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明堂到底如何建造?高宗時爭論十幾年未能開工,武則天兩年就建成

由 從武德年說起 發表于 家居2021-06-18

說起明堂許多人可能聯想到影視劇武則天的通天塔,其實“通天”易建,明堂難成;首先從明堂的用途來看,它是天子佈政之所,是皇帝宣佈政教、祭祖祀天的場所,非國家大事不得用明堂;因此明堂是皇權的最高象徵也是統治者向世人宣佈皇權天授的最高級別建築。

關於明堂最早的記錄始於周朝,周公建明堂於洛邑,以明諸侯之尊卑;但後來經過戰國之亂再加上始皇帝焚書,關於明堂基本構築方式業已失傳,歷朝弘學大儒無不以重建明堂為最高使命。隨著歷史的車輪轉動,封建社會經歷兩漢再到魏晉南北朝,儒學的統治地位越來越牢固,皇權象徵的明堂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但凡有點遠見的皇帝無不希望重建明堂,但重建之路充滿坎坷。

明堂規格充滿爭議

歷史上關於明堂結構的爭議不斷,其中尤以隋唐時期為最,據《舊唐書》記載,自隋文帝開皇年間,將作大匠(相當於現在的住建部長)宇文愷依據《月令》建造了一個明堂的木樣,並建議皇帝依樣而做,但這個木樣遭到當時許多大儒的反對,最終沒有付諸實施;到了隋煬帝時期,宇文愷又重構明堂結構並申請建造,但因隋煬帝遷都大興勞役,計劃夭折;因此整個隋朝所有的祭天活動都是在祈雨臺完成的。

明堂機構草圖

唐朝開國自太宗穩定局勢後,明堂的建設又提上議程;當時的禮部尚書盧寬和國子助教劉伯莊等人根據漢朝武帝時期的汶上明堂提出了大致結構,但是還未實行便遭到了太子中允孔穎達的反對;孔穎達對儒家學術造詣頗深,自南北朝以來儒學以他為尊;他遍檢六藝群書提出幾點不同,

一是所謂明堂應該從基而建,正所謂“基上曰堂、樓上曰觀”,第二,自古以來明堂建設崇尚樸素,“明堂法天,聖王示儉”,因此在建造明堂不應該使用華麗的裝飾,“翦蒿為柱,葺茅作蓋”,這才是明堂該有的面貌;第三,盧寬等人提出“上層祭天,下堂布政”即一樓商討國家大事,二樓祭天,把兩件大事分開,這也不符合明堂建設;

孔穎達提出觀點得到了當時大部分儒學家的認可,此後經過顏師古等人的補充明堂的制度初步確定,後因太宗徵遼東,明堂建設又被擱淺。

到了高宗統治時期,為了完成祖輩未竟之事,同時彰顯自己的功德,高宗主動提出修建明堂,從永徽二年下詔有司詳議明堂規格起,到乾封二年經過近16年的討論明堂的規格才初步定下來,其主要的爭論點圍繞明堂應該分為幾室,其中左僕射于志寧持九室觀點,太常博士唐眕等人認為應該是五室;兩派各引經據典最終沒有分出勝負,最後工部尚書提出“

取捨之宜,斷在聖慮

”,把這個皮球扔給了高宗;最終高宗決定以五室為準,至此結束了十幾年的爭論;於是下詔令有司抓緊辦理重建事宜,但是命令下去後,各方爭議還是不平,一直到高宗死後還是沒有建成;

孔子觀周明堂圖

一座建築難倒兩位皇帝,可見明堂的重要性,其實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還是雙方無法提供有力的證據,儒家尚古的思想成為重建明堂的最大阻力。難道沒有參考就不建了嗎?其實早在貞觀之初,針對這種爭論,時任特進的魏徵就提出過最好的解決辦法。他認為既然雙方都拿不出證據,那又“

何必師古

”,何不“

自我而做

”、“

隨時立法,因事制宜

“,這樣就能“

廓千載之疑議,為百王之懿範

”;其主要意思就是摒棄古法,自創明堂制度,為後世重立標準。但由於李世民重儒立學,魏徵提出的這種觀點在當時自然得不到認可。

武則天乾坤獨斷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則天臨朝後,魏徵這條建議得到了落實,打破千古典制的第一女皇帝才不管這些迂腐囉嗦的儒學家,她與北門學士私下制定了明堂制度,不顧反對拆掉乾元殿,就其地建造了唐明堂,從開建到完成只有兩年時間,可以想象為明堂掙破頭的儒學大家看到這座有女性意義的建築後臉有多難看;武氏明堂自建成之後就頗受爭議,首先位置就不對,明堂應建於國都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但這座明堂卻靠近宮廷;其次,武則天為彰顯功德,不僅在明堂內大宴百官,還請婦女和諸州父老進入參觀,並賜酒食,這嚴重的褻瀆明堂神聖的地位;第三,祭祀神靈的方式也不對,如冬至日這天按禮應該祭祀五帝,而武則天卻祭祀所有神靈;除了以上行為不符合禮儀,武則天為了推崇佛教還在明堂附近建造了一座“天堂“,用以安放佛像,這簡直是挑戰中國近千年以來的封建禮儀。

武則天在明堂後又建了一座“天堂”

重建明堂

武則天對於明堂的種種糟踐,可謂是天怒人怨,首先佛堂初建被大風吹倒,又重建,還未完成又突發大火,不僅燒了佛堂連明堂都遭殃了;過了不久又發生異象,天空無雲而雷;種種異象令武則天有些害怕了,終於在左拾遺的苦口婆心下重建了明堂。重建後的明堂採用三層結構,底層呈方形,法四時之象,中層十二邊形,法十二時辰,第三層為二十四邊形,法二十四節氣;大殿內分為五室,分別為東方青陽、南方明堂、西方總章、北方玄堂、中間太室。可以說重建後的明堂非常具有中國傳統特色;除此之外,武則天廣納諸儒建議,依照古訓於明堂行告朔之禮。

明堂

歷經爭議的明堂終於落下了帷幕,唐明堂建制不僅上承秦漢,同時也為後世樹立了典範,正應了魏徵所說的“廓千載之疑議,為百王之懿範“。

TAG: 明堂武則天重建魏徵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