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吳三桂本真的想降清嗎?忠臣與降將有時由不得你

由 小宜新愛娛樂 發表于 遊戲2021-04-22

吳三桂拒絕李自成的招降後,便立刻向關外的清朝求援,下面是《清世祖實錄》記載的吳三桂給多爾袞寫的求援信:

三桂初蒙先帝拔擢,以蛟負之身,荷遼東總兵重任……。今賊首僭稱尊號,虜掠婦女財帛,罪惡已極……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庭,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吳三桂的信中寫的很明白,那就是清朝出兵相助的報酬是: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也就是割地給清朝。

而且割地搬救兵這事歷史上有很多次,石敬瑭為了得到契丹的支援,割了燕雲十六州;唐朝在安史之亂時借回鶻兵平亂,地倒是沒割,但是許的承諾是:城破之日,土地歸唐,人、牲畜、財昂盡歸回鶻。所以就有了收復洛陽後,回鶻兵縱兵搶掠之事。

那麼多爾袞是怎麼想的呢?他在給吳三桂的回信中直接提出:

今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

這是想讓吳三桂直接剃髮投降的意思。

接著吳三桂回覆了多爾袞的信:

接王來書,知大軍已主寧遠,弔民伐暴,扶弱去強,義聲震天地。王把以相助,實為我先帝,而三桂之感戴尤其大也。三桂承王,即發精銳于山海以西諸要地,誘賊速來。今三桂已悉簡精銳,以圖相機剿滅。懇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賦可擒。

大明平西伯吳三桂頓首 甲申年四月。

吳三桂沒有回答多爾袞的問題,可以說在剃髮投降這事上,吳三桂沒有鬆口,後來的局勢愈發緊張,多爾袞也擔心山海關被李自成搶先得去,便沒有再糾結吳三桂投不投降,火速的發兵入了關,接著就有了山海關一片石大戰。

在吳三桂與李自成交戰過程中,多爾袞還在一旁按兵不動,直到吳三桂親自來求援,雙方又開始討論降與不降的問題,但是在這個緊急關頭,吳三桂依然堅守了底線,《清世祖實錄》記載:

(吳三桂)曰:勿傷百姓,勿犯陵寢,訪東宮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黃河為界,通南北好。”清帥許之,攥刀為誓,而以兵若干,助桂擊賊。

直到這時可以說吳三桂還沒有投降之意,而且明說了,就是以黃河之北的土地作為酬謝。那麼既然吳三桂在借兵時沒有投降之意,為何後來的過程卻往反方向來了?

答案就一個字:快。形勢變化的太快了,吳三桂沒想到李自成的大軍這麼不禁打,也沒想到多爾袞的行動太迅速了,山海關大戰是在四月二十一,五月初二,清軍就入了京師,六月,多爾袞就派人接順治準備入關,十月,順治皇帝就坐在了紫禁城的龍椅上了。

從四月到十月,不到半年的時間,清軍在還僅僅控制小部分北方地區的情況下,可以說戰爭局勢還非常緊張,多爾袞就果斷迅速的遷都,直接將順治接入關內,擺出一副已經問鼎中原、君臨天下的氣勢,這種政治眼光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當吳三桂一路向西追剿李自成時,猛回頭才發現,北京城早已換了旗幟。當多爾袞在十月以順治的名義封吳三桂平西王,並昭告天下時,吳三桂心裡是怎樣想的不得而知,總之,到這時,他確實已經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後來,吳三桂為大清真的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與南明的交戰中,對待昔日的戰友,是毫不留情,連永曆帝都被他無情的用弓弦勒死。真的是在賣力的為新主表忠心。

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後,吳三桂在反清時,直接指責多爾袞(此時多爾袞已死):逆天背盟,乘我內虛,雄踞燕都。指的就是多爾袞違背了山海關的承諾,從裂土以酬,發展成了“受封”為平西王的過程。你可能會說,吳三桂若不想降清,他隨時可率軍回頭反擊清朝,為何他卻接受了受封?

如果你這麼問,那一定不懂明末的官場,如果吳三桂真的率軍來到南明,與南明朝廷一起抗清,那他肯定會陷入黨爭,進而被言官彈劾。不錯,當時的南明小朝廷的確是贊成吳三桂借清兵剿賊這一方案的,並且也派人北上給吳三桂嘉獎。

但凡事都不絕對,如果清軍真的止於黃河以北到好,如果清軍不斷南下(事實肯定會這樣),就明朝朝廷那個官場氣氛,言官御史肯定會責難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進而給他扣個間諜的帽子下獄,我絕不是胡亂分析,熟悉明朝官場的朋友就知道,我分析的肯定有道理。明朝末年那些有名的將領,哪個得善終了,隨便舉幾個例子,熊廷弼、袁崇煥、孫傳庭……

這個道理我能看懂,身在局中與明朝言官御史打交道多年的吳三桂會不懂?肯定懂,他想做忠臣,但卻成了降將,也許,真的是身不由己吧。但不管怎樣,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最後降清,這個歷史責任他是逃不掉的。

TAG: 吳三桂多爾袞南明順治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