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為何古代謀士在出點子的時候,總喜歡說:我有上中下三策

由 長久傳媒瓊美 發表于 遊戲2021-12-06

大家不論是在看電視劇還是看小說的時候,那些謀士總喜歡給自己的主公提建議的時候,說我有上中下三策。那麼為什麼這些謀士總喜歡這麼搞?

首先第一點,謀士是參謀,是提供建議供領導參考,如果就一條建議,領導沒得選,那麼地位就互換了,謀士成了決策者,領導變成了一個執行的傀儡,領導自然會很不爽,難道你想篡位嗎?

至於謀士提到三條策略或者是4條策略,甚至是5條策略,那就是角色定位的問題了,謀士要想多提解決方案。但是提多了也沒用,最終用哪個,這是領導的事情。但是謀士有時候也會多提,一些謀士為了顯得自己水平高,考慮問題全面。所以提一大堆策略,但是最好的策略自然是好的,但是對領導的要求要高。比如說一個公司,他當然希望引進全球的一流人才,淘汰那些人浮於事的混子,精兵簡政,提高效率,防範經營風險,提拔青年才俊,這都是好的,但是都能實施嗎?恐怕還沒有實施,領導就先下臺了。

好點子沒有執行力支撐,還不如不說,比如說在南北朝的時候。當時劉裕帶領著軍隊打南燕國,一步一步推進,南燕的君臣也意識到這是過來滅國的,所以趕緊商量對策,當時就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車是要主動出擊,派騎兵騎兵繞到他們的後路,斷他們的糧道,等到敵人軍心大亂的時候一舉破敵。

中策是固守,堅壁清野,這個時候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把敵人的物資補給全部焚燬。最後一條策略就是讓他們進來,把他們的軍隊全部放進來。全線撤退,集中所有的兵力和他決戰。

而上中下三條策略,皇帝選了最下策,理由也很充分,上策很好,但是我們的騎兵無論是阻擊還是打擊後方,時間上都不夠。而中間這條策略也不錯,但是堅壁清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破壞性太強,國家有正規軍,沒人願意打游擊戰,老百姓都是自己的人,都要活命。

當時的慕容超不這麼覺得,他覺得,我們這邊有騎兵,對面都是步兵,我們騎兵打步兵真的是小意思。但是很可惜他遇到了劉裕,他的那些兵都是身經百戰的北府軍。

所以說出點子容易,決策才是真的難。這就是為什麼老闆難做了。

TAG: 謀士策略領導騎兵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