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司馬遷在史記中故意留下兩處破綻 是在替韓信洗清千年冤屈嗎!

由 想瘦又想吃 發表于 遊戲2021-04-17

文/笑笑生

粗讀《史記》中的《淮陰侯列傳》,韓信“伐其功,矜其能”的形象躍然紙上,很容易認為韓信是咎由自取,認為韓信謀反是證據確鑿的鐵案,甚至會不由自主地讚歎呂后這個政治女強人的果敢。

但,如果逐字逐句地精讀《淮陰侯列傳》,卻能發現其中至少兩處相當明顯的破綻。

在這種情況下,總有一個疑問揮之不去:韓信因謀反被殺,真是一樁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鐵案嗎?

先說《淮陰侯列傳》中的兩處非常明顯的破綻,至於韓信因謀反被殺究竟是不是鐵案,留給大家自己去思考。

第一處破綻是,被貶為淮陰侯後,韓信與即將赴任鉅鹿的陳豨密謀反叛,因為內容非常重要,司馬遷在這一部分著墨較多,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三個層次來解讀。

第一個層次是見面,原文是這樣的:陳豨拜為鉅鹿守,辭於淮陰侯。

第二層次是密謀,原文是這樣的: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嘆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

豨曰:“唯將軍令之。”

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倖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

第三層次是達成,韓信向陳豨發出了要約,陳豨則向韓信做出了承諾,原文是這樣的: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

如此重要的內容,偏偏蘊藏著非常明顯的破綻,體現在第二層次的十五個字中,“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

細究之下不難發現,韓信和陳豨密謀謀反,以及達成統一意見,發生在“闢左右”的情況下。

也就是說,韓信和陳豨密謀造反的事,除天知地知外,就剩下韓信和陳豨二人知道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天知地知,韓信和陳豨二人知的事情,它是怎麼流傳出來的?是韓信和陳豨酒後嘴鬆,拿這種誅九族的事當吹牛的資本,然後才洩露於世的嗎?顯然,這樣的解釋非常的不符合常理和邏輯。

是啊,這件事究竟是怎麼流傳出來的?這件事解決不清,很容易讓人再生一問,“韓信和陳豨之前的這件事,真的發生過嗎?”

接下來,咱們再說說《淮陰侯列傳》中的第二處破綻。

韓信被擒於長樂鍾室後,臨死之前說了一句話,“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翻譯成白話就是,“我真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建議,致使現在中了女人的圈套,天意啊!”

蒯通是何人?蒯通是齊國的一個辨士,項羽和劉邦打的難解難分之時,蒯通建議韓信扯起自己的大旗,與劉邦和項羽三分天下。

韓信最終被拒絕了蒯通的建議,眼看說服不成功,蒯通“已詳狂為巫”,開始裝瘋賣傻。

韓信馬上就要被殺了,為什麼臨死前要“賣”掉曾勸他自立為王的蒯通?這分明就是韓信要拉蒯通做墊背的做派啊。

難道韓信與蒯通有深仇大恨嗎?韓信淪落到如此結局,難道是蒯通害的嗎?如若不是的話,韓信有什麼必要在臨死前,爭分奪秒地把蒯通也拉進火坑呢?

蒯通和韓信絕沒有深仇大恨。相反,如果韓信採納了蒯通的建議,結局好壞無法預測,但定不會淪落到“為兒女所詐”的結局。

那韓信為什麼要供出蒯通?難道韓信的腦子被呂后嚇壞了,最後才口吐真言?

況且,如果韓信謀反在先的話,此時的他應該說,“恨大業未成,今為兒女所詐”。

他不但沒說什麼豪言壯語,反而要把蒯通供出來,這顯然是非常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作為一個曠古絕今的史學家,司馬遷難道看不出如此明顯的破綻嗎?如果看出來的話,為什麼把這麼明顯的破綻寫進史書呢?我覺得,只有一個解釋,這是司馬遷有意為之!

在這種明顯的破綻之下,隱藏著司馬遷怎樣的用心良苦?他在向我們隱晦地傳達什麼資訊?難道韓信真的揹負著千年冤屈?

所有的真相,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一連串的考問,會有千百種解釋,但哪種解釋更接近真相?歡迎讀者朋友大開腦洞,在評論區各抒己見。

說不準,你的意見,正是千古謎團的真正答案。

(參考史料:史記)

TAG: 韓信蒯通淮陰破綻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