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天道》踏破鐵鞋無覓處 得來全不費功夫

由 教你如何時尚穿搭 發表于 歷史2021-05-01

現實中哪裡有《天道》電視劇中五臺山論道的高僧?

佛在心中座,酒肉穿腸過,與其尋找虛無縹緲,不如落在實處,自己修行自己,因緣果,我們搭配哪個份上,對話在所難免,執著於高僧的相和著佛相沒有什麼區別。

禪宗不主張立文字,也害怕入文字相。自己就是高僧,只不過我們對自己視而不見,不修行自己而已。就這麼簡單。

遇見最好的自己,遇到強大的人,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把自己變強大,因為磁場也好,緣分也好,越強大遇到的緣分就越深,不信可以試一試,自己能力大小,吸金能力的大小,一定和女友的顏值成正比。

吸金能力越強,女友的顏值越高,不信問思聰、問老梁,問樊登、問道!

我們距離智慧的距離一步之遙,我們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別人的道上面,兔子頭上找角,哪裡都不對,因為做自己求道,求自己的魔,求自己的道,別人的道再好也是別人的。

像智玄大師一樣的高僧,有很多,古今中外,數不勝數。即便是現在,延參法師、釋門首座、等等,高人之所以高,是修行的境界高,和人距離遠,真要去偏僻一點的寺廟,真能遇到高人。

記得有的寺廟根本不要功德錢、香火錢,也不會強制買香買燭,山東有座寺廟,自己種菜、自己種麥,吃喝用度都自給自足,因為日常管理不需要什麼錢,所以運營方式和大家觀念中的寺廟還不一樣。

男人單身久了會降低標準,女人單身久了會提高標準。

通俗意義上來講,人喜歡借高枝炫耀自己,同樣成為高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和高人在一起,狐假虎威,假傳聖旨。大部分人抗拒不了這種心理、慾望、現實和依賴。

什麼是高人,什麼是神話,我們不止一次的尋找,最後一無所有,就像成吉思汗問丘處機,有沒有長生不老之術,丘處機告訴大汗,沒有長生不老藥,只有養生之法。

大多數人想著去終南山修道,崑崙山朝聖,泰山封禪,甚至是其他鐘靈毓秀的場中修行,未必,紅塵天幕,天幕紅塵。

王德峰講,沒有談過戀愛的人不知道孤獨,因為知道的是寂寞和孤單,想要更深層次的理解孤獨,去嘗試入紅塵,在紅塵中修煉,在修煉中進步。

高僧也是人,高僧也有朋友,也有自己在乎的人,就像莊子再逍遙也有好友惠施,蘇軾再煙雨任平生,也有老和尚故交,馬克思再窮,俄格斯每月都會接濟他。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一兩個知己,也有相互參照的人,對於丁元英來說,有好友韓楚風,亦師亦友,有紅顏知己芮小丹,有圈子和人脈,珍妮和鄭建時,還有陌生人社交的智玄大師。

修行未必在深山,紅塵亦是大道場,高僧大德,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站在樓上的人在看風景,看風景的人看我,明月裝飾了別人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大師在流浪,高手在民間,類似智玄大師一樣的存在,不是沒有,而是很多,為什麼我們看不見、遇不到、因為我們沒有平等對話的自信和實力。

丁元英拜訪智玄大師,那麼拜訪智玄大師就有門檻,丁元英拿著錢去敲門,因為佛是金佛,道是貧道,本著伸手不大笑臉人,先禮後兵的原則,確實沒有踩到門檻。

儒釋道文化也是一樣,踩到門檻,入門,出門,丁元英說自己和佛的緣分到門檻就盡了,不進不出,智玄說,進則淨土,退則凡塵,雖一步之遙,但難如登天。

其實談經論道也講緣分,講修行,智玄大師也不是閒著沒事幹,隨便找個人胡諞傳,事實上,丁元英的那封,《寫給智玄大師的一封信》拋磚引玉,才讓智玄大師,覺得有意思,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一個有趣的靈魂,一個修行和覺悟智慧的人。

可想而知,同類項可以合併,不是同類項如何合併。智玄大師和丁元英對於佛法理解有一個相互印照的關係。就像泓仁、神秀和慧能以及慧明之間的故事。

心是菩提樹,常常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菩提本無物,靈境本無臺,何處染塵埃。

世俗、塵世,是一個灰濛濛的世界,人的心,心本自淨,心本清淨,性命雙修,心性一體,明心見性,本自清淨。

那麼不管智玄段位多高,丁元英如何修行,就談經論道而言,不分伯仲,就修行方式求同存異,沒有什麼大不了。

丁元英也不是為了謗佛而謗佛,丁元英也學習佛,但是他不著相,他修心養性,丁元英不說一個不字,僅在相同立場下對話,不管丁元英其五臺山給誰求心安,去幹什麼!說明一個問題,丁元英殺富濟貧中的一個缺,他曾說品行、品性,不能修修補補,只能從爛處慢慢消亡。

芮小丹送給丁元英一個刻有法字的吊墜,那麼這個法就是很好的意象,有象徵意義,每個人都活在規則的世界裡,但是又不能反抗規則,只能遵循、順勢而為,所以,丁元英對於芮小丹的行為無能為力。

芮小丹始終要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一念之間,我們能夠感受到高僧在何處,何處在,何處不在,一念生、一念滅,念念深,念念滅!

TAG: 丁元英智玄修行大師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