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孩子睡前的兩個“怪癖”,暗示孩子和媽媽的親暱程度,家長別干涉

由 貝貝豆育兒課堂 發表于 歷史2021-06-18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懷胎十月,育兒一生。

在養育孩子得漫漫長路中,有歡樂也有爭吵,也有孩子漸漸長大對自己“不屑一顧”的失落和埋怨。對於絕大多數媽媽們來說,

孩子對自己的依戀和親暱可以說是支援自己走下去的動力。

特別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奇怪小舉動,更是溫暖了無數媽媽們的心。

孩子睡‍‍前的兩個“怪癖”,暗示孩子和媽媽的親暱程度,家長別干涉

閨蜜兒子,已經三歲多了,小傢伙有個怪癖,無論中午,還是晚上睡覺,都要喊媽媽N多次。每次深情的呼喚,還必須要得到媽媽的迴應。

寶寶這一特質,一度讓閨蜜很崩潰,感覺哄娃睡覺如同點名一般。有時候,工作了一天的自己明明上下眼皮像被沾了膠水,孩子卻依舊清醒,甚至搗蛋地在耳邊大喊媽媽,驚醒自己才心滿意足。

閨蜜沒少抱怨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孩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改掉這個“壞習慣”。

可事實上,寶媽們在生活中遇到寶寶的調皮行為絕對不僅僅吵鬧這一件事。

不是拍拍媽媽的臉,就是將自己啃了半天的手放到媽媽的嘴邊,甚至還會一屁股坐在媽媽的身上,遲遲不願意起來。

在育兒專家眼中,孩子的這些搗蛋行為表面上看是調皮行為,實際上卻隱藏著孩子對父母濃濃的愛,寶媽要學會分辨。

寶寶睡前的兩個“怪癖”暗示和媽媽的親密程度,家長不要過多幹涉

【怪癖一】:摸摸媽媽,抱著媽媽

許多小寶寶雖然身高不具備任何優勢,但姿勢卻絕對夠霸氣,他們會使出洪荒之力,把自己調整到最佳角度,終極目標就是媽媽的臉蛋。彷彿摸到媽媽的臉,就會獲得莫大的慰藉。

還有些“過分”的寶寶,睡覺的過程中還會屢屢“手滑”,不是扭扭媽媽的鼻子,就是摳摳媽媽的嘴巴,甚至是捏捏媽媽的耳朵。

千奇百怪的小動作,只有媽媽想不到,沒有寶寶做不到。

不少孩子對媽媽有著超乎尋常的迷戀,

總是喜歡在睡覺前靠近媽媽的身體,躲在媽媽的懷裡

,似乎只有這樣,才讓自己有安全感,寶寶也十分享受這一過程。

小寶寶舒服了,媽媽卻備受煎熬,不少寶媽只能一動不動,不敢翻身,生怕弄醒了寶寶,即使胳膊被寶寶壓麻了,也不敢慢慢抽出。

【怪癖二】

奇怪的代替物

許多寶寶很聰明,心裡知道自己不能總是霸佔著媽媽,於是便找到了許多千奇百怪的代替物,有的寶寶喜歡抱著媽媽的衣服入睡,有的寶寶則喜歡以毛絨玩具代替媽媽。

不光是睡覺之前要對小玩偶“寵愛有加”,又親又抱不說,就連睡著以後也要死死抱住毛絨玩具不鬆手,生怕被人從夢中搶走。

為啥孩子會出現這樣奇奇怪怪的行為?不是孩子調皮,全藏著對媽媽的愛

無論是親暱地擁抱著媽媽,或是鍾愛形形色色的安撫物,寶寶看似“怪異”的表現,很大一部分是依戀母親的緣故。

寶寶在媽媽腹中孕育了十月之久,媽媽的心跳,聲音,和慈愛地撫摸,都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媽媽是寶寶的世界最重要的支撐。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好奇心的爆發和大腦發育,會驅使他去探索世界。

出於本能,寶寶會感到焦慮不安,便會透過種種方式來證明媽媽對自己的愛並沒有減少。

孩子睡前的兩個“怪癖”,暗示孩子和媽媽的親暱程度,家長別干涉

許多時候,這種試探的方式會顯得非常稚嫩,他們總想纏著媽媽,即使睡覺也不例外;或是在外人面前老老實實,在媽媽面前卻格外調皮搗蛋。

其最終目的,就是想要從媽媽的寵溺的目光中獲得“媽媽還愛我”的訊號。

面對寶寶的種種怪癖,媽媽們要如何應對呢?學會這兩點會很有效

【第一點】

修煉心性

媽媽應該知道,孩子黏人,正是愛自己的表現,千萬不要因為心情不佳而對孩子大吼大叫,如此做法會讓孩子的安全感越發薄弱。

保持平常心,才是對待寶寶的“怪癖”的正確態度。

孩子睡前的兩個“怪癖”,暗示孩子和媽媽的親暱程度,家長別干涉

【第二點】:

珍惜時間

時光過得飛快,加之親子時間本身並不漫長,如果在難得的共處時間裡,總是忙工作,忙事業,習慣性地忽略寶寶,是不正確的。

每天抽出時間,專心致志,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哪怕只有半個小時,依舊能夠極大地培養和諧健康的親子關係。珍惜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給寶寶更多陪伴。

孩子睡前的兩個“怪癖”,暗示孩子和媽媽的親暱程度,家長別干涉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TAG: 媽媽寶寶孩子怪癖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