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古代霸氣側漏的5句話,一句比一句有氣勢,如今成了電影經典臺詞

由 夜的篇章 發表于 體育2021-07-08

劉禹錫曾有詩云:“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古代亂世之中有許多英雄人物,他們有凌雲之志,給後世留下了許多豪邁熱血的傳說。那些或激昂、或感慨、或豪氣干雲的宣言,也隨著這些故事流傳了下來,成為後世之人勉勵自己、崇敬英雄的紀念,有些豪言壯志,歷經千秋仍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大丈夫當如此也。」

這句話是漢高祖劉邦之豪言,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時劉邦還只是個小小的泗水亭長,但卻已經有了遠大的志向。有一回他押送著服役之人去咸陽,正好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華麗的車駕、簇擁的人群,更加顯出始皇的高高在上、威武不凡。劉邦見了長嘆一聲:“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此時他已暗暗將野心的種子埋在了心底。後來劉邦果然一步步從亭長往上爬,抓住了亂世的機遇,以自己的智慧和謀算得以君臨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在山東汜水畔舉行了登基大典,成為了西漢的開國皇帝,名垂千古。果真應了那句“大丈夫當如此”的壯志豪言。

「彼可取而代也。」

此句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和劉邦一樣,項羽也是在會稽看到了秦始皇渡江的儀仗,但他卻說的是這句“彼可取而代也”,野心更甚於劉邦。嚇得在一旁同行的項粱連忙捂住他的嘴,說:“你不要亂說話,被聽到了是要滿門抄斬的!”

雖然不贊同項羽如此心直口快,但項梁卻由此暗暗在心裡佩服他。其實當時項羽是有這個資本這麼說的,史料記載他“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這樣的人註定不會平凡。雖然他在後來落得個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悲慘結局,但他的英雄氣概讓他始終是人們心目中永遠的西楚霸王。也讓無數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全句為“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中,有很多令人感慨的句子,比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大楚興,陳勝王”等,無一不表現出平民的智慧與抗爭精神,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具有超前的時代精神。那些稱王侯拜將相的人,難道就比我們高貴嗎?這一問句在當時著實有直擊心靈的力量。

故而大澤鄉起義雖敗,但陳勝吳廣卻能夠以“身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的壯舉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更鼓舞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站起來,共同反抗殘暴的統治,其歷史意義是極為重大的。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一句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宣言,後世有很多不同的改編和引用,皆用表達國土神聖不可侵犯,自有一種豪邁在其間。其實這句話出自《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中陳湯之口,陳湯是西漢大將,漢元帝時他任職副校尉出使西域,瞭解到了匈奴對漢朝意欲取而代之的野心,於是於公元前36年出兵西域。

在陳湯的指揮下,漢軍勇猛作戰,將匈奴的郅支單于殺死,割下其首級,隨後凱旋而歸。在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中,他豪情萬丈地寫道:“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也就是說要將郅支單于的首級懸掛在蠻夷居住的街道上,讓他們明白,敢於侵犯強大的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他也一定會殺掉他們。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與《詩經》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出自漢宣帝定胡碑,意為日月能夠照耀到的地方、江河所能流經之處,都是大漢的疆土。

漢宣帝劉詢在位期間,匈奴對於漢朝虎視眈眈,宣帝於是在登基第二年就派兵16萬,兵分五路攻打匈奴。這是兩漢400年間最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也體現出了這位天子降服匈奴的決心。果然匈奴不敵強大的漢軍鐵騎,大敗而逃。

後來漢軍又與匈奴有過幾次作戰,均未討到好處,從此不敢再與漢朝作對。宣帝朝從此有了“匈奴款塞、單于來朝”的盛事。

這五句話從古流傳至今,甚至在許多影視作品中也成為了經典臺詞。從這些霸氣的宣言中,我們能夠勾勒出一個個千古豪傑的影子,他們的英雄氣概,彷彿天地盡在襟懷的遠大理念,至今還能讓人們熱血沸騰。

TAG: 匈奴劉邦陳湯項羽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