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為反而反?被逼則反?淺談大明王朝靖難之役的始終末

由 起特網路怡均 發表于 遊戲2021-05-11

明成祖朱棣的一生是充滿戲劇性的,後來者誇誇其談的,更多的或是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後所發生的事,比如七下西洋,永樂大典,亦或是在猜測那位倒黴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而引到朱棣的上位史,眾人卻是面面相覷,是朱棣狼子野心還是迫不得已還沒弄清,就妄下定論——能者多勞,能者上位。

討論明朝,縱觀其起國到覆滅,是歷史走向更有皇帝抉擇的結果,明成祖朱棣無疑是“白榜”榜上有名的掌權者。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這場歷時四年的爭奪帝位戰爭以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劃下句號。朱棣在位期間,國力達到鼎盛,百姓安樂,開啟明朝著名的永樂盛世。千年一出,朱棣自然是夠不上,不過五百年一出,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對於他的能力我們不作太多評論,單于道德層面去看待靖難之役。

自古帝王家的爭權比比皆是,勝利者在道德倫理上皆受到一定的批判,而朱棣造反在歷史上評價褒貶不一,事出有因,因又歸結於何?本文的意圖,便是分析靖難之役的始終末,朱棣為何起兵造反,朱允炆又在其中扮演著的是施害者還是受害者的角色,不因朱棣的成功而去選擇忽略,以向讀者還原關於靖難之役全面事實。

鞏固加強皇權是掌權者畢生所修,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年到古稀,朱元璋便盤算著如何讓這明朝給延續下去,以朱元璋的慣有思維,很快也想出了辦法——分封諸子為王。他把自己的二十四個兒子還有一個從孫封為藩王,分別派到了北部邊境和重要關點,讓最危險的因素成為保護帝國的屏障。而根據相關記載,“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由此看出,朱元璋對這些藩王的期望是很高的,同時也賦予他們崇高的地位。可言下之意呼之欲出,去哪兒稱小王稱小帝可以,不要把主意打到皇位上。

當然,肯定有人會反對,葉伯臣曾說過,“節其都邑之制,減其衛兵,限其疆土”。

大意上就是提醒朱元璋,看看七國之亂,八王之爭,這些都是血淋淋教訓。倘若藩王勢力膨脹,勢必會威脅到皇權,天高皇帝遠,等到真出了什麼事,那就為時已晚。朱元璋不理會,反而將其收押看管,為什麼?因為朱元璋有規定,比如藩王必須離開京城,不允許無事上京,也不允許各王之間私下聯絡,甚至是上京也不能結伴同行等等。朱元璋是用心良苦,心想都已經規範成這樣,還能出什麼亂子。而這時的朱元璋還說過一句相當重要的話,《皇明祖訓》中記載: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意思就是說,親王們也別太無所事事,京城倘若亂了,必須要出手管理。但前提是要皇帝發話,藩王才能以此上京,剷除禍害後,五天內必須離開京城。

按理來說,這一套管理模式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獨獨忘了這套管理模式的繼承人是否能夠很好地掌握。朱標的個人能力比朱允炆高了很多檔,當朝的各股勢力對他心服,沒曾想會突然早逝。

朱元璋對兒子朱標的死相當難過,於是立朱標次子朱允炆為太子。對這個孫子,朱元璋的評價是“而誠純孝,顧不忘我乎。”其中不乏參有對兒子離世的惋惜。朱元璋此舉是偏心的嫌疑,畢竟兒子又不只有朱標一個,朱標沒了可以從其餘兒子中挑,怎麼就輪到了孫子來坐位。好在朱元璋也沒有感性到底,朱允炆善良是善良,卻缺少了帝王家的那份果斷,所以曾考慮過換太子,後來因為翰林學士劉三吾的勸說,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念頭可以打消,但還是放心不下,於是開始大肆屠戮功臣,除了功臣自身的問題,朱元璋是認為朱允炆控制不了那些開國功臣,所以給他搭建了一個好控制但比較蠢的班子。

