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影像 | 白鐵匠人汪素芳:一個千錘百煉人的“叮叮噹噹”

由 博羅釋出 發表于 美食2023-02-05

白鐵,是人們對鍍鋅鐵皮的俗稱,用鍍鋅鐵皮打製器具的工匠,被稱為“白鐵匠”。

身處機械化、大工業時代的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傳統手藝和那清脆的“叮叮噹噹”聲?在博羅縣城老城區,還有人依然堅守著這傳統行當。今天,記者帶您一起重拾這份逐漸消逝的記憶,感受“白鐵匠人”汪素芳的堅守。

在羅陽街道解放西路,有一間經營多年的白鐵鋪。“叮叮噹噹……”還未走近,便聽到陣陣清脆悅耳的敲打聲。在這個面積不到15平方米的屋子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白鐵製品:大到鐵桶、蒸籠,小到漏斗、勺子……這就是“白鐵匠人”汪素芳的白鐵鋪。

據汪素芳回憶,“白鐵在70年代是很流行的,光在這條街都有十多間白鐵鋪,每家每戶的水桶、盆、水壺、鐵鍋等基本都是白鐵製品。”汪素芳70年代在“打鐵”鋪打工,80年代便自己單幹,將“打鐵”手藝作為營生,迄今已有40多個年頭了。住在附近的居民乃至周邊鄉鎮的人們也都成為她的“忠實粉絲”,“像這些鍋蓋都是老客戶來我這裡定的,每年都要一批,他們拿出去賣完了又會來進貨。”

汪素芳說,“打鐵”有些類似現在的設計行業,聽著簡單,做起來卻十分不容易。用於製作白鐵器具的工具並不多:一把鉗子、一把剪子、一把鋼直尺、一把圓規、一把小錘子,最笨重的一樣是鐵砧。先用圓規和直尺在白鐵皮上畫圖,再根據需要用大剪子裁剪、切割成方、圓、彎等各種形狀,這些都靠手工完成。

記者觀察到,因常年拿握工具,汪素芳的雙手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老繭。“製作一個器具的週期雖然很長,但也習慣了。”汪素芳說,以前剛開始學“打鐵”的時候,沒有專人教學,自己只能拿壞掉的器具拆開研究,照著模板畫圖,就這樣慢慢地掌握了“打鐵”的技能。

影像 | 白鐵匠人汪素芳:一個千錘百煉人的“叮叮噹噹”

如今,隨著機器生產以及大量塑膠、不鏽鋼製品的出現,傳統工藝受到很大沖擊,費時費力的白鐵行業也開始不景氣,堅守在這條街的“打鐵匠”僅剩汪素芳一家了。汪素芳不禁感嘆,“年輕人對白鐵沒什麼興趣,對著這些白鐵那麼多年,也有割捨不下的感情,這門手藝得不到傳承,也許就是我們的遺憾吧。”

“打鐵”在我們看來是一個苦差事,但汪素芳說,願意用一生去堅守,“不管有沒有市場,生意好不好,我都會一直做下去。”

影像 | 白鐵匠人汪素芳:一個千錘百煉人的“叮叮噹噹”

記者手記:

傳統手藝活往往意味著繁複、緩慢、低產、勞作。這背後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對完美的追求。白鐵器具全靠純手工製作,要做到嚴絲合縫絕非一日之功,“白鐵匠人”汪素芳苦練了半輩子的手藝,耗費了不知多少心血,早已不是單純為了餬口,更多的是為博羅街坊的生活帶來便捷。

TAG: 汪素芳白鐵打鐵鐵匠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