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煙臺民俗專家解讀春節習俗

由  發表于 歷史2023-01-23

大小新聞1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張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大年初一,作為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春節都是中國民俗的一次集中展示。在兔年春節到來之際,記者採訪了魯東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蘭玲,瞭解春節的民間習俗及來源。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歲尾年頭的祭神祭祖活動,人們用收穫物來祭祀各種神靈和祖先,並聚飲聯歡,遊戲歌舞,以感謝大自然的恩賜,逐漸形成了風俗。”蘭玲介紹,與許多傳統節日具有的民俗元素一樣,春節的節日主題便是祭祖祀神、趨吉求祥、家人團圓和歡慶娛樂,這幾個主題交織在一起,共同表達人們希望吉祥幸福的祈願心理。

0

1

家人相聚慶團圓

過年與家人團聚是所有人的願望,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親情所繫,是世代相傳的血脈相連,因此,無論離家多遠、工作多繁忙,離家在外的人們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除夕之夜又叫團圓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蘭玲告訴記者,與家人的歡聚和團圓,還體現在拜年和出“正月門兒”上。春節拜年的習俗由來已久,是重要的民間禮儀。拜年一般從正月初一清晨開始,人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地走親訪友,恭祝來年大吉大利。從初二開始,親朋好友間互相走動,增進感情,叫“正月門兒”。一般是初二看姥姥、舅舅,初三看丈人,但各地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牟平有“七拜姑,八拜姨,三六九,拜丈人”的俗語。

0

2

趨吉求祥迎新歲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幸福、平安、健康、快樂,於是,祈福禳災就成了春節這個節日最主要的內容。”蘭玲介紹,春節期間,幾乎每一項民俗事象都與祈願吉祥有關,具體表現在祭祖祀神、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等方面。如人們會透過貼剪紙、貼年畫、貼福字、貼春聯、掛門箋、掛燈籠等,表達祈求來年吉祥如意的美好願望。

除夕之夜,閤家守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餃子形似元寶,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蘭玲介紹,人們在煮餃子時會故意留下幾個不煮,叫“壓箅子”,以示年年有餘。同時還要吃魚、吃芋頭、地瓜,也取有餘之意。守歲是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俗名“熬年”,俗傳可使父母高壽。吃酒笑樂,通宵守歲,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0

3

美食娛樂慶新春

春節期間是人們娛樂歡慶的時光,勞累了一年的人們只有在正月才能得點閒暇,親人團聚,大家玩一下棋牌,娛樂一下,放鬆一下,鄉間更多的則是扭秧歌、唱大戲等各種娛樂活動,多是群眾自發參與,自娛自樂,熱鬧非凡。

除了一系列休閒活動外,春節的飲食也是各式美食的大彙集,這其中仍然體現著祈願吉祥的心理。除了要採辦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之外,還要準備足夠量的主食,煙臺地方以麵食為主,最明顯的是節前要蒸餑餑、蒸糕。無論年(黏)糕還是發糕,都寄寓了年年高、年年發的意思。蒸餑餑是膠東最為繁重的年前準備活動,因為有正月十五以前不能再蒸麵食的說法,於是年前要蒸好供一家人和正月來的客人吃的全部乾糧,而且過去出正月門帶的禮物也就是餑餑。

“年”是人們最重視的一個民俗節日。整個正月里人們主要以娛樂為主,到正月十五達到高潮,有的地方甚至一直持續到“二月二”,“年”才算真正“過”完。人們把所有的希望和祝福融注其中,使過年成為最有民俗特色的歡樂祥和的節日。

責編:偉業

釋出於:山東

TAG: 春節蘭玲人們正月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