功臣解決了,兒子們也解決了,朱元璋臨走前還特意頒旨,“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我走了,親王們不用來送我,好好待在封地就是對我盡最大的孝心了!燕王朱棣,得知父皇去逝,不顧命令,仍舊奔赴京城想要送送朱元璋,朱允炆得知此事立馬阻止,朱棣難免不高興,卻也沒說什麼。

頂天立地的爺爺走了,明知道一切都被爺爺安排得井井有條,朱允炆對自己這些叔叔們仍舊放心不下。朱棣派人上京奏事,朱允炆就讓此人當他的內應,誰知回去就被朱棣發現了。一切的莫名其妙終於有了答案,原來是在擔心他造反。一氣之下,朱棣親自上京,做出種種洩怒火之事,例如自持皇叔的身份,走皇道,面聖不跪,大臣們就慌了,連忙悄悄建議,以燕王“智慮絕人”,讓燕王去更遠的地方鎮守,免得他再“一氣之下”。朱允炆這時候猶豫了,以“骨肉至親”回絕了這些人。回家後的朱棣安分了下來,朱允炆的態度模凌兩可,之前的猜想有幾分動搖。

可朱棣的猜想慢慢得到實現,因為朱允炆已經開始著手削藩之事。心裡對自己這些叔叔的疑心非但沒有消退,反而隨著時間越發強烈起來,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先後廢除五王。但這時的朱允炆其實內心是搖擺不定的,削藩必定會有人反對,但不削藩,他整日整夜地擔心也不是回事,心一硬拍板了,於是便從最弱的藩王開始下手。

削藩此舉到底應該不應該?先來看看相似的七王之亂。漢景帝時期,七王在封地軍政財一把抓,勢力甚至讓天下震動,和明初的這幫藩王相比起來簡直是大巫見小巫,實力懸殊可不是一星半點。甚至是實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就算心裡不高興,也是不敢造次的。但勢力總有膨脹的一天,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

《史竊》記載:太孫曰:“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孫曰:“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變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太祖曰:“是也,無以易此矣。”

所以削藩勢在必行,朱元璋沒動手的原因在這裡不去細論,但剛上位的朱允炆為何執意要削藩?即使這些藩王們什麼錯也沒犯,朱允炆還是顯露出了帝王心性,猜忌,更是想把天下權力握在手柄,在國喪期間便磨刀霍霍向叔叔。於是,周王最先被廢除,隨後便向齊、湘、代三位親王下手,湘王不堪受辱,舉家自焚,齊王受禁於南京,代王被軟禁於封地,兩個月過後,岷王被貶為庶人。剩下的藩王們面面相覷,最後把目光放在了實力最強的燕王身上。

五王被廢是藩王們與朝廷開始決裂的訊號,但我們也不難看出,面對朝廷的削藩之舉,各位親王是沒有任何餘力反抗的,朱允炆心中越發對自己的這個決定沾沾自喜起來。

燕王朱棣看著自己的兄弟一個個受難,明白自身難逃一劫,卻也沒立刻起兵反抗。將兒子送往南京,交出北平三衛,甚至是裝瘋賣傻,直到做完這些,朱棣才終於明白,躲不過。

《明史。諸王傳》中記載,“構陷諸王,以撤藩屏,然後大行無忌,而予奪生殺,盡歸其手,異日吞噬,有如反掌。且以諸王觀之,事無毫髮之由,先造無根之釁,掃滅之者,如剃草菅,曾何有然感動於心者!諸王甘受困辱,甚若輿隸,妻子流離,暴露道路,驅逐窮窘,衣食不給,行道顧之,猶惻然傷心,仁人焉肯如此?”

