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項羽和劉邦僵持拉鋸的時候,韓信若是擁兵自立,能三分天下嗎!

由 軒酷玩 發表于 遊戲2021-06-11

如果穿越到秦末楚漢爭雄的時刻,成為了韓信帳下的一名謀士,並被韓信問“我還有機會麼?”我想,我心裡可能會比張東昇的岳父岳母還要“方”。

畢竟,這種問題回答不對,可不是爬不爬山拍不拍照那麼簡單,抄家滅族都是分分鐘的事。替韓信出主意?想想莫名其妙被韓信臨死前賣了,差點被劉邦砍腦殼的蒯通。

不過,如果真的遇到這事千萬不要慌,先要看看現在是何年何月。

如果是項羽敗亡之前後,那麼一切皆有可能。如果項羽已死,那此時你不如勸勸你的主公洗洗睡吧。

先來說一個經常被人們誤解的問題,那就是領兵的大將應該怎麼做才能擁兵自立。想想趙匡胤,想想五代十國時那麼多的例子,這種操作似乎並不難。

的確不難,但也分時候。

以秦末時為例,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為了削弱秦王朝的統治,增加己方的力量,曾經幾次三番的派出偏師鼓動六國起義。結果這些偏師的統帥大多不辱使命,點燃了反秦起義的燎原之火。

但同時,這些當火種撒出去的將領,一個接一個地紛紛自立稱王。陳勝手下許多人才就是這樣與他們分道揚鑣的,比如自立為燕王的韓廣,自立為趙王的武臣,以及扯魏國宗室後裔魏咎當傀儡的周市。

可想而知,當時陳勝和吳廣的心態有多炸裂。

而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又為何敢於讓韓信這樣一個能力出眾的軍事天才獨當一面呢?

原因是,從韓信登壇拜將開始,韓信一直都只是劉邦手底下的工具人,只是幫助他領兵打仗的一個助手,劉邦從未放鬆對他的控制。

韓信從一開始,就是劉邦所處利益集團中一個特殊的存在,與其他早在劉邦攻入漢中之前就跟隨他的老臣相比,韓信既沒有潑天的功勞,也沒有煊赫的人望。

於是也就不難理解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時,其他人的反應:“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

咋輪到這麼個毛頭小子了呢?

按照以往的戰功和跟隨劉邦的時日,原本曹參、灌嬰、傅寬這些老資歷,都以為是自己要被提拔為大將軍了。結果一看,最後得到這個頭銜的,竟然是那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韓信!

你要是劉邦的部下,你怎麼看?

都說擁兵自立,想要“自立”,前提是必須“擁兵”,但可惜的是,由於麾下將士本身都是劉邦的舊部,韓信想要擺脫他的影響,除非把裡裡外外、四梁八柱都換成自己的人,但這點做起來其實是很困難的。

因此,在韓信嶄露頭角的最初幾年,他雖然以超乎常人的戰略眼光多次立下戰功,甚至還創下了井陘之役背水一戰的軍事奇蹟,但當時的他,真的有能力反抗將自己破格提拔的劉邦麼?

恐怕很難!劉邦成皋之敗後,竟然可以帶著夏侯嬰偷偷溜入韓信營中,光桿司令加一個駕駛員,單單憑兩個人就盜取走韓信的兵符。治軍極嚴的韓信軍營,咋在劉邦面前就成了一個漏風的布袋?

更可怕的是,這種事件竟然還發生了兩次,每次韓信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兵馬,都被扒拉個了精光。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韓信就沒有絲毫機會,無論劉邦曾經如何防備韓信,在戰爭愈發激烈的當時,這些防備機制不可能永遠起效。

在楚漢爭雄的過程中,作為劉邦一方重要軍事力量的韓信,曾經多次成為破局者。比如濰水之戰這場徹底改變楚漢軍力對比的大戰中,作為勝利者的韓信軍,就收穫頗豐,史書稱“(韓信)皆虜楚卒”。

秦末戰爭雖然殘酷,但到底不是不同文明間的生死之戰,因此俘虜對方的敗卒,充實己方軍隊本就是常規操作。

在這之後,劉邦之所以同意透過立韓信為齊王來籠絡對方,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利用他麾下龐大的軍隊(包括降卒),來完成對西楚項羽最後的圍攻。

這時項羽的反應,其實也可以作為輔證,那就是在濰水之戰後,陷於被動的西楚霸王,竟然破天荒地在戰爭手段之外,派遣武涉試圖說服韓信反叛,搞起了外交層面的分化瓦解。

但與蒯通的勸說一樣,“三分天下”的說法,在韓信跟前絲毫沒有效果。

可話又說回來,無論是蒯通還是武涉,他們的構想都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能實現。

如果韓信在項羽沒有敗亡之前,就開始收攏麾下各國降兵降將,並一點點提拔他們進入自己的決策層,那麼正和項羽打得頭昏眼花的劉邦很難及時做出反應。可一旦等到劉邦獲勝之後,韓信也就失去了整合內部,與大漢爭雄的機會。

TAG: 韓信劉邦項羽自立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