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七十七歲的李善長不可能背叛朱元璋? 破解裡面真相, 你會改變看法

由 劉華林 發表于 遊戲2021-04-11

明太祖朱元璋驅逐蒙元,且開創出洪武盛世,可謂文治武功,稱雄一時。

清聖祖康熙帝遊明孝陵,不由心悅誠服,稱讚說:“洪武大帝乃英武偉烈之主,非尋常帝王可比。”

甚至,還親筆寫下“治隆唐宋”四個大字,命人立碑於陵墓的享殿正中,以昭後世。

朱元璋雖然功業如此顯赫,但其殺戮功臣之舉,卻深為世人所詬病。

清代史學家趙翼就憤然痛罵說:“獨至明祖,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取天下之人而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蓋雄猜好殺,本其天性。”

的確,大明開國34個功高爵顯的元勳宿將中,除了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等人因病亡故外,其餘絕大部分慘遭朱元璋毒手。

這些不幸慘死的功臣中,最讓人悵然嗟嘆的是“明朝蕭何”、“開國第一文臣”李善長。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之際,朱元璋授其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時封公者,徐達、常遇春子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及善長六人。而善長位第一,制詞比之蕭何,褒稱甚至。

但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曾經高居百官之首,竟然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一門七十餘人被殺。

特別要說明的是,該年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了。

有一個被稱為“最牛歷史老師”的人寫了一本非常搞的“歷史故事書”,裡面有這樣一個段落:“後來這馬皇后就說,你看一般的老百姓家裡啊,這家長都知道尊重老師,逢年過節還給送送禮什麼的,知道師恩深重。你說咱們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師殺死?朱元璋說你甭管,李善長謀反呢。馬皇后聽了直樂,說他七十多歲他謀什麼反,他七十七了還是七十幾了,他謀反能當幾年皇上?他這是不可能的事麼。朱元璋不聽,最後李善長一家七十多口,全部殺掉,開國的文臣都殺光了。”

必須指出,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馬氏薨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李善長“七十七了還是七十幾了”替李善長求情,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是,這裡提到的“他七十七了還是七十幾了,他謀反能當幾年皇上”,卻是頗能讓人思考的。

人們也很容易得出結論:七十七歲的老人,一隻腳都快要踏入棺材了,還造哪門子反?!誣陷,百分百的誣陷!

必須指出的是,“最牛歷史老師”提出的質疑並不新奇,解縉代郎中王國用起草的《虞部郎中王國用論韓國公冤事狀》還有提到:李善長人臣之分已到頂點,天下之富貴無以復加,要說他謀反還有可能,協助胡惟庸謀反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讓我們來看看李善長其人其事。

先把目光投回到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時,當時,朱元璋是這樣評價李善長的:“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宜進封大國。”

應該說,朱元璋這一評價是非常客觀的。

李善長雖然“少讀書”,但不過是個鄉野間的小知識分子,跟劉伯溫、宋濂這些參加元朝科考早早就獲得功名的人根本沒法比。而且,投奔朱元璋後,在攻取謀略之上一無所長,甚至還在龍鳳六年(1366年)劉伯溫向朱元璋進獻康茂才詐降誘敵之計時鬧過笑話。他所依仗的,是從龍時間早,對朱元璋“從一而終”,在朱元璋外出攻掠時,在後方兢兢業業地打理後勤事務。

所以,朱元璋才會有“無汗馬勞”、“事朕久”、“給軍食”、“功甚大”的說法。

朱元璋也因此把李善長列為文臣第一。

李善長外表寬厚溫和,內心卻極其狹隘、苛刻,其大權獨攬後,便以鄉土、宗族關係拉幫結派,形成以自己為核心的準西集團,並將準西集團的利益凌駕於王朝利益之上。

參議李飲冰、楊希聖因為分了李善長的一些權柄,李善長二話不說,立刻論將之罪奏黜。

同是安徽定遠人的胡惟庸起初只是一個寧國知具,賄賂了李善長三百兩黃金,立刻飛黃騰達,升太常少卿,成為了準西集團的重要人物。

七十七歲的李善長不可能背叛朱元璋? 破解裡面真相, 你會改變看法

胡惟庸也是非常有手腕的權奸人物,與李善長沆瀣一氣,大力排擠、打擊非準西籍大臣。

山西陽曲人楊憲有相才,胡、李兩人認為:“楊憲為相,我等準人不得為大官矣。”兩人合謀,竟將楊憲傾陷致死。

其餘劉伯溫等非準西籍大臣也紛紛被逐出了朝廷。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李善長生了一場大病,辭官歸居。朱元璋賜給他臨濠地若千頃,置守冢戶一百五十戶,給佃戶一千五百家,儀仗士二百家。