為反而反?被逼則反?淺談大明王朝靖難之役的始終末

終其還是因為朱允炆削藩的急緩和削藩的手段,既然決定削藩,若是“推恩”那般溫水煮青蛙,朱棣是沒借口造反的,隨之而響應的也不會多。換而言之,朱允炆這是把自己逼上了絕路。當然,朱棣八輩子也沒想過自己能贏,以他常年帶兵的經驗,起兵之時,怕已經知道此戰九死一生了。

“當是時,王稱兵三年矣。親戰陣,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勝逐北,然亦屢瀕於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復為朝胤廷守,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無何,中官被黜者來奔,具言京師空胤虛可取狀。王乃慨然曰:“頻年用兵,何時已平?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

而明知道此戰九死一生,朱棣為何還是要孤注一擲?“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這句話,也比較符合朱棣的心境。

誰知關關難過,關關過,以區區燕地一方土地敵全國兵馬,朱允炆成功下線,朱棣即位為明成祖。朱允炆如果沒有下令削藩,朱棣他敢造反嗎?這關乎到朱棣造反是順水推舟還是行到水窮處。或許在初識姚廣孝之時,朱棣心中是有動搖的。但動搖歸動搖,朱棣還是不敢動手,這就要說到當時的太子朱標。

為反而反?被逼則反?淺談大明王朝靖難之役的始終末

朱標可以算是太子中的一個特例,見識充足,履歷豐富,能力出眾,實力強大,根基深厚,光是這幾點已經非常可怕,監國輔政十幾年,可以吊打所有弟弟,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太子不僅沒有被朱元璋猜疑,反而被其全力支援,盡力培養。他在位的時候,弟弟們別說想造反,就連眼睛都不敢多向那個位置多瞄一下的。

朱標逝世,朱允炆即位,也能看出朱元璋到底有多疼愛自己的這個兒子。這時候的朱棣敢不服嗎?不敢,朱標的光環籠罩在所有皇子頭上十幾年,單是因為他去世,亦或是朱元璋去世,就有人敢騎在朱允炆頭上任由欺負,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諸位皇子們知道,朱標逝世對朱元璋的打擊有多深,為了讓朱允炆順利接管明朝,一定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一絲縫隙也不會遺漏。而朝廷所有的人心,也是朝向朱允炆的。所以被廢的五位親王在被貶為庶人之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認命,而不是去反抗。若不是火燒眉毛了,朱棣也不會以一城之力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成功。

為反而反?被逼則反?淺談大明王朝靖難之役的始終末

朱允炆即位後不到三個月,就開始削藩,不到一年,便逼死了一個公認無害的藩王,被害人以自焚的方式表達了內心的無奈。作為新帝,還處於國喪期間,天下還沒有承受過他的恩情,就開始刻薄寡恩,所以靖難之役是朱允炆自己種下的因。削藩不如叫廢藩,朱允炆削藩的急切和兇狠程度,哪和朱元璋評論“而純誠孝”沾得上邊。

而朱棣在湘王自焚,自己遣三子入朝為質並裝瘋後,建文帝也毫無中止廢藩之意時,舉杆而起,其本身並不能算一種過錯。且朱允炆對朱棣並無心軟之意,但仍有人以朱允炆那句“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為由,意圖證明朱允炆對其抱有仁慈之心,這才讓朱棣最終取勝。“毋使朕有殺叔父名”這句話的重點在於“名”,否則應該說“毋殺朕叔父”,且在朱棣起兵初期,朱允炆便下旨討伐朱棣,“稱兵構亂,圖危宗社,獲罪天地祖宗,義不容赦”。所以,朱允炆想表達的更是要求將朱棣在戰場上解決,不要讓他揹負這個罵名。

總而言之,面對“下一個就輪到你”,有人選擇沉默,有人選擇奮起一博,朱棣選擇後者,更是一種迫不得已。

參考文獻:《簡明中國古代史》、《明太祖實錄》、《明史卷一百一十七·諸王二》等。

TAG: 朱允朱棣朱元璋削藩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