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翟氏歷代人物考之九:晉漢時期吏部尚書翟酭與“吊隱臺”

由 桃花潭文會 發表于 美食2023-02-03

翟氏歷代人物考之九:

晉漢時期吏部尚書翟酭與“吊隱臺”

吏部尚書翟酭

吏部尚書,中國古代官名,首次出現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的魏國司馬師執政時,任命山濤為尚書吏部郎,西晉建立後,改任吏部尚書,主要負責低階官員的選拔。

史書記載:“吏部尚書者,初漢成帝置列曹尚書四人。其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後漢初,光武改常侍曹為吏部曹,主選舉齊祠事;後漢末改為選部曹。三國魏又改為吏部曹,專掌選職,右於諸曹尚書。至隋朝,吏部尚書正式成為六部尚書之一。”吏部尚書相當於現代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吏部尚書翟酭

一、關於翟酭是桃花潭人,東晉時期吏部尚書,已經是不爭的史實:

瞭解考證翟

酭生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很多歷史問題,首先是

我們明確知道了翟

酭公是已知

最早的一位南陽翟氏始祖距今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至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得到證實:

1、根據清《嘉慶涇縣誌》卷十一古蹟篇記載:

“翟尚書宅在桃花潭”。

“翟酭之居:晉漢間,吏部尚書酭,字子超,佔籍涇縣水東,明初遭洪水衝去尚書府及民房七十二宅,今不可考矣。”

2、根據清《嘉慶涇縣誌》卷十一冢墓篇記載:

“尚書翟酭墓在柏林坑翟家坦。”

清《順治涇縣誌》中有關翟酭的記載

《嘉慶涇縣誌》中有關翟酭的記載

3、根據《南陽翟氏宗譜》記載:

始祖翟酺(酭),字子超,官拜吏部尚書,公生於歙終於涇,葬涇之上坊柏林坑翟家坦。公娶三夫人,生九子十六孫俱仕官。長子思聰居涇川,次子思聯仍居新安歙邑,三思仲遷金陵,四思諒遷姑蘇,五思悰遷江西浙東,六思茂遷池陽,七思會遷灡陵,八思謙佚失,九思義早卒。”

4、又根據清初翟時惠等撰《續修河口翟氏譜原序》中記載:

粵稽我翟氏,自漢以來,宦業功績,代不乏人。先人原居歙邑,轉徙涇川,南建積善吊隱之臺,東立浚清之閣。李謫仙曾作記於斯,故曰水東、水南(翟氏)。唐天寶年間,擢魁科、居顯位者聲名愈盛。迨南宋人文蔚起,南授都官,東任府教。先是有吏部尚書子超公者,生於歙,終於涇,葬於涇之上坊柏林坑翟家坦。生九子:思聰、思聯、思仲、思諒、思悰、思茂、思會、思謙、思義,並有十六孫敬章公等俱登顯爵,無一布衣之士,赫赫乎古今巨族也。其思聯公仍居歙,而思仲公等七房宦金陵、姑蘇各郡,唯我朝諸大夫思聰公卜居涇川水南,卒葬本鄉丹仙鳳形,是宗吾嫡祖也……

根據以上記載考證,基本可以確定:翟酭,字子超,做過晉漢間吏部尚書。由徽州府歙邑遷來涇川桃花潭,佔籍涇縣水東,卒葬在涇縣桃花潭柏林坑翟家坦。後來棄官,在桃花潭上修建了“吊隱臺”

公娶三夫人,生九子十六孫俱仕官。長子思聰居涇川,次子思聯仍居新安歙邑,三思仲遷金陵,四思諒遷姑蘇,五思悰遷江西浙東,六思茂遷池陽,七思會遷灡陵,八思謙佚失,九思義早卒。”

透過對這段文字的解讀,我們大致可以知道桃花潭翟氏的來歷,是方進公的後人名叫翟醑公來到徽州歙縣隱居,二百多年後傳到翟酭這一代時,又從歙縣遷到涇縣桃花潭。

從此南陽翟氏開啟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傳承。由此揭示出桃花潭南陽翟氏與中華翟氏一家親的淵源關係。(將在下文中詳細介紹)

二、關於翟酭建造“吊隱臺”的真實來歷:

