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平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朱儁為什麼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由 櫻花谷沒有櫻花 發表于 遊戲2021-05-15

平定黃巾之亂的三位大佬,遠比後來的袁紹、曹操、陶謙、公孫瓚更接近於做一方諸侯,可結果是各地郡守、刺史,甚至連劉備這種“流浪漢”都坐擁一方,而盧植、皇甫嵩和朱儁卻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初平元年,關東諸郡組成聯軍討董時,盧植、皇甫嵩和朱儁都還活著,他們為何不利用自己在軍隊的威望,也拉起一票人馬呢?以他們的地位,遠在聯軍盟主袁紹之上,只要他們出馬,三國曆史很可能就改寫了。

這三位大佬真的有這麼大能量嗎?有!

黃巾之亂爆發時,漢靈帝啟用了四個人:大將軍何進,領左右羽林軍屯駐都亭,拱衛京師;北中郎將盧植前往冀州對付張角;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右中郎將朱儁率五校軍,負責平定潁川、汝南和陳郡的黃巾軍。

盧植其實是一名儒學大師,他師出名門,一生留下大量儒學著作,同時也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劉備就是他的學生。

學術泰斗上戰場,這種情況不多見,事實上對盧植來說這不是第一次,早在九江和廬江任太守期間,他就兩次率軍平定武裝叛亂。

盧植到達冀州後,平叛進展很順利,張角被他包圍在廣宗城內。就在盧植按部就班打造攻城器械時,有個叫左豐的太監,奉漢靈帝之命前來視察工作,由於盧植拒絕行賄,這傢伙回京就擺了盧植一刀:廣宗很容易攻破,盧植故意按兵不動!

漢靈帝勃然大怒,一道聖旨將盧植罷職,以檻車押送洛陽,被關入大牢。而接替盧植的董卓,被黃巾軍打得丟盔棄甲,差點葬送冀州大好局面。

朱儁出身貧寒,是個俠膽義肝,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士,上了戰場的他絕對是個狠角色,曾經在交趾逼降數萬叛軍。在平定黃巾軍的戰鬥中,朱儁的狠辣發揮到極致,他數次以趕盡殺絕的姿態,打出數萬人規模的殲滅戰。

朱儁也是三人中征戰時間最長的一位,既黃巾軍之後,他又數次奉命出征,剿滅河北、河內等地的武裝起義。因此朱儁的名氣非常大,董卓撤回關中後,以徐州刺史陶謙為首,主動請求朱儁做聯軍帶頭大哥,由各地輸送兵馬繼續討董。

所以,朱儁是最接近成為一方諸侯。

皇甫嵩跟董卓一樣,出身於西涼豪族,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與董卓還是好友。皇甫嵩是平定黃巾之亂的最大功臣,他先與朱儁、曹操配合,平定潁川、汝南和陳郡,接著又北上冀州,替董卓擦屁股。他先後斬殺張梁、張寶,累計虜殺二十萬黃巾軍。

更難得的是,得勝回朝的皇甫嵩,竭力將功勞往朱儁和盧植頭上算,盧植因此被赦出獄,重新當上了尚書。後來皇甫嵩又奉命在陳倉打敗西涼叛軍王國。

再看看同期的董卓,現在冀州現眼,又在陳倉與皇甫嵩的並肩作戰中,暴露了其軍事能力的矮小。

當時討董的各路人馬,都是各地方官臨時組建的軍隊,甚至還有曹操這樣的私家武裝,他們無論個人資歷還是軍事才華,都無法與盧植、朱儁、皇甫嵩相提並論。

三位大佬之所以沒有在“百舸爭流”中大顯身手,原因各不相同,卻也有共同的文化底蘊因素。

董卓掌權後,盧植公開與董卓開槓,若不是蔡邕能人求情,他差點遭毒手。面對無可挽回的局勢,盧植憤然辭職,躲過董卓的暗殺後,他一路潛行,回到老家涿郡隱居,徹底告別政壇。

朱儁也與董卓不對付,後來乾脆棄官逃跑了,還在陶謙等人的支援下揮兵關中,可惜失敗了。董卓死後,陶謙等人共同推舉朱儁出任太師,率全國各州郡兵馬入關攻伐李榷,共迎漢獻帝。

