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湯一介專欄 | 孔子對人生境界的追求(下)

由 三智書院 發表于 家居2021-12-10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是一種很重要的哲學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來被很多思想家詮釋,三智書院創院院長、永遠名譽院長湯一介先生也曾多次發表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書院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湯一介專欄”,與朋友們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論述。今天,小編和您分享湯一介先生講述中西文化在真、善、美問題上的比較。

論中西文化在真、善、美問題上的比較

孔子對人生境界的追求

“善←美←真”正是康德哲學的特點。照康德看,實踐理性優於思辨理性。他的《純粹理性批判》所研究的是以理智行使職能的現象界為物件,它受自然必然律支配;《實踐理性批判》所研究的是以理性行使職能的本體為物件,它不受必然律支配,它是自由的。前者是自然,後者是道德。前者屬於理論認識的範圍,後者屬於道德信仰的範圍。而兩者之間無法直接溝通。

因此就有一個問題,如何在理論認識(認識論)與道德信仰(倫理學)兩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之得以溝通,這就是康德哲學所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於是他又寫了《判斷力批判》。

在該書的開頭處他寫道:“在自然概念的領域,作為感覺界,和自由概念的領域,作為超感覺界之間雖然固定存在著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以致從前者到後者(即以理性的理論運用為媒介)不可能有過渡,好像是那樣分開的兩個世界,前者對後者絕不能施加影響;但後者卻應該對前者具有影響,這就是說,自由概念應該把它的規律所賦予的目的在感性世界裡實現出來;因此,自然界必須能夠這樣地被思考著:它的形式的合規律性至少對於那些按照自由規律在自然中實現目的的可能性是互相協應的。

“—因此,我們就必須有一個作為自然界基礎的超感覺界和在實踐方面包含於自由概念中的那些東西的統一體的根基。雖然我們對於根基的概念既非理論地、也非實踐地得到認識的,它自己沒有獨特的領域,但它仍使按照這一方面原理的思想形式和按照那一方面原理的思想形式的過渡成為可能。”

康德認為,正是判斷力把理智(純粹理性)與理性(實踐理性)聯合起來,而判斷力既略帶有理智的性質,也略帶有理性的性質,又不同於二者。康德把人的心靈分為知、情、意三個部分。有關“知”的部分的認識能力是理智,這是純粹理性;有關“意”的部分的認識能力是理性,這是超於經驗之上的實踐理性;有關“情”的部分的認識能力,則正是康德所說的“判斷力”。

由於“情”介於知和意之間,它像“知”一樣地對外物的刺激有所感受,它又像“意”一樣地對外發生一定的作用,所以判斷力就介於理智與理性之間。一方面,判斷力像理智,它所面對的是個別的區域性的現象;另一方面,它又像理性一樣,要求個別事物符合於一般的整體的目的。這樣,面對區域性現象的理解力,和麵對理念整體的理性,就在判斷力上碰頭了。判斷力要求把個別納入整體中來思考,所以判斷力能夠作為橋樑,來溝通理智和理性。從而康德就建構了他的哲學“善←美←真”三部曲。

當然,孔子的哲學和康德的哲學從價值論上看確有相似之處,但是他們建構他們的哲學目標則是不相同的。孔子無非是以此建構他的一套人生哲學的形態,而康德則是要求建立一完滿的理論體系的形態。這也許可以視為中西哲學的一點不同吧!

如果我們把孔子這一由“知天命”到“耳順”而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過程和我所概括的中國傳統哲學觀“真”、“善”、“美”的基本命題相對照,也許可以說“五十而知天命”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層次,“六十而耳順”是達到“情景合一”的層次,“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則是實踐“知行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屬於“智慧”(知)的方面,“情景合一”屬於“欣賞”(情)的方面,“知行合一”屬於“實踐”(意)的方面。

照儒家看,這三者是不可分的。做人既要了解宇宙大化之流行,又要能欣賞天地造化之功,更應在生活實踐中再現宇宙的完美完善。就以上的分析看,孔子的“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說的,它是孔子對自己追求“真”、“美”、“善”的總結。

——文章節選自《湯一介哲學精華編》

未完 待續

TAG: 理性判斷力康德哲學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