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若他沒有自縊身亡,重耳靠邊站,晉國春秋霸主地位或可提前20年!

由 認真胡扯局 發表于 歷史2021-12-08

眾所周知,晉文公重耳是春秋時期第二位響噹噹的毫無爭議的春秋霸主!而重耳之父晉獻公在位時期,內滅公子貴族威脅,外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國已然崛起,早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

那麼,晉獻公的三個兒子真的都賢能有才嗎?三位是否都能夠勝任君位,稱霸中原?

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為秦穆公夫人。

太子申生出身比較好,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是他的親外公,而另一位強鄰也就是以後的霸主秦穆公,是他的親姐夫。雖說大爭時代國與國之間沒有真正的親情,但在還稍微講究道德禮儀且勢力均衡的春秋時期,這點血緣關係在外交層面上還是佔有絕對優勢的。

晉獻公寵妃驪姬生下公子奚齊後,想立自己兒子為太子,就暗中慫恿晉獻公把太子申生被打發到曲沃駐守邊關開疆拓土去了。公元前662年,太子申生統帥下軍與他老爸晉獻公,相繼討伐滅亡了霍、魏、耿等小國。公元前661年,太子申生又率軍討伐東山的皋落氏。

驪姬泣曰“太子之立,諸侯皆已知之,而數將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賤妾之故廢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殺也”

這雖然是驪姬耍心機故意說給晉獻公聽的,但關於太子申生的功勞卻是事實。太子申生長年統軍作戰,於國有功,深得眾大臣、老百姓擁戴,又是嫡長子,在國內政治方面也佔有絕對優勢。

公元前657年,驪姬忽悠太子申生,說晉獻公夢到他母親齊姜了,讓他去祭祀母親,並把胙肉帶回來給晉獻公。後來驪姬在胙肉中下毒,誣陷太子申生想要弒君奪位。

或謂太子曰“為此藥者乃驪姬也,太子何不自辭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驪姬,寢不安,食不甘。即辭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謂太子曰“可奔他國”太子曰“被此惡名以出,人誰內我。我自殺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殺於新城。

太子不願意揭發驪姬,擔心他老爸晉獻公年齡大了受不了打擊,也不願意揹負弒君奪位的惡名逃到其他國家,於是就自殺以證清白。

太子申生孝悌有道,從奚齊出生後,他就已經知道自己太子位置難保,卻依然遵守孝道,恭恭敬敬對待自己的老爸。哪怕被栽贓陷害,卻還在擔心老爸年齡大了,失去寵妃茶不思飯不想,所以寧願選擇自殺以證清白。

後世很多評論認為太子申生是一個悲劇的愚孝之人,不懂變通。其實,這是後世喪失了仁孝的道德標準。在孝慈、仁義的春秋時代,道德高尚的人才會把道德準則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春秋時期才會有那麼多捨生取義的典故,而春秋戰國以後,這般道德高尚的義士越來越少,大多淪喪為功利權謀的勢力之徒!

所以,從道德品行方面來看,太子申生也是當之無愧的道德楷模!

鑑於以上三點,太子申生確實是一位賢能之才。在勢力相對均衡的春秋時期,如若太子申生能夠登上王位,內可安穩團結,外可聯合鄰國,遠可攻伐他國,完全有能力帶領晉國走上稱霸中原的巔峰之路!

驪姬陷害死太子申生以後,剛好公子重耳、夷吾回朝準備見國君老爸,驪姬想斬草除根就繼續進讒言,說太子下毒的事他倆也知道。重耳、夷吾一聽到這個訊息,也顧不得見國君老爸了,直接逃回封地去了。晉獻公一看,這兩小子招呼都不打一下,就偷偷溜了,是不是心裡真的有鬼?晉獻公惱怒二人不辭而別,於是派兵去攻打兩位公子的封地。重耳還算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不能跟老爸直接幹仗啊,於是就棄城逃到翟國了。

夷吾可就沒那麼老實了,乾脆固守城池,直接跟老爸的軍隊幹仗,晉獻公居然沒攻打下來。第二年又調大軍討伐,夷吾看這次是真守不住了,於是也逃跑到梁國去了。

公元前652年,晉獻公去世後,晉國先後立了驪姬兩姐妹的兒子奚齊、悼子為國君,都被大夫裡克殺死。一時之間,晉國王位空缺,夷吾看準了時機,就趕緊派人請秦國支援他回晉國爭奪王位,並許諾登上王位,就割讓晉國的河西八座城給秦國。

