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關於李氏大家族的大科普,你知道你隸屬於李氏哪一派系嗎?

由 沉魚單位巧嘴 發表于 歷史2021-12-07

一、郡望:所謂郡望,即郡中的望族祖地,都是一些顯貴的姓氏。姓氏郡望不僅是該姓氏發祥地的標記,也是氏族人口、經濟實力、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力等綜合族力的反映。據《廣韻》記載,李氏有十二個郡望,也說十三郡望,實際多達30餘個,隴西、趙郡最為顯耀。李姓郡望有:隴西、趙郡、頓丘、渤海、中山、江夏、范陽、略陽、武威、廣漢、代北、雞田、柳城等:

1、隴西郡:戰國時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此支李氏,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堂號為“隴西堂”,因李氏望族出自隴西郡而得名;

2、趙郡:漢時置郡,治所在邯鄲(古趙國轄區,都故址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郊)。此支李氏,為秦司徒李曇四子、開基始祖秦太傅李璣及次子李牧;

3、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晉武帝置,治所在頓丘(今河南省清豐西南)。此支李氏系隴西李氏分支,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孫李忠;

4、中山郡:漢時置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定州)。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開基始祖為李璣三子李齊(相當於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

5、廣漢郡:漢時置郡,治所在乘鄉(今四川省金堂東),東漢移治雒縣(今四川省廣漢北)。此支李氏系隴西李氏之分枝,開基始祖為李廣之父李尚。(漢時置郡。漢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當於今天四川省廣漢縣一帶);

7、襄城郡:戰國時魏邑,秦置縣。歷代因之,清屬河南許州。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鍾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歷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省襄城縣);

8、江夏郡:漢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省雲夢),轄今豫、鄂各一部。三國魏吳各置江夏郡,吳江夏治武昌(今鄂城),魏江夏治上昶(今雲夢西南)。晉滅吳,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朝宋移治夏口(今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江夏郡即鄂州。(漢高帝置,相當於今天湖北省武漢一帶);

9、梓潼郡: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郡: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屬四川省)。隋廢。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條所述。舊梓潼縣,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時為綿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古縣名,漢代置,為廣州郡治,蜀漢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縣);

11、梁國:漢建梁國,治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省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漢高帝將原來秦代的碭郡改為梁國,相當於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碭山一帶);

二、堂號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號”。高大寬敞的廳堂上,懸掛著書寫“堂號”的匾額,每逢年節喜慶之日,還在門前掛起書寫著“堂號”的大紅燈籠。

堂號作為家族的徽號和別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歷史名人的典故事蹟或趣聞佳話。不僅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和血緣內涵,而且帶有濃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對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況,也是當時社會形態的反映。同樣具有區分宗支族別,血緣親疏的社會功能。它的產生、發展,多與修族譜、建宗祠、祭祀祖先、宗親聯誼活動同時進行。它產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揚祖先的功業道德,二是顯示家族宗親的特點,三是訓誡子弟繼承發揚先祖之餘烈。

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

李氏堂號的命名有多種方式,如:

1、以地域命名堂號 : 隴西堂、趙郡堂等;

2、以傳統倫理規範為堂號: 如存德堂、忠賢堂等;

=“img_descr”>

TAG: 堂號李氏隴西梓潼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