次年,李善長病癒,有濃重鄉土觀念的朱元璋命其督建中都宮殿。

七十七歲的李善長不可能背叛朱元璋? 破解裡面真相, 你會改變看法

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又命李善長督遷江南民十四萬人至鳳陽屯田,並擢其弟李存義為太僕寺丞,李存義子李伸、李佑為群牧所官。

在中都營建期間,淮西集團氣焰囂張,有人私自役使營建中都的將士為自己營建私宅,甚至營建第宅逾制。還發生了胡惟庸疑似毒死劉伯溫之舉。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由於有營建工匠用“厭鎮法”反對工役繁重,朱元璋詔罷中都役作。但為了答謝李善長鳳陽屯田和營建中都的功勞,於洪武九年(1376年)將臨安公主嫁給李善長之子李祺,拜其為駙馬都尉,兩家成為了親戚。

不過,李善長卻在兒子新婚過後做了一件很不厚道的事——臨安公主嫁後一個月,朱元璋生病有十幾天沒法視朝,李善長自己沒有前往問候,他的兒子李祺也沒有。

這就很不夠意思了。

朱元璋事後只削減李善長歲祿一千八百石,點到為止。

七十七歲的李善長不可能背叛朱元璋? 破解裡面真相, 你會改變看法

打了一棒,隨後又給一顆糖,命李善長與李文忠總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同議軍國大事,督建圜丘。

洪武十三年(1380年),震驚天下的“胡惟庸案”發生,與李善長過從甚密的胡惟庸被誅殺,受牽連而處死者甚多,朱元璋念及李善長年歲已暮(六十五歲),不相信他會牽涉其中,沒有追究,反而在該年御史臺缺中丞時,讓他理臺事。

洪武十八年(1385年),隨著“胡惟庸案”打擊面的擴大,胡黨名單上出現了李存義及李伸、李佑父子的名單,因為李善長的原因,朱元璋從輕發落,詔免其死罪,安置崇明。

朱元璋以為自己這麼做,對李善長那是仁至義盡了。

哪料李善長卻認為朱元璋“打狗不看主人面”,非常不滿,不肯向朱元璋致謝。

很可能從這開始,朱元璋對李善長有了看法。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經七十七歲的李善長想建造一座更加威武雄壯、豪華奢麗的府宅,向信國公湯和借了衛士三百人。

私自調動國家軍隊,往重裡說,那是株九族的大罪。

一生小心謹慎的湯和不敢隱瞞,將此事呈報了朱元璋。

朱元璋聽後,隱忍不發。

該年四月,京城有百姓因“胡惟庸案”受株連而被髮配到邊疆,其中有一個名叫丁斌的,是李善長的遠房親戚。

李善長不知好歹,多次向朱元璋請求赦免其丁斌等數十人。

朱元璋認為其中必有不可告人之隱情,親自審問丁斌。

這一審問,果然大有收穫。

原來,丁斌曾經在胡惟庸家當過差,一來二去,供出了李存義等人往時交結胡推庸之事。

朱元璋下令逮捕李存義父子,嚴加審訊,供詞又牽連到李善長,說胡惟庸幾次派人或親自勸說李善長助其謀反,李善長雖“驚不許,然頗動”,最後表示了“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七十七歲的李善長不可能背叛朱元璋? 破解裡面真相, 你會改變看法

至此,朱元璋忍無可忍,給李善長加上“知謀逆不舉發,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的罪名,將其妻女弟侄七十餘口全部殺掉,其子李祺徙置江南。李善長家產悉數抄設。

綜上所述,說李善長年紀太老,或者說李善長地位太高,所以不會背叛朱元璋,那是不對的。

原因明擺著,李善長年紀太老、地位太高,那隻能代表他自己,而他一開始就與胡惟庸走得太近,建立起一個淮西勳貴集團,一度左右到時局的發展,而且,他的李家子弟和胡惟庸攪和在一起,都快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份上,所以,李善長有“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的表現並不奇怪。

七十七歲的李善長不可能背叛朱元璋? 破解裡面真相, 你會改變看法

綜上所述,李善長舉薦逆臣胡惟庸、李家子弟和胡惟庸抱團,是罪一;為老而私自調動軍隊營豪宅,為罪二;為坐罪流邊者求情於帝,為罪三。當然,最讓朱元璋不能容忍的,還是知胡惟庸謀反而不報,此為罪四。

這種情形下,朱元璋當然是辦你沒商量了。

TAG: 李善長朱元璋胡惟庸洪武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