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刀鞘在前,刀柄在後,為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要反著佩戴

由 小貓不在 發表于 遊戲2021-12-07

導語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五首·其二》

在王昌齡的《從軍行》之中,就描寫了一幅這樣的畫面,

在大唐盛世時期,國家的軍事力量十分強勁,而且戰士們也士氣高昂,面對外敵的進犯士兵們也報了“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為了自己的國家捨生忘死,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戰士,唐朝才能夠越發地強大和昌盛。

縱觀中華古代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朝代或是國家,想要在中華大地上站穩腳跟,就需要透過武力和戰爭來達到

。所以在古代社會中,經常都會爆發戰爭,無論是政權的交替還是文化的碰撞,戰爭在所難免。而想要取得最終的勝利,也需要出色的軍隊和士兵,所以在古代社會上,每一個朝代都十分重視軍事力量的培養,就像秦始皇能夠統一江山,就是因為有著驍勇善戰的軍隊和將領。並且每一個朝代,士兵們作戰的方式和風格都不盡相同,

在清朝時期,我們不難發現了這樣一個特點,就是清朝侍衛的刀都是反著佩戴的,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清朝,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偉大的康乾盛世,以及清朝時期歷代傑出的帝王將相,

而這些偉大的時代和傑出的帝王能夠被世人所銘記,也是因為他們出色的功績,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這些讓世人銘記的時代背後,也是有著強大軍隊的支援。當時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爆發,人們都想要推翻明朝的統治,而李自成就是最終成功的人。

推翻明朝之後,李自成也開始建立起政權,想要一統天下成為新一代的皇帝,但是李自成只在皇位上坐了幾天,就被滿族大軍所打敗,後來皇太極建立起清朝,開闢了歷史的新篇章,也讓中華歷史上留下了清朝的身影。

能夠去建立起清朝,也正是因為滿族軍隊的強大,

而且我們不難發現,在滿族軍隊之中,許多士兵的佩刀都是反戴著的,他們佩刀的刀柄都是朝後的,而刀鞘是朝向正前方的,這個習慣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中期。

而這種佩刀反戴的習慣,也是由滿族人所開創出來的,

這樣佩戴佩刀的好處就是在戰場上騎馬衝殺之時,能夠方便使用佩刀。

在騎兵衝鋒的時候,用這種方式佩戴佩刀,可以讓騎兵更方便地將佩刀拔出,所以在戰場之時滿族騎兵都能夠依靠爐火純青的刀術將敵人斬於馬下。而且這樣佩刀,也可以避免自己的戰馬被佩刀刮傷,起到了保護戰馬的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在清朝軍隊入關的時候,能夠取得如此多的勝利,用這樣的拔刀方式也能夠更快地打擊到敵人。後來皇太極建立起清朝,這種佩刀的方式也被一代代地沿用了下去。

後來就連皇宮之中的侍衛都是用這種佩刀的方式,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哪個朝代的步兵是反著佩刀的,如果步兵佩刀反戴就會讓敵人能夠輕而易舉地偷襲自己,而且還要沒有在馬背上,步兵抽刀就要繁瑣許多。

而且這種佩刀反戴的方式,總的來說只適用於騎兵,而對於步兵來說,這樣的方式顯得優秀笨拙,而且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抽刀,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清朝皇宮之中,還引發了過一起慘案,在這次慘案過後,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這種老祖宗傳下來的佩刀方式,並不是一直都適用的,所以也漸漸擯棄了這種佩刀的方式。

刀鞘在前,刀柄在後,為何清朝侍衛的佩刀都要反著佩戴

在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當時異教徒衝進了皇宮之中,想要來刺殺皇帝,這個時候侍衛們都聚集在一起,但是因為當時的侍衛都是沿用著佩刀反戴的方式,所以在拔刀的時候,就比敵人慢了許多,這樣一來還沒等侍衛們將佩刀拔出,敵人已經能夠用刀砍到自己了,所以在這場戰鬥中,皇宮之中損失慘重。

這件事情之後,嘉慶皇帝也意識到了佩刀反戴並不適合侍衛,所以就放棄了這種佩刀的方式,但是清朝的騎兵還一直沿用著這種方式。這件事情也算得上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因為沒有造成過大的影響,人們也發現了這種方式的短處,及時地糾正了過來,否則還會釀下大禍。結語

中華歷史文化能夠一直流傳至今,也是因為有著許許多多的英雄,他們為自己的國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讓中華文化得到了良好的發展,這些前人的智慧結晶,一直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的,歷朝歷代能夠發展下去,都需要借鑑先輩的經驗,也要汲取前世的教訓,正所謂前車之鑑後車之師,想要讓社會更快速地發展,歷史留給我們的經驗不可或缺。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保護好中華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瑰寶是屬於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財富,我們也要儘自己所能,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參考文獻:

《論詩五首·其二》

《從軍行》

TAG: 佩刀清朝反戴方式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