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ICE:房顫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的“新式武器”

由 哈特瑞姆心律之聲 發表于 健康2021-05-19

導管射頻消融術是治療房顫的重要手段之一,術中依靠X線透視和三維電解剖標測系統對導管進行定位、構建心臟模型、確認消融靶點等,已經是成熟的技術。但上述方法無法完全清晰、實時地提供心臟內部解剖結構,而可能造成心臟壓塞和肺靜脈狹窄等圍術期併發症。同時,X線透視給患者和術者帶來一定的輻射傷害,尤其對於孕婦和青少年影響較大。那麼有沒有方法可以幫助應對上述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簡要介紹一下房顫射頻消融中的“新式武器”——ICE。

什麼是ICE?

ICE(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即心腔內超聲技術。

與傳統體外超聲診斷技術不同,心腔內超聲技術將一根圓珠筆芯粗細的超聲導管,透過外周血管置於心腔內,利用位於導管頭端的超聲探頭,近距離、實時精準獲取心臟解剖結構,並可以同步顯示心臟血流動力學,實時動態評估區域性心肌和整體心臟功能。

近年來,在

心臟介入治療和電生理檢查

中,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心腔內超聲就像醫生安在心臟內的一雙眼睛,醫生可以透過超聲影象“直視”心臟結構,並結合三維解剖標測系統構建出心臟模型,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完成心臟手術。

術中透過ICE構建的心臟模型,真實再現心臟結構

ICE是怎麼“進去”的?

ICE有兩種檢查途徑,分別為右心途徑和左心途徑。前者指超聲導管透過

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系統

進入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進行觀察;後者指超聲導管透過股動脈置於左心室進行檢查。目前新型相控陣超聲導管頻率可調,置於右心室可觀察整個心臟結構,

故一般採用經右心途徑置入導管。

ICE在房顫射頻消融手術中的應用

ICE具有操作靈活、精準安全、無需全身麻醉、無食管損傷和顯著減少X線暴露時間等優點,

在房顫消融手術中主要應用於探查心腔內血栓、引導房間隔穿刺、精準定位消融導管及監測術中併發症等方面

,大大優化了手術流程、提高了手術安全性。

心腔內超聲直視下房間隔穿刺

ICE的侷限性

ICE作為新的技術,尚有許多不完善之處:

(1)導管直徑較大,增加了血管方面的併發症;

(2)不能顯示多平面、廣視野的影象,據研究表明ICE不能放大距探頭3cm之內的物體影象,不能定位距探頭5mm內的取樣容積,因此近場多普勒成像受限;

(3)導管費用較高。

ICE適宜人群

ICE引導下的射頻消融術,為無法使用或耐受經食道超聲(如患有食管疾病)以及有嚴重畸形或心臟轉位的房顫患者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讓更多的房顫患者遠離卒中危害,提高了生活質量。另外,傳統的射頻消融技術,醫生需要利用X線和三維標測系統等技術進行“定位”,

使用ICE技術極大地減少了X線的用量,甚至可以實現零射線,對患者、對醫生而言都更加安全、綠色

,為孕婦和兒童患者提供了福音,未來會成為綠色電生理的發展趨勢之一。

ICE:房顫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的“新式武器”

文章來源|安貞醫院心內科吳永全醫生

本文作者|辛雨 吳永全

不想錯過

心臟之聲

的推送?

戳文章頂部藍字“哈特瑞姆心臟之聲”關注我們

TAG: Ice心臟超聲導管房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