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稻盛和夫-你想要面對現實聽真話,還是粉飾太平,自欺欺人?

由 頭等客快訊 發表于 遊戲2021-06-22

稻盛和夫曾經語重心長地對下面一個分公司的總經理說:批評下屬一定要以事實為根據,千萬不能根據推測,盲目下結論,使下屬蒙冤,自己也可能因此而受到傷害。

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因為犯了獎罰不明錯誤的領導人而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隨便拿出一個例子來看看-西周時的宋國,就是因為宋王的錯誤決策,導致這樣一個國破家亡的結果。

宋國是西周滅商後,由周公賜地封侯後成立的一個小國。地處中原腹地,並沒有什麼大山、大河等天然的關卡可以守衛國土。

宋國面積約有十萬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國經濟發達,宋國人善於經商,商業文化繁榮昌盛,首先表現於城市的發展。

當時,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濟水北岸的陶丘,獲水和泗水交匯處的彭城,都是極為繁榮的商業都會。

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它的國王一直過著苟且偷安,無所作為、靠著吃祖宗福廕過日子。

直到春秋末年,已經強大到見誰滅誰的齊國起兵攻打宋國時,宋王還沒有警覺。儘管也派人去了解齊國大軍進犯的情況,但是對打聽回來的訊息又將信將疑。

這一天,派出去打探訊息的探馬回報:“齊兵已經逼近,都城的百姓很恐慌。”

宋王身邊只懂阿諛奉承的大臣聽到探子的回報後,竟然對宋王說:“這個探子分明是危言聳聽、動搖人心。以宋國的強大和齊國的弱小而論,齊國哪裡敢真的進犯宋國呢?”

宋王聽到這樣說法,立即以欺君之罪殺了那個說真話的探馬。接著,宋王又再派出另外一個探馬去了解軍情。探馬回報跟第一個探馬的情況一樣,宋王憤怒之下又殺了這個探馬。

宋王就這樣,一口氣殺了3個探聽軍情的探馬,又繼續派出第4個探馬。這個探馬只是出城10多公里,已經遇到大軍壓境的齊軍,他馬上掉轉馬頭飛奔往回走。

在快到城門邊時碰到了他的哥哥,探子跟他的哥哥說了齊國軍隊的情況,又說道:“我受宋王的差遣出來偵查敵情,沒想到敵人已經來到眼皮底下了,我正要回去報告軍情。

但是,如果我按照之前幾個探馬那樣報告敵人已經逼近,國人人心惶惶的真話,恐怕又會落得前幾個人那樣下場。講真話會死,不講真話也會死,我太難了!”

探馬的哥哥聽他說完後,對他說:“你千萬不能說真話了,不說真話你還不會馬上死。齊軍到了,也不見得會發動屠城的惡果,我們還是有機會死裡逃生的。如果你對宋王說了真話,反而馬上就要先死。”

弟弟聽哥哥說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他馬上向宋王彙報,說:“我騎著馬出北門跑了很久,連個齊兵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回城的路上,看到各家各戶都安居樂業。”

宋王聽到後,心裡很高興,賞賜了這個探馬很多金錢。探馬領賞後第一時間收拾行李,一家人從另外一面城門逃到其它國家去了。

齊國軍隊很快就兵臨城下,城門外齊兵旌旗林立,殺聲震天。宋王才知道大勢已去,悔之莫及,倉惶之中只帶了幾個侍衛就匆忙逃跑了。

在這個時間裡,誰也沒有空閒去追究那個說謊的探馬和下落。

從宋王這個教訓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一個領導者,一定要深入實際蒐集第一手資料,以事實為根據,才可以對問題下結論,這是各行各業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宋王表面上是因為自己的偏聽偏信而誤了軍情,根源性問題還是因為思想上的苟且偷安的思想作祟,導致不敢面對現實,親手放棄了堵截齊國軍隊在邊境的機會,更加錯過了保衛都城的機會。

宋王的失意人生和決策失誤,值得我們借鑑……喜歡聽謊話的領導,其實也是助長了下屬主動說謊、或者是被迫說謊。您覺得呢?

TAG: 宋王探馬真話宋國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