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劉備前期到處投奔人,為什麼到哪誰都尊重很客氣?

由 冰檸檬若煙 發表于 歷史2021-12-10

早期的劉備只是個賣草蓆出身的平民,雖說心懷天下,但是看起來實力卻很一般。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曾經混跡底層的人,怎麼就能與各路諸侯取得聯絡,甚至還能成為他們的“座上之賓”呢?

沒有人能夠輕易“躺平”,在東漢末年那個動盪的社會則更是如此。

首先,劉備“美名在外”,交際甚廣。早期的劉備很注重為自己造勢,當他還是普通人時,他就常把“皇室後裔”的身份掛在嘴邊。不僅如此,劉備還賢德兼備,非常有個人魅力。在他尚未發跡之時,憑藉自己的豪爽與真誠,同郡的豪傑都競相與之交往,甚至有些富商也聞名而來,願意為他資助錢財,劉備也是憑藉這些錢財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有了廣泛的朋友圈,不少豪傑英雄也都紛紛向劉備靠攏,例如與之結拜的張、關二人就始終死心塌地地追隨劉備,也成為了他之後發跡的重要幫手。

實際上,那些願意接納劉備的人,之所以會對他表現出來敬重與客氣,那也都是因為當時德高勢寡的劉備對他們有利無害而已。縱觀所有諸侯,在當時,或許只有曹操才是唯一一個真正看透劉備雄才野心的人,因此他開始才會對劉備既拉攏又有防備,看透劉備終究是不能為己所用之後,曹操也動了“殺之以絕後患”的心思。

細數當年收留劉備的各路豪傑,之所以對他恩遇有加,那也都是因為看重劉備能為他帶來的資源,或者能為他解決燃眉之急罷了。

例如盧植。劉備是盧植的學生,兩人有著多年的師生情誼,因此在劉備首次招兵買馬後,便想到了去投奔盧植。當時正趕上黃巾軍動亂,盧植正在為鎮壓動亂焦頭爛額,此時見到劉備率領兵馬趕來,自然是欣喜萬分,劉備也順利留在了盧植帳前聽令。不過,盧植看重投靠而來的劉備,究竟是因為看重劉備本人,還是因為看重當時劉備帶來的兵馬能幫他平定黃巾軍,這恐怕只有盧植自己心知肚明瞭。

至於公孫瓚,劉備原本與他就是舊友,兩人關係不錯。劉備前去投奔時,趕上公孫瓚與其他各路諸侯一起聯合,為討伐董卓費心耗神。此時有了劉備的加入,公孫瓚當然是十分高興了。而且,也正是因為有了劉備的加入,在與董卓方面對戰時,“反董同盟”在連續斷送了幾位大將後,終於靠關羽扳回一局,之後的“三英戰盧布”更是讓他公孫瓚也在眾諸侯面前露了一把臉。對待這樣給自己掙面子的好友,公孫瓚自然會對其十分客氣。

對於之後劉備投靠的陶謙而言,劉備願意在那樣的情況下來插手徐州的事,他簡直求之不得,自然會對劉備客客氣氣的。陶謙這個老頭看似是個冤大頭,其實精明得很。陶謙很清楚,他雖然佔有徐州,但是早就是別人嘴邊的肉了。曹操對徐州覬覦已久,只不過一直師出無名,這才遲遲沒有向徐州出手。

最終,還是曹操的爹給兒子爭氣,好巧不巧死在了徐州。得知這個訊息,曹操是邊哭邊樂,爹沒了,但討伐徐州的藉口有了。陶謙眼看大禍臨頭,他十分清楚,什麼替父報仇,都不過是曹操出兵的幌子罷了,他曹操就是想要徐州的地盤。可是,陶謙也很無奈,他自己實在沒有能力保住徐州,家裡的兒子也更是指望不上。形勢所迫,陶謙也只能求助正在領著五千人馬四處遊蕩的劉備了。

陶謙深知,劉備德才武略,有兵有馬,一直四處投靠諸侯,只是苦於沒有自己的地盤罷了。在當時,天下諸侯,有能力且真心實意幫助陶謙對抗曹操的諸侯也沒幾個,若是誠心將徐州讓給劉備,或許劉備願意為了地盤實心實意地幫陶家躲過一劫。因此,對於陶謙而言,劉備此次來徐州可不是來投奔自己的,反而是來救自己一家老小性命的,人家來擋箭,豈會對人家不尊重?

之後,因為有共同對抗曹操的這一戰略目標,劉備也受到了袁紹的禮遇。劉備在投靠曹操卻被曹操看破野心後,嚇得連忙帶兵出走,之後便打著“討曹興漢”的旗號,向曹操發難。然而,曹操實力太過強大,劉備的隊伍慘敗,劉備自己雖然脫險了,但是他自己的夫人和關羽都成了曹操的俘虜,無奈之下,損失慘重的劉備只能選擇投奔當時“反曹”陣營中實力較強的諸侯——袁紹。

此時,袁紹正與曹操爭鋒相對,雙方都想統領北方,一場惡戰在所難免。劉備此時主動投靠,共同抗曹,而且還甘心當小弟,這對於早就見識過其能力的袁紹而言,真可謂是又多了一分勝算,袁紹也自然是客客氣氣地接納了劉備。

然而,袁紹在與曹操方面的官渡之戰中慘敗,劉備再次失去了依附,為了前程,他只得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劉表聽聞劉備即將前來,大喜過望,不僅出城親迎,還安排劉備駐紮在荊北一帶,足可見其對劉備的重視。

劉備前期到處投奔人,為什麼到哪誰都尊重很客氣?

劉表對劉備的態度是真誠的,這倒並非是看重劉備帶來的人馬,也不是圖劉備賢德可輔佐自己的兒子。當時的劉表想法也很簡單,他就是需要一個能夠取代張繡的人,這樣一來,荊北一帶就能夠在荊州與北方的曹操之間形成一道屏障,這對於當時已經與曹操勢如水火的曹劉表而言是十分必要的。換句話說,劉表又是擺酒席又是給地盤的,為的就是讓劉備當自己的擋箭牌、緩衝帶,所以對他也要客氣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

總之,在當時那個動亂的年代中,“利益之上”就是各路諸侯處世的“潛規則”。劉備四處投奔往往能受到尊重和禮遇,也正是因為自己對他人“有用”而已。換言之,有資本與對方達到互利互惠的共識,才是劉備普遍受人尊重的底牌。

TAG: 劉備曹操陶謙盧植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