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八王之亂時兩次使用騶虞幡卻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由 老曾的故事會 發表于 遊戲2021-06-15

史書記載,騶虞是古代神化的一種“仁獸”或者“義獸”,不殺生,只吃腐肉。就各類史書的記載來看,大機率是“老虎”,其次為“雪豹”,都不是什麼仁獸。

再者,晉朝之前描述的“騶虞”和明朝描述的“騶虞”可能不盡相同。明朝時期在史書中頻繁出現“騶虞”這種神獸,就當是的地理環境來看,最大可能是“老虎”,其次就是“雪豹”了。

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周王朱橚曾經獻給明成祖朱棣瑞獸“騶虞”,而“騶虞”得到的地方就在

周王朱橚

封地

開封

,如果這樣評估“騶虞”是一種什麼動物的話,最大可能就是“老虎”了。

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也曾經謹獻了兩隻“騶虞”。就當時來說,騶虞在南京周邊發現捕獲的,最大可能就是“老虎”,其次是“獵豹”。

而在《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如下:“

林氏國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虞,乘之日行千里。

《山海經》的記載是類虎的一種動物,就當時人的辨識來看,應該是貓科動物,最大可能就是“老虎”,其次是“雪豹”。

騶虞幡是誰的軍旗,是否任何時代都能消兵散將,阻止戰爭?

根據歷史記載,騶虞幡是天子的軍令旗幟,傳達皇帝的旨意,解散聚集的軍隊。騶虞幡雖然說是天子的軍令旗幟,在各個歷史朝代中並非都用。騶虞幡最鼎盛的時期應該是在西晉時期,其他王朝鮮有記載。

再者,騶虞幡雖然代表皇帝,但是容易偽造,也容易被人竊取,自然它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了。

一、西晉騶虞幡冰火兩重天之騶虞幡顯示皇權

騶虞幡作為皇帝的軍令旗,自然會彰顯皇帝的最高權威,如果皇帝的權威失去,就成了無用之物了。

永平元年

291年

(西晉八王之亂開始),

楚王司馬瑋

入朝為衛將軍,駐守在司馬門。汝南王司馬亮、太保衛瓘認為楚王司馬瑋暴虐,不適宜待在都城,建議讓他就藩離開都城。司馬亮和衛瓘並打算剪除楚王司馬瑋的朝中親信。

司馬瑋的親信先向皇后賈南風告了狀,賈南風趁機除去司馬亮和衛瓘的官職。司馬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偽造詔書,召集西晉都城的36軍,逮捕了司馬亮和衛瓘,並嬌詔殺了兩個人。

恰在此時,楚王司馬瑋正猶豫不決是否剪除皇后賈南風的政治勢力之時。太子少傅張華出了一計策,讓晉惠帝命令殿中將軍王宮攜帶

“騶虞幡”

(天子令旗),召集36軍各軍將領稱:“

遣殿中將軍王宮齎騶虞幡麾眾曰:楚王矯詔。眾皆釋杖而走

”楚王司馬瑋最後只剩下一個14歲的家奴跟在身邊,倉皇逃跑,最終被抓處死。

二、西晉騶虞幡再次使用無效,使用者被殺

同樣是使用“騶虞幡”,相隔11年之後再次使用,卻取得了相反的效果!

從西晉兩次使用“騶虞幡”的效果來看,並不是舉一舉“騶虞幡”就有效果的,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極端現象。

出現這種使用“騶虞幡”的極端現象是有以下幾個原因的:

第一,第一次賈南風使用“騶虞幡”時,晉惠帝在皇宮之中,皇帝的權威還在。楚王司馬瑋接連嬌詔,意圖除掉自己的所有政敵,而且36軍根本就不知道內情。因此“騶虞幡”加上宮中將領的解說,被騙的各軍就各回各家了。

第二,齊王司馬冏使用騶虞幡時,局面已經發生了變化。長沙王司馬乂已經挾持了皇帝,手下將領士兵都十分清楚局勢。齊王司馬冏妄圖混淆視聽,用“騶虞幡”聚散司馬乂的軍隊簡直是痴人說夢了。

第三,西晉八王之亂已經11個年頭了,皇權的威嚴早就喪失殆盡,誰手中有權有兵才是硬道理,不會因為出現天子的“騶虞幡”而產生動搖。

自從有了西晉八王之亂使用“騶虞幡”的現象,後世王朝基本是不大使用“騶虞幡”進行“傳旨”、“解兵”了。

騶虞幡的使用,是皇權的集中體現,弱化的皇權,使用什麼旗幟也沒有多大用處!

TAG: 司馬瑋楚王西晉使用賈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