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銓敘軍銜”是什麼意思?

由 史源史詩 發表于 歷史2021-12-14

歡迎閱讀史源史詩第740期。很多歷史材料和影視作品中,能夠看到國軍某某上將,某中將師長之類的稱謂,而我們從上面看到的東西,其實未必嚴謹。因為從1935年開始,國軍內部的軍銜制度就是以“銓敘軍銜”為正規軍銜,晉升流程十分嚴格。後期卻又出現了另一種軍銜,也就是帶著職務的軍銜,雖也是一種官方的軍銜,但權威性和晉升難度與上面說到的銓敘軍銜完全不同。換句話說,國軍將領當時普遍有兩套軍銜。如果沒有具體瞭解,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其中區別。這是怎麼回事呢?

先來解釋下什麼是“銓敘”。銓敘就是資歷,綜合評定下的軍銜,和將領的具體戰功、服役年限、在軍隊中的地位和威望有密切關係。銓敘軍銜的獲得難度遠遠大於剛才提到的第二種軍銜,職務軍銜。相對而言,真正得到認可,有權威的軍銜就是指銓敘軍銜。為什麼呢?不止是因為銓敘銜更難獲得,還因為銓敘銜是政府頒發,而不是軍隊。既然有了這樣正式的授銜制度,為何還要搞出另一套職務銜?因為當時是中國各路軍隊的膨脹期,銓敘銜考核這麼嚴格,難以快速授予,而又沒有相應的軍銜匹配和約束新軍官、軍隊,管理起來將是混亂的,也不利於鼓勵抗戰軍官的積極性,所以另搞了一套制度。

結果搞出來之後,反而更亂了。職務銜是軍隊頒發的,所以後邊還帶著職務,比如中將師長、少將旅長、少將處長之類,這些都是職務銜,意思是做到這個實際的職務,就匹配對應的軍銜,而不是因為資歷或戰功而被正式頒發的銓敘銜,不必嚴加考核。這樣一來就得結合20-40年代的具體歷史情況,由於國軍部隊不完全統一,甚至各地都有軍閥,割據局面長期存在,各地授予職務軍銜很隨意,權威性不高。舉個例子,青海軍閥馬家的兒子馬繼援12歲就是上校,今天看來簡直可笑,這就是職務銜,難免非常混亂。

國軍在49年戰敗時,有多達數百位各類將官被俘,但是上將僅僅1人(王陵基)。由此看出軍官晉升不難,因為49年後各路敗兵雜牌增多,授銜變得更加隨便,甚至軍銜氾濫(多數是職務銜)。但是上將卻鳳毛麟角,國軍的上將按照銓敘分為四種類型,特級、一級、二級和中加上。中加上就是像劉文輝、胡宗南這種履歷可以達到二級上將,但是上面滿額升不上去的軍銜。屬於上將的最末端。

這就牽扯到上將的限額制:國軍在49年敗逃之前,一共只有40餘位上將(含戰死的、病死的和中加上),這便是限額的結果。這樣一來,大量強人難以入圍上將行列:軍事能力,戰功兼備的將領,像王耀武、宋希濂、杜聿明等人,他們到被抓時都只是中將,而中將在國軍中一抓一大把,想要升上將卻難比登天,僅有地方大軍閥和中央系的老資格才有希望獲封。

TAG: 軍銜銓敘上將國軍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