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探訪蘇軾墓,發現3大不尋常之處,工作人員解釋:蘇家一門不簡單

由 2uth5宮玉芹 發表于 歷史2021-06-20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用“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來形容蘇軾。確實!做為兩宋文壇的扛把子,蘇軾留給世人的幾千首作品,還有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美食的追求、對美酒的研究,都是寶貴的文化、精神財富。

3年前,筆者曾專門去過一次四川眉山的三蘇祠。這是老蘇家的故居,雖然只是舊址重建,但裡面仍力求真實地還原了一些父子3人共同生活的場景。特別是大門外那一則“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但遺憾的是,在那裡我沒有看到蘇軾、蘇轍兄弟的墓。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其實他們的墓建在了河南一個不算有名的山麓上。近日正好到河南研學,筆者便帶著崇敬的心來到了河南三蘇墳。

三蘇墳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那裡有一座別號小峨嵋的山。而在這裡,筆者發現了3大不尋常之處。

當我帶著這3大疑問去問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則不無感慨地回答:來這裡憑弔的人都愛問這幾個問題,而這也恰恰體現了蘇家一門的不簡單。本期筆者就跟大家說一說這3大不尋常之處,以及我從工作人員那裡得到的答案。

其一:蘇軾為何會葬在如此偏僻的地方?

到了三蘇墳,我才發現原來挺偏遠,該墓地座落在郟縣,不在縣城裡,而是在當地茨芭鎮蘇墳村東南方向的一座山上。

在大多數人看來,蘇軾墳其實有挺多更合適的地點。一是,四川眉山老家;二是,風景優美的杭州,畢竟他在那裡任職多年;三是對他一生都極為重要的黃州;四是,他最後離世的常州。為什麼他的兒子蘇過要父親逝世後,千里迢迢把他的遺體送到河南來。

工作人員解釋稱,這是因為這座山有一個別號:小峨眉山。晚年的蘇軾很想落葉歸根,但他明白要回到蜀中太難了。當年蜀地的交通,正如李白在《蜀道難》中寫的。所以蘇軾離開老家30餘年,都沒辦法回去一趟。

1094年,他在汝州(也就是現在河南中西部)任職時,聽說此地有一個小峨眉山,便下定主意將來要葬於此地。

其二:蘇轍和蘇洵的墳為何也在此地?

蘇轍比哥哥蘇軾晚離世11年,他死在瞭如今的許昌。在最後的歲月裡,他想到哥哥一人在小峨眉會太孤獨,便叮囑妻兒在自己死後,將他與哥哥歸葬於一次。後人於是也不懼路途遙遠,在公元1112年將其葬於此。

至於早在1066年就已經離世的蘇洵,其實早就歸葬在了眉山老家。但後來郟城縣尹楊允在1350年到蘇軾、蘇轍墓拜謁時,覺得還應該讓蘇洵也陪在二子身邊。於是,他便找來一些蘇洵的遺物,做成衣冠冢立於此地。於是,這裡就有了三蘇墳。

其三:除了3蘇外,這裡為何還有那麼多其它墓碑?

工作人員告訴我,自從三蘇葬於此地後,蘇家子弟感佩先人,便在離世後陸續葬於此。僅在宋代,就有20多個蘇家後人葬於此後。

頗有意思的是,後來元明清等各朝,都有人慕名而來。他們覺得此地靈氣十足,都希望能葬在附近。而諸多官員赴任此地時,第一件事就是來三蘇墳拜一拜。所以當地人也認為,其中有一些不知明的墳可能並非蘇家後人,而是慕名者。

正如工作人員所言,以上3點都恰恰說明了蘇家人的不簡單。一來,這說明蘇軾、蘇轍兄弟確實感情深,守望相助了一輩子,臨了還能葬於一處;二來,這說明蘇家後人對父輩是恭敬的,從常州、許昌將遺體運到小峨眉,只為完成父輩的心願,實屬不易。這樣的家風傳承,確實令人欽佩。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TAG: 蘇軾蘇家蘇轍此地三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