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多情的皇帝,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由 長久傳媒堅修 發表于 體育2021-12-08

歷史上,凡是好色多情的皇帝,最終,都沒有幾個會有好下場。

因為皇帝本就是凌駕於萬人之上的人,所以,就得要求他們摒棄所有的七情六慾,做一個只會治國國家的冰冷機器。一旦某人坐上了這孤家寡人的高位,若他還想著花前柳下鮮衣怒馬,那麼,此人必然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毋庸置疑地,宋徽宗趙佶就是這樣一位皇帝。

這個人的藝術造詣極高,書法瘦挺爽利,如竹枝蘭葉,筆力遒勁,自成一體,是為“瘦金體”。他在繪畫方面也格外有造詣,擅長花鳥,境界尤為高妙。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收藏大家,當時,許多名人字畫都被他花重金買來,收藏在宮裡。

但是,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一點,他應該跟李煜一樣深有同感。他們倆都屬於同一種人:“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可以說,當一個皇帝與會不會畫畫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趙佶做個風流瀟灑的王爺,那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呀。

可是,歷史從來不會讓任何一個人留下太完美的一筆。就算唐太宗再聖明,玄武門之變也是他永遠抹不去的汙點。說起來,趙佶不僅書畫雙絕,而且,也是個情種。史書記載,他有“三千粉黛,八百煙嬌”。要說他後宮也是美女如雲的,可是,他偏偏要去尋花問柳。

於是,他遇上了被稱為“青樓第一人”的名妓李師師,留下了一段風流韻事。

京城自古繁華,所有的酒樓、青樓、客棧都願意選擇這富貴繁華的地界。更何況,這兒是天子腳下,沾著點龍脈也是好的。所以,當時最頂尖的酒樓——“樊樓”就佇立在這裡。這可是天下最紙醉金迷的地方了,也難怪趙佶與李師師在此沉醉不知歸路。

早在宋真宗時期,樊樓就為官家供酒。每天上繳官府酒稅可達兩千錢,每年銷售官酒足有五萬斤。到了宋仁宗時期,這裡才真正算是沾染上了“龍興”。宋仁宗曾御駕親臨,在此宴飲,這酒樓藉著皇帝的名聲,生意可就更好做了。

到了宋徽宗趙佶時期,樊樓的主樓已經被擴建成了五座三層。上元佳節之時,這裡的每間屋子裡都會被裝飾上花燈火樹銀花。在這裡,甚至還為趙佶設定了御座,專門供他和李師師尋歡作樂,旁人不得靠近。說起趙佶和李師師的相遇,還要得益於他身邊的一位宦官。

這位宦官在入宮之前就常常混跡於花街柳巷,對於花魁歌姬格外熟悉。在其得知趙佶一有了尋花問柳的心思,他立馬就給皇帝推薦了才貌雙全的李師師。李師師雖然做著迎來送往的事,卻是個極有性格的人。趙佶帶著厚禮來見李師師,卻吃了她的閉門羹。

原來,趙佶謊稱自己是個商人,結果,不成想李師師最看不起商人,覺得他們都是些見錢眼開的財奴,委身於這樣的人,才是輕賤了自己。第二天,京城裡便出現了一個大新聞——金尊玉貴的皇上去青樓了。李師師恍然大悟,昨天那個根本就不是什麼商人,而是當今聖上。

不過,她絲毫不為得罪了皇上而憂心。既然,他上趕著來看自己,那麼,他肯定是不會捨得傷害自己的。李師師還真是猜對了皇上的心思。次年正月,看膩了宮裡花團錦簇的趙佶又想起了鄉野間的幽蘭李師師。於是,他御賜名琴與銀兩給了李師師。

兩個月之後,他再次去看望李師師。

這一次,李師師淡掃峨眉,跪接皇上。倒不是畏懼皇威,只是聽說:當今聖上書畫才藝無雙,才多了幾分欣賞和敬畏。從那以後,趙佶常常在夜間來找李師師。他實在是厭倦了後宮諸人塗脂抹粉、珠光寶氣,唯有師師一身素服,略施粉黛,讓他覺得不僅不張揚而且恰到好處。

這麼多年來,趙佶賞賜給李師師的東西和寵愛,不比後宮任何一位妃子少,甚至,遠遠超過了她們。可是,自始至終,他們倆都是名不正言不順,趙佶沒有給過李師師任何名分。

樊樓裡聚集了當時天下所有色藝雙絕的女子,她們或善於鼓瑟吹笙,或善於舞蹈唱曲,或善於詩詞文賦。但是,只要李師師在身邊,趙佶從來不會為了任何人而側目。後來,金兵南下,慌亂之中,趙佶禪讓了皇位給太子趙桓,太子尊徽宗為道君太上皇帝,專奉道教。

此時,李師師拿出了趙佶的所有賞賜,上書給開封府尹,並表示:“願意把這些錢上繳府庫,以幫助河北官兵添購裝備軍餉。”但是,他又怕國破家亡之後見辱,所以,要求出家為道士。後來,金人果然兵臨汴京城下。

金國主帥尋到李師師,說金國國主久慕師師芳名,非得到她不可。

這個時候,李師師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堅定:“我本是一介歌姬,卻得皇上青睞,寧死不能從命。你們這些人,朝廷哪有一點兒虧待你們了,你們做這種無父無君的事情,不怕遭報應嗎?你們可以當別人的走狗,但是,不要拉扯上我當一件邀功領賞的禮物。”

說完,她堅定地拔下頭上的金簪,義無反顧地刺向了咽喉。鮮血順著簪子流下來,跌落在地,碎成了花瓣一樣的浪漫。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死去,所以,她又折斷金簪,吞金而亡。以此,全了她與趙佶的情誼,也為自己的民族和國家而殉葬。

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多情的皇帝,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相比之下,趙佶就懦弱了許多:在他聽說師師殉國之後,除了流下兩行清淚來祭奠,便一無所有了。

由於,正史不屑於提到李師師的名字,但是,在野史傳聞及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聊中,卻是津津樂道的話題,她的故事也隨之帶上了一層傳奇乃至神秘的色彩。由於,李師師色藝雙全,貌若天仙,同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文人的筆記小說中記載著她與不少文人的交往。

如:張端義《貴耳錄》、張邦基《墨莊漫錄》

參考資料:

【《李師師外傳》、《大宋宣和遺事》】

TAG: 李師師趙佶樊樓皇帝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