等夷吾登上王位成了晉惠公後,又反悔不肯割讓土地給秦國。並且也違背了封地給大夫裡克的諾言,反而殺死了裡克。

公元前648年,晉國大旱,秦穆公援助糧食救援晉國。公元前646年,秦國饑荒,晉惠公夷吾不聽大夫慶鄭的勸諫,不僅不援助糧食,反而還乘機攻打秦國。公元前645年晉惠公夷吾偷雞不成蝕把米,被秦國俘虜,後來周天子、秦穆公夫人伯姬(太子申生親姐姐)求情,晉國獻出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到秦國作人質,秦穆公這才同意放了晉惠公夷吾。

晉惠公夷吾回過後,不僅不悔改,反而殺了之前勸諫他不要攻打秦國的大夫慶鄭。並派人四處追殺逃亡在外的二公子重耳。公元前637年晉惠公夷吾病死。

事實上,夷吾上任以後什麼政績都沒幹出來,就天天想著怎麼坐穩國君的位置,與“賢”這個字根本不沾邊!跟老爸晉獻公幹仗,是不忠不孝;承諾登上王位割地於秦國又反悔,是不信;上位後斬殺功臣、忠臣,是不賢;秦救晉,晉攻秦,是不仁;追殺讓位的兄弟重耳,是不義!所以,夷吾完全就是一個不忠、不孝、不信、不賢、不仁、不義的白眼狼!還好死的早,不然晉國定無稱霸中原的可能!

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

重耳從小就擅長社交,交往了不少品德高尚的人,人以群分,重耳自身的品行應該也不差。

重耳當初還算孝順,沒有跟國君老爸幹仗,直接逃到了他母親的老家翟國。驪姬之黨被裡克殺死後,本來打算擁立他。重耳認為自己違抗了國君老爸的命令逃跑了已經大不敬了,而老爸去世的時候也沒給老爸送終,沒有臉回去繼承王位。這才給了夷吾繼承王位的機會。

重耳在翟國、齊國都住了好幾年,老婆孩子熱炕頭,小日子過得也挺滋潤的,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後來晉惠公夷吾就派人追殺重耳,重耳就只能離開溫柔鄉開啟逃亡模式,一路受盡飢餓、侮辱。

晉惠公夷吾去世後,晉太子圉又惹惱了秦國,於是秦穆公接回重耳,並把女兒懷贏嫁給了他,扶持重耳登上王位,成了晉文公。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重耳上任以後,推舉賢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大方賞賜有功之臣;宣揚道德禮儀,培養國內風氣;減免賦稅,獎勵農耕。深得民心,舉國上下人人擁戴。

且擁護周襄王剿滅王子帶之亂,尊天子以正道德禮儀;伐衛國、曹國解救宋國被圍之難,以報答逃難時宋國的救助;聯合齊國、秦國抗擊楚國,城濮之戰退避三舍,兌現當年流亡楚國時許下的諾言。

晉文公重耳知人善用,以道德禮儀為標準,治理國家,廣施恩德,巧妙聯合秦、齊兩國,在公元前632年一舉奠定晉國的霸主地位!

總體來說,重耳也算是一個忠孝仁義之人,但他能夠登上王位稱霸中原,一方面是自身道德品行的優勢,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一種運氣。父親晉獻公、長兄太子申生征伐異國,為晉國崛起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太子申生捨身取義自殺身死;晉惠公夷吾父子的不仁不義不賢不信,得罪秦國,且讓晉國上下皆不信服;等等這些機緣巧合的因素,才給了重耳登上王位稱霸中原的機會!

但實際上晉文公重耳,在外交方面,沒有太子申生的先天優勢;在內政方面,沒有太子申生為國立功、重臣擁戴、名正言順的內部優勢;在個人品行方面,沒有遵從父親晉獻公的意願,招呼不打就不辭而別,在翟國、齊國貪圖享樂不願歸國,這些雖然於理也說得通,但與捨生取義道德高尚的太子申生還是差上一截。

如果太子申生沒有自殺身死,在公元前651年登上晉國王位,那麼,以太子申生的政治優勢以及道德品行,晉國的霸主地位或可提前20年!春秋時期,也就沒有重耳什麼事了!

TAG: 申生重耳太子晉獻公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