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莫斯科會戰,如果希特勒同意生產300萬套棉衣給士兵會如何?

由 鐵戈飛馬 發表于 歷史2021-12-12

莫斯科會戰德軍失敗的原因不單純在於士兵缺少禦寒的棉衣,坦克及其他戰鬥車輛因沒有新增冬季防凍液而“趴窩”,飛機因油箱被凍裂而無法起飛,槍炮因沒有加註防凍潤滑油而“拉不開栓”等等,這些嚴寒條件下的裝備故障也是一個重要方面。說到底,希特勒在籌劃“巴巴羅薩”計劃時,完全沒有料到這場戰爭會出現久拖不決的局面,按他自己的預估,蘇聯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必將在德軍的閃電攻勢下瞬間坍塌,三個月之內宣告滅亡,這場戰爭根本不至於拖到1941年蘇聯冬季的到來。

所以說,對可能出現的冬季作戰困難情況嚴重估計不足,是導致德軍對莫斯科久攻不下乃至被蘇軍反擊並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這其中,既包括對人員方面的估計不足,比如沒有準備冬裝棉衣,也包括對武器裝備方面的估計不足,在1941~1942年冬季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狀態下,沒有加註防凍液的飛機坦克形同廢鐵。

莫斯科會戰之初,德軍75個師、180萬兵力,從北、西、南三個方向進攻莫斯科,包括1700輛坦克、1400門火炮和約1000架飛機。1941年11月上旬,莫斯科地區開始入冬,氣溫驟降至零下25度。由於德軍沒有預先儲備防凍液、防凍潤滑油等各類冬季禦寒物資,導致裝甲叢集的戰鬥力急劇下降,日均推進速度由開戰初期的33公里,降至2公里左右,從11月10日突破圖拉防線,至12月5日蘇軍發起反攻,德軍25天時間僅向前推進了不到40公里!

未填加防凍液的德軍坦克頻頻“趴窩”,裝甲叢集完全喪失快速突擊力,使德軍既無法在規定時限內突破莫斯科的核心防線,也無法在遭遇蘇軍反攻時迅速突圍。為解決這個困難,前線德軍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利用繳獲的蘇軍油料來恢復己方部隊的機動能力,怎奈蘇軍油料的辛烷值太低,不適用於德軍裝備。

因此,莫斯科會戰,即使德軍士兵人人都有棉衣穿,仍然無法挽回敗局。戰鬥力是人與武器的結合,武器沒有防寒措施,在嚴寒條件下紛紛失效,戰鬥力從何而來?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TAG: 德軍莫斯科防凍液蘇軍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