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由 什麼值得買 發表于 歷史2022-12-31

作者:佛系老司機

大家好鴨,我是佛系老司機。

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拍照和攝影有什麼區別?

對此問題,我也有自己的答案。

“拍照”就是“寫日記”,說到底是給自己看。

“攝影”就是“搞創作”,說到底是給別人看。

當你公開自己的照片時,便有了“觀眾”。你得考慮如何滿足觀眾的需求和審美,或者更高階一些:你得考慮要傳遞什麼思想或情感來影響甚至改變觀眾。

因為觀眾的出現,簡單的“拍照”行為,就上升為複雜的“攝影”創作;從“寫日記”變成了“搞創作”。

下面聊聊我從一個攝影小白成長為攝影大白的心得體會。

注:未註明出處的圖片均為本人原創,其他圖片侵刪。水平有限,如有錯漏懇請指正。

拍照階段

“拍照”是現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攝影的一部分,也是攝影的初級階段。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換臺更好的拍照裝置,而是要“換視角”。

一、換視角

透過改變拍攝視角,即便是習以為常的事物,也會給人不同的感受,會被賦予全新的意義。

很多人只會從自己習慣的視角、被動地觀察世界,從來沒開啟過主動觀察和思考(機遇)的能力,總是抱怨自己的裝置(條件)不如別人好,導致難有進步。

“換視角”有幾種簡單的方法,需要刻意練習:

1、放大視角

放大視角,意味著增加畫面中的元素,忽視細節,需要有大局觀,考驗的是對複雜資訊的提取分類和優先排序能力。

退幾步後或使用超廣角鏡頭可以放大視角,導致雜亂的資訊增加,這時既要避免干擾,又要保證主體突出,是非常難的。很多人常說“無法駕馭超廣角鏡頭”就是這個道理。但如果因為難就退縮,放棄嘗試,想必人生也會這樣度過吧。

放大視角並不侷限於縮小焦段或後退,根本目的是“增加元素”。

2、縮小視角

縮小視角,意味著減少畫面中的元素,突出細節,目的性要很強,考驗的是對複雜資訊的過濾和快速決斷能力。

近距離觀察身邊微小的事物,你會發現很多從未見過或被忽視的細節(機遇)。透過微距鏡頭(很多手機都有這個功能)或近距離拍攝,或裁圖放大細節,都可以輕鬆實現。

3、反轉視角。

反轉視角,意味著對立、負面或旁觀,比較適合突出情緒,考驗的是對事物兩面性的理解和洞察力。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這座雕像的正面是下圖這樣的,可以對比感受一下二者的區別: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下面這張採用了同樣的方法(我真不是跟蹤狂!):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除了正反反轉,還可以上下反轉。比如下圖: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上面這些看著好像很簡單,其實是需要反覆刻意練習的。比如:面對一個主體,各種視角多拍幾張,或者多停留一會兒。只有這樣才能在實戰中具備隨時“跳出來”觀察事物的“意識”。否則當時當地,只會習慣性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客觀地面對自己或他人的心情與境地。

二、打基礎

有的人不知道光圈、快門、ISO之間的關係,卻能拍出公認不錯的攝影作品,原因在於拍攝裝置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再加上與眾不同的人生境遇,或是拍到了稀缺內容,自然就會更吸引人。當然,藝術天分或天生的敏銳觀察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但假如沒有這些先天條件,那麼把攝影基礎打牢,至少可以比大多數人走得更快更穩。

我之所以把“打基礎”排在“換視角”後面,是因為“換視角”往往可以立竿見影,增加我們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再去看相對枯燥的原理,才能看得進去。

多看攝影類的書籍、多看優秀作品、反覆實踐是打基礎最快的方法。攝影基礎並不複雜,完全可以自學成才,但也容易進入誤區,更不能急於求成——“30天成為大師”是不可能的,絕大多數人30年都成不了名氣(包括我),把攝影當成陶冶情操、磨鍊心性的愛好即可。

這裡推薦兩本適合打基礎的書:

攝影階段

只改變視角,還不足以稱之為“攝影作品”,因為它可能僅僅帶給觀眾一種稍縱即逝的新鮮感(比如普通的風光照或糖水片以及上面我拍的照片),留不下什麼印象,更談不上影響他人。

那麼如何儘快實現從“拍照片”到“攝影創作”的轉變呢?

