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為何統一德國的是普魯士,不是奧地利?

由 十里寒塘路 發表于 遊戲2021-06-24

1871年,普魯士擊敗法國並在凡爾賽宮鏡廳宣佈成立德意志帝國,至此德國才以統一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而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回顧德國走向統一的歷程,很多人會對普魯士依仗武力強行揉合各邦的做法大加讚賞,但卻少有人會了解到本來有三套德國統一方案。這三套方案的主導者分別是德意志聯邦、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而奧地利之所以在後來的競爭中出局,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德意志人對建立一個純粹日耳曼國家理念的選擇。

在德意志聯邦走上歷史舞臺之前,出現在中歐這片土地上的是同樣鬆散如沙的神聖羅馬帝國,而為其劃上句號的人正是將歐洲攪得天翻地覆的法國皇帝拿破崙。隨著數次反法同盟的瓦解,拿破崙的兵鋒直指柏林和維也納,在這種情況下德意志大部分邦國開始加入法國主導下的“萊茵聯邦”。從起源上說,“萊茵聯邦”純粹就是拿破崙人為製造出的政治實體,其成員基本為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分散小邦。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兼任“萊茵聯邦”的元首,而後者則必須在戰時為法國提供一支數量可觀的部隊協同作戰。

起初“萊茵聯邦”的參與者只有十六個,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德意志邦國加入,留在神聖羅馬帝國框架內的成員屈指可數,到最後甚至只剩下普魯士、奧地利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邦。1806年,拿破崙宣佈不再承認神聖羅馬帝國,而已經被釜底抽薪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無奈地接受事實,於是作為查理大帝第54代後裔的弗蘭茨宣佈退位,帝國隨之不復存在。摘掉神聖羅馬帝國皇冠的弗蘭茨保留了奧地利帝國皇帝的頭銜,而此時的奧地利與普魯士、弗騰堡、漢諾威、巴伐利亞等並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只是德意志的一個成員。

拿破崙覆滅之後,德意志各邦重又組成“德意志聯邦”,但同樣一盤散沙,雖然奧地利曾試圖恢復在德意志聯邦內的領導權,不過卻遭到普魯士的強烈抵制。此前經過拿破崙戰爭的洗禮,歐洲各民族的國家意識已經開始覺醒,突出表現在德意志人對國家的認同上各成一派。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阿爾薩斯洛林的日耳曼人認為自己是法國人;生活在柏林的日耳曼人認為自己是普魯士人;瑞士和捷克的德語區居民認為自己是瑞士人或捷克人。儘管大家同文同種,但卻沒有人把自己看成是德國人,顯然再不實現統一,德國可能真就變成一個歷史名詞了。

1848年,德意志召開制憲會議,各邦代表齊聚法蘭克福共商建國大計,而圍繞德意志統一卻有三種截然不同的方案。

第一種是德意志聯邦提出的“大德意志方案”,規定新生的德國只包含原“萊茵聯邦”以及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德語區,所有的非德語領土統統扔掉不要。顯而易見,如果採用這種方案的話德國的領土範圍肯定比後來的大,但普魯士和奧地利卻要忍痛拋棄自己辛苦打下的非德語區。而且相較來說,奧地利的損失要比普魯士大得多,因為普魯士的民族成分遠比奧地利單一。

第二種是普魯士提出的“小德意志方案”,包含原“萊茵聯邦”和普魯士,直接把奧地利排除在外。

第三種則是奧地利提出的“大奧地利方案”,包含原“萊茵聯邦”、整個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王國。

儘管從面積上看,“大奧地利方案”的疆域最為廣闊,但民族成分卻最為複雜,這對追求單一日耳曼國家的各邦代表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該方案最先被否決。不過外交歷來憑實力說話,德意志諸小邦在無力抗拒奧地利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將希望寄託在普魯士身上,於是“小德意志方案”成為歷史的唯一選擇。

此後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接連取勝,普魯士透過一系列王朝戰爭清除了德國統一的所有障礙,最終一個以“小德意志”為藍本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鐵與血中誕生。

TAG: 德意志普魯士奧地利聯邦萊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