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唐玄宗手下大將,把一個偷羊賊收為義子,給唐朝惹來1場大禍

由 毛線之172 發表于 歷史2021-12-08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歷史上的關鍵人物之一。巍巍盛唐,在唐玄宗手中走上開元盛世的巔峰階段,然後又急轉直下,由盛轉衰,因此唐玄宗對於唐朝而言,可謂是功罪千秋,一言難盡。唐玄宗即位初期,英明神武乾綱獨斷,德才兼備之士眾正盈朝,唐朝形勢穩定,國力蒸蒸日上。但他中年以後,卻沉迷聲色,賢愚莫辨,李林甫、安祿山等奸佞小人充斥朝堂,最終把唐朝推入深淵。

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在於唐玄宗晚年的昏聵無能,而直接原因,則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對唐朝的武力儲備造成毀滅性打擊,而且對唐朝農業經濟發展等方方面面,都造成了難以彌補的衝擊和破壞,給唐朝億兆黎民帶來一場深重災難,也動搖了唐朝的統治根基。強盛一時的大唐從此江河日下。

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玄宗和安祿山是兩個直接責任人。不過,此外還有一個人,對安史之亂的爆發,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這個人在唐朝深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禍根。這個人就是唐朝名將張守珪。張守珪,是唐玄宗在位早期的朝廷重臣,長期鎮守情況最為複雜的帝國北疆,擔任幽州節度使十餘年,在任期間威震四夷,邊陲安然。

張守珪是陝州人,出身平民,投軍後憑著過人的膽識和才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底層士卒,一步步升到封疆大吏節度使的高位上。因此他的功勞和名位,可以說毫無水分,完全是一刀一槍憑本事掙來的。唐玄宗在位初期,西北邊陲的契丹、吐蕃等眾多遊牧部族日漸強大,頻頻與唐朝發生軍事衝突,張守珪在禦敵守邊的戰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舊唐書》記載了張守珪的一次戰功,顯示了他非凡的膽略與勇氣。開元十五年,吐蕃大軍攻陷瓜州一帶,肆意燒殺劫掠,唐軍當地守將也被殺死,河西一帶形勢危急。張守珪臨危受命,被朝廷任命為瓜州刺史,帶領先頭部隊進駐瓜州。吐蕃大軍剛剛撤走,聞訊立即來了個回馬槍,把瓜州重重圍困起來。當時瓜州城池損毀嚴重,守軍數量也很有限,一時人心惶惶,局勢岌岌可危。

張守珪卻鎮定自若。他一沒有催督士兵嚴加戒備,二沒有出城決一死戰。他讓士兵們殺雞宰羊,在城頭上大擺酒宴。然後張守珪和將士們開懷暢飲,吆五喝六猜拳行令,大吃二喝好不熱鬧,對城下氣勢洶洶的吐蕃大軍視若無睹。吐蕃武將反而起了疑慮之心,猶豫再三,認定其中有詐,最終放棄攻城,怏怏而去。張守珪用“空城計”嚇退敵軍的美名,由此流傳千古。

由於張守珪功勳卓著,忠心耿耿,他一度成為唐玄宗最為欣賞的大將。《資治通鑑》記載,唐玄宗甚至考慮把張守珪內調入朝廷,擔任宰相。在唐朝三百年曆史上,由邊防武將入閣拜相的人少之又少,張守珪也是唐玄宗手下唯一獲此重用的武將。但由於遭到文臣的一致反對,此事最終作罷。

唐玄宗手下大將,把一個偷羊賊收為義子,給唐朝惹來1場大禍

不過,張守珪卻辦過一件大蠢事,給唐朝惹來一場滔天大禍。《舊唐書》記載,開元二十年,張守珪擔任幽州節度使期間,境內發生多起偷盜羊群的盜案。張守珪命人偵破此案,把偷羊賊捉拿歸案。張守珪親自審理,按照慣例,他命人把偷羊賊亂棍打死。偷羊賊死到臨頭,喊了一句話:“將軍您不是想剿滅作亂的番邦嗎?為何要打死我!”

唐玄宗手下大將,把一個偷羊賊收為義子,給唐朝惹來1場大禍

張守珪一聽很好奇,覺得這個偷羊賊不同凡響,就放過了他,讓他加入唐朝軍隊。這個賊人,正是日後禍亂大唐的安祿山。安祿山出身貧苦,早年窮困潦倒無以為生,靠偷羊過日子,飢一頓飽一頓,遲早不是餓死就是被官軍打死。然而張守珪一時鬼迷心竅,讓安祿山加入唐軍,因他聰明伶俐,還把他收為義子,為安祿山搭建起一步登天的平臺,讓安祿山順利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轉折。從此之後,安祿山憑藉張守珪義子的身份,本人又狡黠詭詐,在唐軍中步步高昇,最終給唐朝帶來安史之亂的大禍,張守珪可謂罪莫大焉。

TAG: 張守唐朝唐玄宗安祿山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