一、講故事

人類喜歡故事,照片也可以講故事,而且故事本身大於照片的清晰度、構圖、明暗等要素。也就是說,

如果你想到一個可落地的好故事(內容主題或idear),那麼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講故事的常見方法如下:

1、組圖對比:

記錄不同時間同一地點的變化過程。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TTP》是來自攝影師從2011年在德國萊比錫市的一幢八樓學生公寓窗戶所拍下的一系列照片。窗戶朝南的方向有一個帶有乒乓球檯的公園,每一天、每一季、每一年,乒乓球檯的訪客們都在發生變化。因人的不同,我們發現這個乒乓球帶臺的功能也發生不同的變化——從日光床到洗衣臺,再到兒童攀登架、健身場所和遠離繁忙街道的避難所等等。出於好奇心,Hayahisa Tomiyasu 圍繞這個簡陋的桌子持續觀察到了一些關於人類行為的習慣、幽默和特質。他的這本攝影書也在近期獲得了英國MACK出版社的First Book Award並出版。本段文案來源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7547732 ,攝影師個人網站及更多展示:http://www。tomiyasuhayahisa。com/ttp/

相比之下,我拍的這組《南方弄堂》就遜色許多,但也喚醒不少南方朋友的兒時回憶,其中一些場景如今已經成工地。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如果你實在挖不出故事,也可以給觀眾提供一個場景,讓他們自由發揮想象力。比如下面這組照片: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2、敘事擺拍:

有含義的擺拍。

這類照片一般需要配合文字背景說明,才能完全讀懂其中奧妙。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照片背景:爸爸做飯時刀掉到腳上,小兒子去叫媽媽的時候摔倒,緊接著大兒子從樓梯上摔下來,三人一起來到醫院找媽媽,被當醫生的媽媽罵。多年後一家人拍下這張具有“淺田家風格”的故事性很強的照片——日本電影《淺田家!》。

3、強制關聯:

將兩種不同事物的相同屬性強加在一起,形成新的事物。

下面這張我起名為《家庭會議》,就是把人類的經驗強加於動物上,於是故事性立刻就有了。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網上有不少搞笑趣圖都是走的就這個套路,比如: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下面這張是我的一張獲獎照片,“一條孤獨的魚”與“一個孤獨的人”形成強制關聯,引起觀眾——尤其是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的共鳴。

一個朋友看過以後對我說:這魚不就是我嘛!一語道破攝影的天機——讓觀眾看到自己。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二、組選題

講故事,前期準備很重要,如果沒時間準備,也可以把以前拍的照片挑一挑,歸歸類,說不定會挖掘出有意思的選題。

下面是我將近幾年比較有意思的照片簡單做了個合輯: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好照片為什麼能打動人?多年感悟與你分享

上面這些照片是我最近幾年在不同城市旅遊時拍下的,當時並沒有規劃主題。平時看到有意思的就隨手拍,養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

還有,千萬別讓照片“死”在硬盤裡。照片就像“食材”,相同的食材不同的搭配,也會有不同的味道。

總結

觀眾真正在乎的是自己,一幅作品如果沒有讓觀眾看到自己的影子,就無法獲得共鳴

,沒有共鳴,就是失敗的作品。有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也需要打破常規,天馬行空。所以你大可不必嚴格按照別人教的方法來攝影,有自己的想法、去實踐,才是最重要的。

從拍“自己喜歡的”,到拍“大家喜歡的”,是一個非常漫長但充滿樂趣的過程。從追求“好看”,到追求“有意義”,不僅是攝影水平提升的過程,更是攝影者心智成長的過程。

知易行難,與君共勉。

我是理性消費迴歸生活的“佛系老司機”,關注隨緣,感恩點贊。

TAG: 視角攝影照片觀眾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