奢靡的太后,在缺乏力量與資源的支撐下,也唯有挺身而出,為腐敗的清王朝扛起爛攤子,全力與洋人交涉,儘可能地為國爭利。就拿當時的軍備來說,洋人已經有了槍炮,清朝仍揮動了長矛大刀,加上自大鎖國,在這一關鍵領域就大不如人。李鴻章也清楚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首次見到全自動機槍,沒先問價而是問了句話,洋人聽後沉默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內外交困,為了自救,部分官僚發起了一場運動,即洋務運動,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李鴻章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主持的是輪船招商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等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

1888年,李鴻章在北洋水師成立後,在授權下積極開展相關工作,比如,大力推動清政府積極採購海外軍艦等。他深知想要改變落後被欺的局面,應積極提升軍事力量,而清政府也會向北洋水師每年撥款400萬兩白銀作為基礎建設。在一番努力下,後期北洋海軍成為了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由此可見早期的洋務運動,還算是有所成就。

遺憾的是,清政府內耗嚴重,國庫已空虛,難以與在工業、軍事水平先進的西方國家相抗衡,北洋水師在連在與日本的甲午戰爭中,都如同以卵擊石,輸得很慘,這也意味著洋務運動的失敗。

在憂國憂民之下,李鴻章為了救國,仍想方設法地提高畫質朝軍力,他多次到國外去考察,不僅推動清政府購買海外的軍艦,還聘請外籍教官傳授西方先進科技,引進軍事武器及相關技術的學習。在此期間,經過對國外大量先進軍備的分析對比,他被一款武器所吸引,即馬克沁機關槍,由美國設計師馬克沁在1883年所研製。

馬克沁機關槍,擁有很複雜的內部結構,所以比較笨重,所使用的能源是火藥,曾在一戰中顯示出威力,屬於當時十分先進的武器。雖這款武器較為笨重,但對比非自動槍,在裝彈的過程中,大量節省了士兵的時間,在戰場上“時間”對於戰爭結果的影響是很大的。種種優勢,這款武器那時很受歡迎,很多國家都對它的結構原理進行研究,進行仿製。由此可見,李鴻章有著與時俱進的見解。

而當軍火公司在李鴻章的要求下實彈射擊後,李鴻章看著它強勁的殺傷力,卻出乎意料地沒有詢問它的價格,而是提出了一個疑問,就是這種機關槍一分鐘能打出多少子彈?在場的人沒想到李鴻章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不由沉默。

當李鴻章得知這種機關槍一分鐘能打出500發到600發子彈時,趕緊擺手,表示機關槍太耗費子彈了。其實,李鴻章何嘗不想為大清購進強勁武器,可他深知國庫已虛空,加上平時的水師訓練和軍艦也需要鉅額資金,根本就用不起這款機關槍,即使他對這款機關槍再滿意,也只能連連擺手,背後是無奈與心酸。為此,他也只能極力尋找那類買得起、效能還不錯的武器。

大家也知道,李鴻章曾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等不平等的條約,為此世人對他褒貶不一,甚至有一些極端的人,把鍋扣到了他的頭上。可實際上,他作為清朝大臣,只能肩負起臣子的責任,代清政府拿起那支筆,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國外機關槍,沒問價格而問了句話,洋人聽後沉默

在簽訂不平等條約時,他何嘗也不知道那意味著千古的罵名,可從一朝大臣的角度來看,他是忠的,也是清朝不可缺少的一根頂樑柱,並未中國的近代化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在外交方面,他的貢獻更是卓然,並儘可能與洋人在談判桌上,減少他們對中國的剝削,實則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外交軍、軍事將領。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國外機關槍,沒問價格而問了句話,洋人聽後沉默

可惜,任憑他能力再大,也難當動盪的時局衝擊,更無力挽救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但作為大清的一員大臣,他能夠做的已經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了,其實是值得敬佩的!如今,時代越發地先進了,相信更多的人也能在更先進的思想下,會以黑白分明的目光去評價歷史人物,按照事實說話,看清更根源的問題。

TAG: 李鴻章機關槍清政府武器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