翟酭公原籍新安歙邑,官至後漢吏部尚書,深得太子劉粲(càn)器重,劉粲告訴他,自己將來取得皇位後,準備拜翟酭為丞相。由於劉粲處事不慎,稱帝后僅三個月就被大將軍勒準殺害。翟酭怕受到迫害,於是急忙辭官,但未迴歸歙邑故里,直接來到桃花潭隱居。因懷念隱帝知遇之恩,每每朝夕登潭頂遙望,抑抑在此思念,於是就在桃花潭上建臺憑弔隱帝,故名“吊隱臺”。這就是“吊隱臺”的真正來歷。

回到桃花潭時翟酭

“吊隱臺”至今被人誤稱為“釣隱臺”,一段美好的家國情懷的往事也漸漸被人們遺忘了。以至於出現了很多錯誤的記載,以訛傳訛。

如府縣誌上都標名“釣隱臺”,當今旅遊導遊名稱上也都標名“釣飲臺”。這實則一是不知道翟酭建臺的真實原因,忘掉了翟家人忠君愛國的高尚情懷。二是人云亦云,忘掉了歷史文化內涵。這也是本文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主要原因。

查清代《安徽寧國府志》上記載:“釣隱臺,在桃花潭畔。翟尚書故跡,今廢”

。短短十五字,就包含了一個錯別字“釣”。說明到了明清時期當地已經不知道“吊隱臺”的真實含義了。

翟氏歷代人物考之九:晉漢時期吏部尚書翟酭與“吊隱臺”

《寧國府志》中有關翟酭的記載

翻開歷史,敘述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史載:

劉粲

(?~318年),字士光,山西新興人(今山西省忻州市),匈奴族。漢趙第四位皇帝,漢昭武帝劉聰之子。才能出眾,文武雙全,封為河內王,領兵進入洛陽、殺死司馬模、攻取晉陽。建武元年(317年),冊立為皇太子。太興元年(318年),劉聰去世後,正式即位,年號漢昌。即位之後,沉湎酒色,耽於遊樂,誅殺輔政大臣,處死晉愍帝,將軍國大事全權委託

靳準

決斷。不久,靳準發動叛亂,歷數罪名後,殺死劉粲,自立為帝,後敗亡。

劉粲雖然野心勃勃,但是終究沒逃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命運,僅僅做了三個月的皇帝,就敗亡了,後來諡號

隱皇帝”。

翟氏歷代人物考之九:晉漢時期吏部尚書翟酭與“吊隱臺”

劉粲沉湎於酒色

三、“吊隱臺”對於南陽翟氏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回到桃花潭的翟酭,因懷念隱帝心切,在桃花潭上建造了“吊隱臺”,藉以憑弔隱帝。這就是“吊隱臺”的真實來歷。

《水東翟氏宗譜》對“

吊隱臺

”的歷史記憶,可見於譜首第二頁的一幅圖。該圖是水東翟氏十七世裔孫

翟一新所繪,如圖上方中段房子牆上標註有

吊隱臺

”三個字,說明翟家人還沒有忘卻這段歷史。

翟氏歷代人物考之九:晉漢時期吏部尚書翟酭與“吊隱臺”

清代翟一新繪於翟氏族譜中的《桃花潭圖》

該圖將桃花潭被青弋江分為東西兩岸。西岸即圖上方(桃花潭水西)署名景觀自左至右為:“竹林禪院”、“白雲庵”、“二水山房”、“酌月樓”、“

吊隱臺

”、“彩虹岡”、“書板石”和“壘玉墩”等八大景觀。東岸即圖下方(桃花潭水東)酒旗似林,隨風搖曳,署名景觀自左至右有:“浚清閣”和“踏歌古岸”。

不知道此圖作者翟一新公屬哪甲哪支,但據此圖可以領略到圖作者對水西的一往情深:這裡是老翟家發祥地,這裡有老翟家眾多的文物古蹟,如“竹林禪院”、“白雲庵”、“二水山房”、“酌月樓”、“

吊隱臺

”這些有名的古建築全部都是翟家先人所建,山上有老翟家的墓園。表明很久以前,這裡的主人曾經擁有過無比輝煌,而這裡正是老翟家的家園——翟村。同時也表明了先有水西,而後才有水東,水西是翟家的根。

