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蕞之戰-最後的合縱,此戰之後始皇帝開啟一統天下模式!

由 高中時候的小妹 發表于 遊戲2021-04-19

春秋之後既然被稱之為“戰國”,自然是“戰”字當頭,大國圖強,小國圖存,各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混戰。“合縱連橫”就是在這樣錯綜複雜的背景下由戰國縱橫家們應時提出的外交軍事策略。“縱者,合眾弱以攻一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縱成必霸”,“橫成必王”。戰國中後期,諸國之間的戰爭基本圍繞著這種策略而展開。

自公元前318年第一次合縱攻秦開始,東方諸國共發動了五次合縱攻秦之戰。然而令人尷尬的是由於東方諸國各自心懷鬼胎,結果這些合縱之戰不但沒能嚴重

削弱

秦國的實力,也未能遏制其擴張勢頭,反而是六國自身的實力越來越弱,最後終於連合縱都難以實施了。下面小編介紹的蕞之戰,是合縱的最後悲鳴,此戰之後再無合縱。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即位,呂不韋為相父,繼續採取遠交近攻的方針,持續進攻韓、趙、魏三國,佔領大片土地,向東已與齊國相連,形成了對韓、趙、魏三國的側翼包圍之勢。魏王驚恐,深感單憑魏國難以抵擋秦軍虎狼之師,於是遣使入趙國,與其結盟,並提出再次合縱抗秦的建議。此時其餘諸國也都被秦國的攻勢給嚇住了,在春申君和龐暖的斡旋下,一拍即合,紛紛響應。當然齊國除外,這個國家一向眼皮子比較淺,仗著自己離秦國比較遠,而且秦國也總是拉攏齊國,因此合縱攻秦一向是不太愛參加的。齊國的理想是韓、趙、魏、楚去打秦國,自己去幹燕國,然後秦楚兩敗俱傷,自己吞併燕國,想的可是真美!

公元前241年,趙、韓、魏、楚、燕五國終於再次組成聯軍,共推趙將龐煖為帥。龐煖是誰呢?這是個老爺子,有人稱之為戰國最後的縱橫家。至於率兵打仗,實戰經驗不多,這老爺子在合縱抗秦之前剛打過一次仗,也是此前唯一的一次。前242年燕王聽取了劇辛的建議,認為龐煖是易與之輩,於是進攻趙國想撈一把,結果龐煖一仗把燕國給打殘了,也把自己給送到了合縱聯軍統帥的位置上(據傳龐煖還滅了蒙驁,這是後話)。

龐煖認為以前合縱攻秦的時候總是在函谷關受阻,不如繞道

蒲阪

,南渡黃河,迂迴至函谷關後,出其不意的給秦國來一下子。這老爺子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如果聯軍齊心的話,迂迴突襲還真夠秦國喝一壺的。於是合縱聯軍按照龐煖的策略,分路出

蒲阪

,由於進軍之地多是秦國新佔之地,民心不穩,兵力也分散,因此合縱軍進展非常順暢,直接推進到了距秦都咸陽僅七、八十里的蕞,與秦相呂不韋率領的秦軍相遇,決戰一觸即發。

不得不說,秦國打合縱軍還真是打出經驗來了,都不用多想,一下就抓住了要害。那就是合縱各國都是心懷鬼胎的,為了各自的利益勉強走到一起來,就像鬆散的絲線,從未擰成一股繩,很容易被各個擊破。這個問題從第一次合縱之戰起就存在,從未被克服。所以合縱攻秦也就出現了個奇特的現象,戰事順利時,聯軍還能奮勇向前,但只要一次戰敗,便開始各自保全實力撤軍,從來不能整軍再戰。這個現象連名滿天下的信陵君也無可奈何,何況老頭子龐煖了。

既然秦軍擊破聯軍的策略都是套路,那麼剩下的就是選哪個軟柿子了。呂不韋分析了聯軍情況,認為:楚軍遠來,軍士疲憊,戰鬥力不強,而且楚為大國,影響較大,如楚軍戰敗,那麼聯軍肯定作鳥獸散。於是他決定派精銳夜襲楚營。楚軍也比較光棍,得知這一情況,自己就先跑了。於是聯軍軍心動搖,儘管龐煖足智多謀,擅長縱橫之術,但是聯軍仍然像秦軍所認定的那樣鳥獸散了。秦軍大舉攻魏,攻佔朝歌,然後掉頭南下攻楚,楚國舉國震驚,把國都都遷了。

最後一次合縱攻秦就這樣波瀾不驚的失敗了,毫無意外之處。不久,秦王政親政,加快了各個擊破的步伐,東方諸國再也沒有機會合縱抗秦,蕞之戰成了合縱的絕響。縱觀這幾次合縱之戰,如果東方諸國不只顧本國利益,滅亡秦國也不是不可能,然而正如秦惠文王對合縱的看法:“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之不能俱止於棲之明矣。”要想使各國齊心協力,這本就是一個笑話。

TAG: 合縱龐煖秦國聯軍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