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印尼沉沒潛艇打撈為何是個棘手問題

由 微觀兩岸 發表于 歷史2021-04-29

印尼南迦拉號潛艇下落已經查明,但沉艇事件遠未塵埃落定。事故調查尚需時日,能不能把這個龐然大物從850米深的海底打撈起來,更是個棘手難題。此次事故表明,一個國家的武裝體系和軍事實力,需有綜合國力支撐。

從“尋找潛艇”到“潛艇沉沒”

貝爾達最後一次與丈夫聯絡的時間定格在4月21日。下海前,39歲的貢圖爾·阿里·普拉塞蒂奧給她打了個影片電話:“馬上就要出發了,為我祈禱吧。”隨後,貢圖爾所在的南迦拉號潛艇消失在巴厘島以北的深海里。潛艇上一共有53名乘員,包括印尼潛艇部隊指揮官哈里·塞蒂亞萬和國防部長的侄子。

據《印尼媒體報》報道,南迦拉號當天出海,是為了進行魚雷訓練。下水不久潛艇就失聯了——當它沒有按照既定程式“報平安”時,這就是出事的訊號。印尼海軍馬上啟動“尋找潛艇”程式,隨後調整為“潛艇

失蹤

”。

印尼向多國求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6個國家派出救援隊,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潛艇的蛛絲馬跡。在離巴厘島北岸約100公里處,

發現

了浮在海面的柴油,這正是南迦拉號的燃料型別。往水下搜尋,發現了一個磁性物體。這意味著南迦拉號很可能不再完整。4月25日,探測裝置在85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斷裂成三段的南迦拉號。軍方把潛艇狀態由“失蹤”改為“沉沒”。

分析認為,南迦拉號在下潛過程中可能發生了電源故障,導致緊急逃生裝置無法啟動。潛艇在水下會遇到各種不可控的環境因素如“海水斷崖”,導致浮力急劇變化。船員們或曾試圖自救,但因下沉速度太快未能脫困,最終與潛艇一起被巨大的水壓禁錮在海底。

打撈潛艇比大海撈針更難

南迦拉號是印尼第一艘沉沒的潛艇,但並非全球唯一。歷史上,失蹤或沉沒的潛艇難以統計,對它們的打撈或調查往往經年累月。

長尾鯊號核潛艇是美國死亡人數最多的潛艇,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1963年4月,長尾鯊號在距馬薩諸塞州科德角約350公里的大西洋海域試航時沉沒,129名船員長眠於2560米深的海底。

1968年在潛艇史上是個不祥的年份。那一年,載有52人的法國密涅瓦號潛艇在返回土倫港的途中失蹤。直到51年後,探測船才在水下2300多米處發現了裂成三段的密涅瓦號。同年,以色列達喀爾號、蘇聯K129號和美國天蠍號也相繼失蹤。

自從潛艇誕生以來,救援一直是困擾所有國家的難題,即便是軍事大國。2000年,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在巴倫支海進行軍事演習時發生

爆炸

,衝擊波引發了海底地震。潛艇內多數人當場死亡,少數倖存者繼續活了幾天,直到氧氣耗光。俄羅斯多次試圖營救,但因天氣惡劣,救援最終宣告失敗,118名船員全部遇難。

對潛艇的搜救為什麼如此艱難?

救援潛艇本身就是個悖論:當它平安時,人們希望它永不被發現;當它失事時,人們又希望越快發現它越好。潛艇是一種行蹤隱秘的軍事武器,其發明初衷就是為了不被察覺。波濤洶湧的海面掩蓋了潛艇的動靜,也遮蔽了電磁波,就是聲納也只能在近距離內才能發現潛艇。潛艇有預定的路線和程式,一旦潛入水下就如“人間蒸發”一般,判斷它是否失聯的第一憑據,只能是有沒有收到例行報告。

氧氣是決定船員在失事後能存活多久的關鍵因素。核潛艇可以靠電解水製造氧氣,但南迦拉號是柴油潛艇,潛行一段時間後需要上浮到海面,用通氣管換氣。艇內裝有壓縮氧氣裝置,但壓力太高會導致安全風險。像南迦拉號這樣的小型潛艇,攜帶的氧氣“只夠用72個小時”;而事發後,救援艦趕到沉沒地點往往需要幾天時間。

對救援而言,最大的難題是水深。南迦拉號的下潛極限是200米,而它所在位置的水壓是其承受極限的4倍。就算沒有發生內爆或依然完好,救援艇也難以靠近,因為救援艇的下潛極限是600米,繼續下潛將失去作業能力。在深不可測的海洋裡,陸地上最先進的科技也力有不逮。

軍事實力須有綜合國力支撐

事故引發了各界對印尼政府的批評和質疑。首先,潛艇準載32人,但事發時艇內有53人,嚴重“

超載

”。其次,南迦拉號是德國上世紀70年代末生產的209型柴油潛艇,已服役了40年,最後一次維修和改裝還是在2012年。外界認為,南迦拉號可能被當作教練船,用於培訓新手。

不具名軍事分析人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對“千島之國”印尼而言,潛艇是戰略級武器,能起到以小搏大的作用。面對其他東南亞國家不斷增強的海上軍事實力,印尼近年來也積極推進海軍現代化建設,但其製造能力與軍事雄心並不匹配。冷戰期間,印尼潛艇全由蘇聯援助。這些潛艇退役後,印尼先後購買了兩艘德國潛艇和3艘韓國潛艇,其中的兩艘現已超過“退休年齡”,在韓國進行大修後仍繼續服役。

這位分析人士還指出,此次事故說明,印尼的國家實力尚不足以支撐武裝力量的完善體系,以至於潛艇出事後也不得不向他國搬救兵。他認為,對中小國家而言,缺乏對複雜技術裝備的全面保障能力,應屬“硬傷”,由此引發的事故也屢見不鮮。

南迦拉號的沉沒,與阿根廷聖胡安號潛艇的沉沒頗為相似。2017年11月,聖胡安號在距阿根廷海岸430公里處失蹤。11個國家出動了大批人馬,把距海岸900公里以內的海域找了個遍,遍尋無著,只得終止救援行動,把搜尋任務委託給搜尋過MH370的“海洋無限”公司。一年後,“海洋無限”才在水下900米深處找到聖胡安號。讓人把這兩艘潛艇聯絡起來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們都是德國生產的209型潛艇,事發時都“年事已高”。

即便發現了沉艇,打撈也是個艱鉅挑戰。聖胡安號潛艇被找到後,時任阿根廷國防部長阿瓜德表示,試圖打撈該潛艇是“不明智的”。首先,打撈需要花費40億美元,這讓並不富裕的阿根廷難以承受。其次是技術障礙,“我們沒有把潛艇從這麼深的海底打撈上來的裝置”。作為阿根廷當時唯一的潛艇,聖胡安號和44名遇難者至今還躺在海底。(胡文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TAG: 潛艇南迦拉號印尼沉沒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