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高校教師的“心事”,誰懂?

由 東邪體壇泰山 發表于 歷史2021-12-07

近年來,國內外高校逐漸重視構建學生的心理健康支援系統,但對於大多數在校教師而言,他們仍然得獨自面對和解決心理問題。實際上,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

前不久,我們釋出的文章《

教育部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上熱搜!但高校這群人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視

》提到關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少粉絲在留言中表示希望能夠關注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高校教師有心事

大學教師並不是外面理解的輕鬆悠閒,他們的事務繁多。備課、上課、出題、閱卷、指導學生論文、做實驗、寫論文、報銷、寫材料、寫總結、寫報告等等,都是他們需要做的事情。此外,在工作中他們或多或少還會遇到職稱評定、專案、經濟、教學科研難以平衡等相關問題。

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大學教師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學、科研、人際關係等職業和個人生活方面的壓力。但被賦予了“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稱號的大學教師考慮的問題更多,遇到的壓力和痛苦可能更難說出口。而高校管理者或因尊重教師個人隱私,或因較少給予教師人文關懷,也不能及時地發現教師的心理問題。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歷史學教授和心理健康倡導者羅伯特·穆勒表示,許多教師認為討論心理健康問題是對教師職業汙名化的議題,學術圈避談心理問題,教師們害怕被人解讀為自己存在缺陷。“對學者而言,大腦是最重要的工具。若你公開表示自己的大腦出現了問題,你會擔心學校裡的其他同事該怎麼想。”穆勒說。

2016年5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桑塔·奧諾就公開承認自己有心理疾病,並強調高校應做的還有很多。“所有高校應該重視的不只是學生的健康問題,還應有教職工的健康問題。我希望在我說出我個人的情況以後,能產生一些積極的效應。”奧諾說。

教師心事需關注

高校教師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關注。在今年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西華師範大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苟興龍就

建議重視和改進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苟興龍說,近年來,高校教師心理壓力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凸顯。有的情緒低迷、職業倦怠、偏執衝動、焦慮抑鬱;有的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高校教師肩負‘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關係到教師隊伍建設、關係到人才培養質量、關係到民族復興偉業、關係到國家未來。”為此,苟興龍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重視和改進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建立健全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服務保障機制、心理危機干預和反饋機制。

按照分層分類評價原則,

調查瞭解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形勢、研究對策

,避免一刀切,發揮考核評價的導向作用。

調查瞭解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形勢、研究對策

,改善地方高校的辦學條件,補齊農林醫師院校的教育發展短板,提高高校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

樹立“治未病”理念,

科學制定院校及高校教師的具體考核評價辦法

,探索“教師崗位分類評價、教師隊伍柔性管理”新模式,積極營造輕鬆和諧的工作氛圍。

加大對地方高校的經費投入

,祛除“浮躁化、行政化和功利化”導向,推進科研迴歸本真。

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堅守教書育人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踐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抗壓能力。

此外,早在2013年,教育部網站釋出的《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明確提到,要關注青年教師心理健康。建立

加強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師自我調適能力,幫助青年教師更好應對工作壓力、舒緩職業倦怠。

推進高校科研激勵機制改革

,加強青年教師之間的資訊溝通和思想交流,為青年教師提供心理支援和情感支援。建立健全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健全青年教師心理問題預警、干預機制,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服務。

對此,部分高校也有相關行動。比如,

完善青年教師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

為更好地幫助教師緩解心理壓力,解決相關心理健康問題,學校黨委教師工作部與心理學部聯合

完善青年教師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

(以下簡稱“中心”),面向全校教職工及其配偶、子女提供成長關愛服務。中心作為學校專門面向教職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專業機構,依託心理學部建設,致力於構建教師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中心擁有專業的校內外臨床心理諮詢團隊,為廣大教職工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心理成長關愛服務。

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想要對高校教師的心理壓力及時進行緩解,高校管理者應建立“輸送管道”,為高校教師搭建心理干預平臺。在國外,一些高校開始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增加培訓活動和專案讓有需要的教師得到更多心理支援,管理層也逐漸提高對心理問題的認識和敏感度。

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穆勒教授為讓學校能僱傭一個專門為教職工提供心理諮詢的顧問花了十年時間遊說。在他看來,讓教授願意向外界尋求心理協助十分困難,他希望學校能讓心理諮詢服務更普及,教師們可以變得更主動。

在穆勒教授的不斷努力和學校管理者的接納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創立了教職員心理健康調節員的職位,開始提供專業的心理干預手段。心理健康調節員主要幫助有需求的教師聯絡心理治療專家,並提供其他諮詢服務的資源,主要涵蓋以下七個方面:

青年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機構

。穆勒希望,這種能和具體的負責人對話而不是撥打冷冰冰的諮詢電話的做法,能讓自己的同事們勇敢邁出尋求幫助的第一步。

2016年7月,心理師奈格爾·謝卡拉比開始擔任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負責人。她計劃為學院院長和系主任提供指導,讓學校領導能和教師們討論包括抑鬱症、如何保持生活和工作平衡等在內的敏感議題。奈格爾期望透過鼓勵教師們多說多聽,建立一個儘可能舒適的環境,大家可以放下戒備心,公開地討論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我的工作目標就是改變學校的風氣。”奈格爾說。

除了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肯塔基大學也在行動。該校積極鼓勵學院院長和系主任參加“守門員培訓”。透過培訓,高校管理者會學習如何辨別心理問題的跡象,認識包括自殘、孤立、極大的情緒波動等預警資訊,還會學習如何開啟對話。

TAG: 心理健康高校教師教師心理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