就在此時,李榷接受賈詡建議,以漢獻帝的名義給朱儁下了一道聖旨:入朝為官。

面對聖旨,朱儁做出了一個令他終生後悔的決定,他認為皇帝徵召必須去,李榷這些人都是笨蛋,我入朝以後輕鬆可以搞定他們,不需要各州郡興師動眾。

就這樣朱儁到了長安,被任命為太尉。地位雖然很嚇人,可惜這時候連皇帝都成了李榷、郭汜等人手中的橡皮泥,手中沒有一兵一卒的朱儁,成了夾縫中生存的小草。

後來李榷與郭汜相互廝殺,郭汜乾脆將朱儁當肉票劫持了。性格剛烈的朱儁,受不了這種奇恥大辱,暴怒之下當天就發病暴亡。

平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朱儁為什麼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皇甫嵩其實比朱儁更屈辱!董卓掌權後,立刻對他展開報復。除了在戰場上連續被皇甫嵩“矮化”外,當初漢靈帝駕崩前,要求董卓將兵權全部交給皇甫嵩,董卓卻抗旨不遵,為此皇甫嵩向朝廷奏了董卓一本。

若不是皇甫堅壽替父親求情,皇甫嵩差點被董卓殺害。後來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時,皇甫嵩等人被迫跪迎董卓。董卓還挑釁地問他“你害怕了沒有”,皇甫嵩只能尷尬地謝罪。

董卓死後,皇甫嵩奉命誅殺董卓全族,可也沒有迎來翻身的機會。司徒王允似乎不大信任皇甫嵩,沒有給他出頭的機會,李榷郭汜殺了王允之後,皇甫嵩跟所有大臣們一樣,只是在血泊中喘口氣而已。

平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朱儁為什麼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興平二年,在就朱儁去世當年,皇甫嵩也在長安病逝。

盧植、朱儁、皇甫嵩沒能逐鹿中原,看似天不遂人願,缺少展現個人才能的機會。盧植被迫隱居偷生,朱儁和皇甫嵩被圈在京城,無法施展拳腳,其實這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結果。

當初董卓抗旨不向皇甫嵩交兵權時,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就建議:董卓逆天命,罪在不赦,乾脆趁他沒有坐大,發兵滅了他。皇甫嵩卻認為,董卓再不對我也沒資格代替朝廷處罰他,要走正常程式,由朝廷決定,結果錯失了誅殺董卓的大好時機。

平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朱儁為什麼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董卓掌權後,徵召皇甫嵩和蓋勳入朝。顯然,只要他們入朝就會被剝奪兵權,就會成案板上的魚肉。蓋勳就提出二人聯合反董的建議,可皇甫嵩依然不接受,認為皇帝的詔令必須接受。

可見,皇甫嵩死守朝廷規矩,跟不講規矩的董卓打擂臺,結果他一再錯失機會,最終成了董卓任意揉捏的橡皮泥。

朱儁也犯了大錯,他居然看不出朝廷已經被西涼軍閥操縱的事實,以為靠政治手腕就能掰回局面,只能說他的政治眼光太拙劣了!

事實上,陶謙的建議或許是挽救危局的最後機會,以朱儁的威望,倘若能將各地方武裝捏合在一起,很可能就沒有了後面的三國分裂。

平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朱儁為什麼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皇甫嵩和朱儁雖在朝廷,卻不能發揮效用,原因很簡單,中央已經沒有了震懾地方的武裝,相反卻被軍閥們掐在手上當工具,失去發揮舞臺的兩人,只能乾瞪眼。

盧植這個大儒,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文化基因,會促使他走向“豪門”,沒法走向“豪強”。范陽盧氏那時候還算不上豪門大族,盧植缺少左右政治的家族勢力,所以當他選擇辭官時,就是選擇了逃避。

我們對比一下東漢末年的那些割據軍閥們,他們可以不是豪門,但必須是豪強,所謂亂世出英豪,像盧植、皇甫嵩和朱儁這種循規蹈矩,始終把朝廷頂在頭上的人,手腳早就被自己捆死了!

平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朱儁為什麼在東漢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TAG: 皇甫嵩董卓盧植李榷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