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三水論劍│以玉飾劍,金玉振聲!

由 社會人與事 發表于 體育2021-07-17

劍履上殿一詞,對於有一定歷史知識儲備的人來說,自然知其不凡含義:簡單來說就是上朝時,大臣有資格穿鞋佩劍,進入殿堂。這是莫大的榮寵,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這個詞最早出現於《史記》,劍履上殿之人指的是蕭何。其實從早在秦漢以前,劍就已經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天子、諸侯、大夫、士,社會等級不同,所佩之劍也有所不同。

當劍的象徵意義逐漸大於實用價值時候,劍的裝飾性也變得越來越強,能工巧匠便在原本金屬製的劍具上開始做文章。

加之中國人對於玉一直有很獨特的偏好——從石器時代開始就有相當大量的玉製飾品和禮器即可見一斑,劍與玉石兩相結合,便產生了玉具劍。

玉具劍,顧名思義,就是將原本金屬製的劍首、劍格、劍璏、劍珌,替換成靜心雕琢的玉製配件,這些配件被稱為玉劍飾。

劍首指的是劍柄末端的裝飾,劍格就是所謂的護手,是劍身與劍柄之間比劍條稍寬的狹長部分,劍璏用於穿系在腰帶上、將劍固定在腰上,劍珌指劍鞘末端的裝飾物。

很多實用器變為禮器後,功能和形制會隨之發生變化,而玉具劍上的玉劍飾基本承襲了自春秋以來青銅劍及鐵劍的劍具樣式。

紋飾上也沿用了以往青銅器上多見的乳釘紋、虯龍紋、蟠螭紋、雲雷紋等等,從形制上並未發生太大變化。

像這樣的玉具劍,究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但在當時,它只是一種玉與劍的結合物,真正意義上的玉具劍大約春秋晚期正式出現。

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到了漢朝,玉具劍的工藝已經相當成熟,成為王公貴族們非常重要的裝飾品。

當然它不僅僅是錦上添花的裝飾品,更是一種向世人展示個人審美情趣,彰顯尊貴身份的象徵。

北京故宮藏白玉劍首 可見明顯玉沁

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一直是講究陪葬冥器,現金大量出土的玉具劍,基本都是隨墓主人陪葬在棺槨中,畢竟是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象徵物之一,勢必受到主人的重視。

得益於玉本身的穩定性,雖然很多玉具劍劍身與劍鞘都因為棺槨的密閉問題變得腐朽,但是玉劍飾僅生出玉沁,大體上還是完整美觀的。

如近幾年比較出名的考古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劉賀與其子劉充國的棺槨中,都有玉具劍的出現,不論劍飾還是劍身儲存狀態都相當完好,亦可以看出當時製作工藝之精良。

三水論劍│以玉飾劍,金玉振聲!

北京故宮藏漢代白玉劍珌 非常精緻

玉具劍在漢代達到頂峰,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逐漸衰落,這是否與當時的崇尚容止之美的魏晉風流有關,未可知之。

經過長時間的岑寂,直到宋、明、清時期,崇古之風盛行,又開始出現大量仿古玉具劍。

這些玉劍飾多以白玉或青玉製成,雕琢之工藝自然更為精湛,但是相比漢代,終究少了那份古拙質樸,孔洞之中已不多見切割痕跡,鏤空之處也沒有砣痕,邊角光潔圓滑。

三水論劍│以玉飾劍,金玉振聲!

這股復古風潮是不是畫虎類犬,就仁者見仁,者見智了。但是能夠重新傳承優秀文化,想來也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好事。

TAG: 玉具劍玉劍飾劍首漢代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