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非得對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下死手不可。原來是這樣

由 聊啥都億點點 發表于 家居2022-11-29

明太祖殺這些功臣是無法避免的。雖然有善待功臣的帝王。比如,東漢光武帝和唐太宗。但他們平定天下的時候還很年輕,劉秀稱帝時31歲,12年後平定天下,而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才28歲,放今天讀個博士還沒畢業呢。這兩人本身能力就非常強,不怕被功臣裹挾,況且等他們老的時候,功臣早就凋零殆盡了。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比哥哥小了12歲,很早就進入了權力中樞,從登基之後的表現看,趙匡胤的老臣們還是非常服他的。

但是明太祖得天下的時候已經太老了,平定江南的時候已經39歲,建立大明後北方的蒙古政權一直是心腹大患,前後八次北伐,60歲時才擊破北元,直到去世前兩年,還在北伐。朱元璋承受的心理壓力一直非常大,外有強敵,內有功臣,可是太子性格又比較軟弱,皇太孫更甚。而這班隨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很多還年輕,更兼武將飛揚跋扈,自己在的時候還能壓得住,要是自己死了,留下不爭氣的皇太孫顯然不能放心,主弱臣強,定然要出事。

清洗舊官僚的明初四大案分別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藍玉案,朱元璋死於1398年,太子朱標死於1392年。洪武十年之後,太子開始處理朝政,當時太子22歲左右,也就是現在大學生的年齡,看上去和畢業出來繼承家族產業的富二代們差不多十年,令自今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諭曰:“自古創業之君,歷涉勤勞,達人情,周物理,故處事鹹當。守成之君,生長富貴,若非平昔練達,少有不謬者。故吾特命爾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惟仁不失於疏暴,惟明不惑於邪佞,惟勤不溺於安逸,惟斷不牽於文法。凡此皆心為權度。吾自有天下以來,未嘗暇逸,於諸事務惟恐毫髮失當,以負上天付託之意。戴星而朝,夜分而寢,爾所親見。爾能體而行之,天下之福也。”

朱元璋的這份諭旨必定經過了修飾(咳咳,老朱說的一口好白話文),但是意思非常明確,即自己處理政務肯定沒問題,但是自己的繼承人沒有像自己一樣經過嚴酷的磨練,所以從現在起鍛鍊太子的能力。

而洪武十年是1377年,也就是說,這之後不到十年密集發生了3次大案,株連甚廣,可以想見,經過這一批清洗之後,必定有新官僚由太子提拔,太子會逐漸有自己帶起來的班底,同時可能擅權的文官也被消滅乾淨。不幸的是,朱標壽命不夠長,不然等他即位時,已經有二十多年處理朝政的經驗,想必地位穩固,手段嫻熟。朱標一死,中斷近十年的大清洗再次出現,而且這次十分直接的清洗掉了最威脅皇權的武人集團。

諷刺的是,藍玉本身是朱標的親密戰友,朱標的岳父是常遇春,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藍玉是朱標的舅丈人。而且藍玉和朱標的關係非常不錯,可以推測,他本身就是朱元璋刻意留給太子的班底。藍玉對朱標的忠心程度更是毋庸置疑,毫無疑問,朱標若即位,藍玉必定貴極人臣。藍玉北伐凱旋,路過朱棣的北京,回南京之後對朱標說“臣觀燕王在國,舉動行止,與皇帝無異。又聞望氣者言,燕有天子氣,願殿下先事預防,審慎一二!”朱標回答藍玉:“燕王事我甚恭,決無是事。”藍玉則說:“臣蒙殿下優待,所以密陳利害,但願臣言不驗,不願臣言幸中。”可見兩人的關係非常親密,甚至連朱棣有不臣之意都敢說,要知道朱標宅心仁厚,和各兄弟關係都非常好,朱棣的一母同胞周王曾經差點被朱元璋殺掉,朱標“盡夜號泣,為之代請”,保住了周王,這大哥做的仁至義盡。藍玉敢於冒著破壞皇子們兄弟感情的風險說燕王有不臣之意,足以見其忠心。

如果朱標即位,那麼有藍玉和他麾下的一干將領在,朱棣和其他藩王這輩子也基本就能在邊疆和遊牧民族攪攪基了,然後朱標早死。藍玉會不會對皇太孫也忠心耿耿呢?顯然這個跋扈的將軍不太可能會服從自己的晚輩,所以1393年的2月,他終於悲劇了,朱標死於1392年5月。藍玉案中被幹掉了一公十三侯二伯,之後潁國公傅友德、定遠侯王弼、宋國公馮勝也被幹掉,我猜測這些人在朱元璋本來的計劃中應該是太子朱標的班底,尤以手握重兵的武將居多,雖然朱標不比自己手段狠,但是透過姻親關係,這批武將足以保朱標江山永固,可惜朱標一死,皇太孫又不成器,斷無可能馴服這些武人,只能痛下殺手,不料最後便宜了朱棣。不過即使雄才大略如朱棣,也被剩餘的老臣舊將打了幾次灰頭土臉,從這個意義上,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子孫也確實煞費苦心,如果留下這些勳舊,自己死後皇太孫必定被架空,所以只能動刀了。

我常常在想,朱元璋雖然是一代梟雄,但終究是一個父親。我見過很多很多的父親,無論他們的孩子是聰明還是愚笨,無論這些父親是節衣縮食的工人還是腰纏萬貫的商賈,他們都愛著自己的孩子,甘心為孩子付出一切,一如我們自己的父親。從父親的角度來看朱元璋,或許有另一番景象。

TAG: 朱標藍玉朱元璋太子皇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