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華飲食文化:清代茶具(二)

由 閒讀與苦讀 發表于 家居2021-04-29

曼生壺大多是先由楊氏兄妹製作壺身,待泥坯半千時再由陳曼生用竹刀在壺上鐫刻詩文或書畫。近人丘逢甲《題陳曼生砂壺拓本為虞笙作》詩云:“絕代才人陳曼生,官閒檢點到《茶經》。流傳江上清風印,妙配砂壺手勒銘。”據清黃浚《花隨人聖庵摭憶》記載,楊彭年所制壺值240文,若經陳曼生題款則加價三倍。

文人設計、工匠製作的“曼生壺”為紫砂茶具開創了新風,在當時已大受歡迎,燒造數量也頗為驚人,可說是文人介入壺業的成功之舉。

自陳曼生、楊彭年開創了文人與工匠合作制壺的新局面後,文人、書畫家們紛紛合作,使紫砂壺藝術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從現存的資料來看,這一時期的書畫家如瞿應紹、吳昌碩以及鄭板橋等人也都曾為紫砂壺題詩刻字。瞿應紹想燒製砂壺,請鄧符生到陽羨監督製造。瞿應紹擅長畫蘭竹,有詩書畫三絕之稱,而鄧符生則擅長篆隸,所以他們製造的紫砂壺雖然比不上陳曼生,但也名動一時。

除陳鳴遠、陳曼生外,活躍在道光、同治年間的邵大亨也是一位制壺名家,他所創制的魚龍化壺,龍頭和龍舌都可以活動。他還以菱藕、白果、紅棗栗子、核桃、蓮子、香菇、瓜子等18樣吉祥果巧妙地組成一把壺式。高熙在《茗壺說》中予以極高的評價:“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綜上所述,清代紫砂茶具承明末餘續而又有所發展,尤其是文人與制壺名匠的合作為紫砂茶具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從而使單純的紫砂茶具變成了極具欣賞價值的工藝美術品。“文人壺”的重要意義是使壺脫離了實用器皿的束,自身具備了獨立的精神內涵,但就其實質來說,它與茶的精神仍然是一脈相承的。“伊公羹、陸氏茶”的銘文固然是儒家人世思想的體現,而“外方內清明、吾與爾皆亨”也仍然不脫儒家思想的範疇。壺藝技術與文人結緣最重要的成果即是器與道完成了真正的統一,是古代茶文化的高峰,也是古代茶文化的終結。

清代陶瓷茶具的發展

清代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黃金時期。就茶具說,紫砂茶具在藝術化方面得到了極大發展,而瓷茶具則在技術上臻於成熟,產品質量近於完美。就現存清代各朝的瓷器看,既有共同風格,又有不同的時代特徵。

經過明末清初短時間的衰落後,瓷器生產很快就得以恢復發展,康、雍、乾三朝是中國瓷器發展的最高峰。康熙瓷造型古樸、敦厚,釉色溫潤;雍正瓷輕巧媚麗,多白釉;乾隆瓷造型新穎,製作精緻。此後,隨著飲茶的日益世俗化,民間的茶具生產漸趨繁榮,內中雖有精品,但也夾雜市井味、鄉土氣。

較之明代瓷器,清瓷在造型、釉彩、紋樣以及裝飾風格等幾個方面都有明顯發展。在釉彩方面,清代創造出達幾十種間色釉,使得瓷繪藝術能發揮出其獨具的裝飾特點。據乾隆時景德鎮所立“陶成記事碑”載,當時掌握的釉彩已達57種之多。就紋樣說,清瓷取材廣泛,或以花草樹木,或以民間風習,或以歷史故事作為繪製的內容。就技法來說,或用工筆,或用寫意,內容豐富,技法亦相當嫻熟。

景德鎮是中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據史料載明代景德鎮所產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特別是明永樂、宣德、成化時期的青花茶具,清新秀麗,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境地。到了清代康雍乾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代,影響後代。

尤其是康熙年間燒製的青花瓷器,史稱“清代之最”。清陳瀏在《陶雅》中說“雍、乾之青,蓋遠不逮康窯”,“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獨步本朝矣”。較之明代,康熙年間,青花茶具的燒製以民窯為主,而且數量非常可觀。這一時期的青花茶具被稱之為“糯米胎”,其胎質細膩潔白,純淨無瑕,有似於糯米,主要品種有茶壺、茶碗、茶盅及茶盒等。

清代瓷業燒造仍是江西景德鎮獨領風騷,清代景德鎮發展最盛時從業人員達20萬人,成為“二十里長街半窯戶”的制瓷中心,國外人形容曰:“晝則白煙蔽空,夜則紅焰燭天。”

      未完待續……

TAG: 茶具陳曼生清代文人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