透過對“吊隱臺”來歷的考證,使我們重新認識到桃花潭翟氏一族是方進公後裔。老翟村在水西發祥,晉漢時達到鼎盛,然後由相繼開發水東,在水東建成“廣陽鎮”,隋代改名為“南陽鎮”,建有翟家“七官墩”、“九甲埠”、“浚清閣”等古蹟。擁有1700多年的輝煌歷史,子孫遍及五湖四海。

晚清時期,水東翟氏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翟金生公,有一篇關於《釣飲臺說》的著作,文中雖然仍用“釣飲臺”表述,但字裡行間無不表現出“翟公朝夕登高以吊隱帝,故以名焉”的定論。原文及其譯文附錄如下:

【附原文】:《釣飲臺說》——翟金生

河之西有層巖翠壁,歸然突出,俯臨千尺者。其下澄潭碧水,泫然靜深,錦鱗游泳於其中,沙鷗浮沒於其側,洵樂地也。好事者相傳有仙人遺蹟,㮣不可考。鄉之士人遊女,亦往往賞鑑焉。惜有天然之巧,而乏人工之潤色。吾鄉多美,山水大率類此。餘於閒居之暇,亦恆登其巔而樂之。

其上平坦如削,約有畝許。若得姜子牙、嚴子陵釣之,信千古勝觀也。其以釣隱名也,何疑?閒嘗聞故老遺言,曰:“否否相傳之,訛也”。

其地近翟氏故址,有官拜尚書者居焉,蓋後五代時事。翟公為後漢大臣,預顧命隱帝所託孤也。後隱帝遇害,抑抑適此,朝夕登高以吊隱帝,故以名焉

以先時水注河東,經籮米灘由長塘港而折丹麓,下轉入桃花潭。嗣後馮夷作祟,水流而西。翟公故址盡為龍宮,非復昔日山川面目矣。因思人物之變,更山川之新舊,㮣不可執一論也!或信以傳信,訛以傳訛,

考古者不可不論其世。思其人而後,可以信其事,即一臺之名而參差若斯,況某大者乎?然就今日之狀遊觀之,適可以涉釣,可以敘飲。

顧名思義,其以釣飮名臺也,固宜!餘亦因所聞,而竝傳其義也!有然。

譯文:《釣飲臺說》——翟金生

(青弋江)河之西岸有層巖翠壁,歸然突出,俯臨看有千尺之高。其下澄潭碧水,泫然靜深,錦鱗魚游泳於其中,沙鷗浮沒於其側,洵樂地也。有好事之人相傳有仙人遺蹟,概不可考證了。本鄉計程車人遊女,也往往賞玩評鑑。難得有如此天然巧合,而沒有人工潤色(人造景點)。我鄉多美,山水大都類此。我於閒居之暇,也經常登其頂而樂之。

它上面平坦如削,面積約有一畝左右。若得姜子牙、嚴子陵(嚴光,東漢劉秀同學,著名隱士)前來釣魚,相信也是千古勝觀。那它是如何以釣隱臺來命名的?疑問很多。我閒來時常聽聞老人講:“不是這樣的!說是釣隱臺,是錯誤的!”。因為這個

地方臨近翟氏故址——翟村,有一個官拜尚書的人居住在這裡,那是後五代(公元320年左右)時候的事。翟公為後漢大臣,準備接受隱帝(劉粲)顧命託孤(為相)。後來隱帝遇害,抑抑在此思念,朝夕登高並建臺憑弔隱帝,故名“吊隱臺”

從前江水流向河東,經籮米灘由長塘港而折回丹山腳下,再下轉入桃花潭。後來馮夷(水龍王)作祟(搗亂),使江水向西流。翟公故址盡為龍宮(被洪水沖毀),才沒有昔日的山川面目了!因此聯想到人物的變化,山川新舊的改變,是一概不可抗拒的!不管你信或不信,或者以訛傳訛。

考證古蹟的人,不可不參考其世系。考察其人前後事由,才可以信其事,即為一臺之名而有多重稱呼,何況某大型建築的起名?然而就今日的狀況,從遊玩的角度去評論,是可以取名“釣隱臺”,也可以取名“釣飲臺”。顧名思義,以釣飲臺取名也適宜!

我是因為有所聞,而立傳其本來之義(吊隱臺)是有據的!

——編譯者翟宗坤 2022年2月15日

翟氏歷代人物考之九:晉漢時期吏部尚書翟酭與“吊隱臺”

想象中的“吊隱臺”(來源於網路圖)

TAG: 吊隱臺翟氏桃花尚書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