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杜牧登科後去長安參加關試,寫下一首七絕,將喜悅之情寫到了極致

由 客v家人鐵頭 發表于 歷史2021-07-07

唐代大詩人杜牧,人送外號“小杜甫”,是中唐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從青年時代起就憑藉詩文成名,其才華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

杜牧在東都洛陽進士及第。當年的三月,他又在長安參加了“關試”,然後登科,時人稱為“兩枝仙桂一時芳”。

縱觀中國唐宋文壇,同時在科考與關試中拔得頭籌的人屈指可數,能讓人想起的另一位,也就是宋代的蘇軾了。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杜牧在第一場考試當中有作弊嫌疑。

他事實上有可能是“開了後門”,才中了進士。

杜牧中了進士之後,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得意之情。

一、《及第後寄長安故人》賞析

《及第後寄長安故人》——唐·杜牧

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

秦地少年多釀酒,已將春色入關來。

從杜牧的詩句看來,那一年科舉考試放榜的時候還比較早,因為那一年的“關式”在同年三月份開考。所以之前的科考放榜時間,應該在當年的二月份或者更早一點的時間。

那時候,春天都還沒有到來,花朵自然也就沒有開放。這場科舉考試是速戰速決,最後有三十三個人都中了進士。

在接下來的第二聯中,杜牧呼喚長安的少年朋友們要多釀酒。意思就是說,

他馬上要到關中地區去,請那些好朋友,早早地備上美酒,

因為他已經把中進士的喜訊,給大家帶過來了。

長安就在關中地區,杜牧在得到考中進士的喜訊之後,馬上就動身去了長安。他讓朋友提前準備釀酒,自然不是為了慶祝他中了進士。

因為他已經中了進士,現在才來釀酒來慶祝,哪裡還來得及?這完全不合邏輯啊。所以,這明顯不是杜牧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其實,最後一句“已將春色入關來”中的“春色”、“入關”採用了一語雙關。“春色”既指“春光”,又指“透過關試的喜訊”;“入關”既指“過函谷關”,又指“通過了關試”。

所以,在這最後兩句詩中,杜牧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是:我馬上要來關中參加關試了,並且即將要在關試中奪魁,你們就釀好了酒,準備為我考試奪魁慶祝吧。

在古代,其實許多古代的詩人,特別是出名的詩人,往往都是非常驕傲,甚至有些自戀。比如李白、杜甫這些人,就特別喜歡寫詩來吹噓自己有多麼多麼厲害。

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就說“賦料楊雄敵,詩看子建親”。

據說,杜甫的爺爺杜審言還吹牛說,自己的文章寫得比屈原、宋玉還好。

宋代的大詞人柳永在科考落榜之後,還吹自己是“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意思是說,要不是我在考場出現了失誤,這回必定當狀元了。

但是,杜牧在這首詩裡,吹牛吹得還是比較隱晦的。他不直接說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他只說這次來長安,必定會透過關試。

這次有“三十三人”一起中了進士,這“三十三人”一起來了長安。“三十三人”中除了他自己,還有三十二個,這些人他都認識嗎?顯然不可能。

那麼,他瞎扯什麼“秦地少年多釀酒”呢!大家無親無故,全不相干的。所以,大家看了這首詩並不會覺得他很驕傲。其實真實的杜牧才不是這樣的呢。

二、中進士後寫詩嘲諷和尚

杜牧出生在高門大戶,他的祖上是晉代的名臣杜預。

杜家世代為官,杜牧的祖父還是三朝元老,他的父親也是朝廷命官

在杜牧出生之時,杜家的勢力特別大,當時流行的說法是:

“城南韋杜,去天五尺。”

意思就說:杜、韋這兩個大家族,權勢熏天。

杜牧從小的時候起就坐擁書城,接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元和七年,杜牧十歲的時候,他的祖父、父親因病去世,家道突然中落。但是杜牧家當時在安仁裡,還是有三十間舊房子。

不過,後來遇到戰亂的時候,他和他弟弟還吃過兩年野菜,也有點不起蠟燭的時候。可是杜家畢竟根深葉茂,等時局稍微穩定,他的生活又恢復了常態。

杜牧少年時代,在士林之中的名氣就很大,因為他書讀得多,而且頭腦靈活。他關心政治和時局,

二十三歲那年,他寫了一篇著名的政論文章《阿房宮賦》。

當時杜牧準備參加科考,一個姓吳的博士,就拿著他的文章去找主考官禮部侍郎崔郾。吳博士說:我發現了一個奇才啊,他的文章寫得很好,你有沒有看過?

然後,吳博士就把《阿房宮賦》拿給這個崔郾看。崔郾看了之後也覺得非常好,

吳博士就對他說:你這次就選他當狀元吧。

嘿!這不是開後門嗎?

這已經很奇葩了,但是更加奇葩的是,那個叫

崔郾的主考官回答道:唉呀,“狀元”已經有人了。

都還沒考呢,狀元是誰居然內定了。

姓吳的就說:哎呀,不行的話,你就讓他當第五名進士吧。

為什麼是第五名呢?很顯然,吳博士去晚了。前面四個進士名額,全部都被內定了,所以只有讓杜牧當了第五名。

果然,在公元828年,杜牧在洛陽就真考中了進士第五名。然後在同一年的三月份,杜牧到長安又順利地通過了關試,“登賢良方正科”。這下,杜牧就變得更加有名了。

年輕的杜牧感到非常得意,他在長安一口氣結交了二十多位名人。

有一次,杜牧約上了這幫朋友,到城南的文公寺遊玩兒,結果遇到一個和尚,而這個和尚竟然沒有聽過他的大名。

杜牧當時就不爽了,我這麼有名,你怎麼會不認識呢?於是,他

馬上就提筆寫了一首詩,嘲諷這個和尚。這首詩流傳至今,有多個版本,其中兩個版本分別是:

版本一:

北闕南山是故鄉,兩枝仙桂一時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禪門氣味長。

版本二:

家在城南杜曲傍,兩枝仙桂一時芳。

禪師都未知姓名,始覺空門意味長。

這兩個版本意思差不多,就是說:這位大和尚,你給我聽好了,本少爺家住在長安城南的杜曲鎮,“城南韋杜,去天五尺”知道嗎?我們杜家的勢力,你都沒有聽說過。

杜牧登科後去長安參加關試,寫下一首七絕,將喜悅之情寫到了極致

好吧,就算你不知道我們杜家的威風,那你有沒有聽說過今年科考、關試,連續兩場都上榜的那個人,那就是本少爺我呀!和尚居然連這個都不知道?不愧是空門中人。

後來,杜牧繼續嘚瑟,終於引起了當時朝中“牛黨”的注意,請他去做了淮南節度使推官,辦公地點就是當時非常繁華的揚州。

結果,杜牧到了揚州,也沒幹啥事兒。基本上每天都泡在風月場所裡,寫了一些非常有名的詩歌。最後離開揚州的時候,他還好意思寫詩說: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結語

古代的科舉考試,都是一考定終身。而那時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參加科考。因此,中不中進士對他們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中進士後寫詩來內心表達得意之情的人,不在少數。

相較於孟郊在中舉之後寫的“春風得意馬蹄疾”,杜牧這首詩非常含蓄了。不仔細看,你都不知道他“藏而不露”的自信與張揚。

杜牧登科後去長安參加關試,寫下一首七絕,將喜悅之情寫到了極致

不過,早期考場的得意,未必代表後來的仕途得意。杜牧前面嘚瑟幾年,後來卻因為站錯了隊,被朝廷外放為官,最後只能“

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了。

TAG: 杜牧進士關試長安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