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暫估價計價6大技巧,讓專案不再虧損!附:應對審計的主要方法

由 建築業大司空 發表于 美食2023-02-01

前 言

2018年,大司空作為預算員,參與公司的一項河北汙泥處理專案,該專案總投資5800餘萬元,其中暫估價為2100萬元,主要為汙泥處理工藝裝置、商品混凝土、鋼筋等,其中汙泥處理工藝採用滾筒式發酵模式,投標時暫估價為1560萬元。

專案竣工決算上報金額為6040萬元,

其中雙方籤認的暫估價為2240萬元,工藝裝置部分的暫估價認價金額為1440萬元,而實際採購價為1230萬元。

在審計過程中,雙方對暫估價的計價討論最多,也是爭議最大,

一開始審計單位對所有的暫估價必須進行發票計價“一刀切”。

如果按照此原則,該專案不但不會出現利潤,還將虧損上百萬元。

最終經過多方商議,甚至聘請造價法律顧問,該專案最終審計確定金額為5950餘萬元,審減率不足1。5%。

暫估價到底如何確認,都有那些技巧,咱們透過實際案例講講。

歡迎大家點贊收藏轉發。

一、暫估價的定義

自2005年實施的《工程建設專案貨物招投標辦法》中出現暫估價這一名詞之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範文字)》當中也相應出現暫估價的要求。

何為暫估價,是指發包人在工程量清單或預算書中提供的

用於支付必然發生但暫時不能確定價格的材料、工程裝置的單價、專業工程以及服務工作的金額

說白了,就是在招標時,編制招標控制價時不能確定材料的規格型號而暫時估定的材料裝置,不能確定具體的建設內容而暫時估定的分項分部工程。

其關鍵點在於,在招標時不能確定,也就是說材料裝置規格型號不明確,使得其在編制控制價時,單價沒有參考的資訊價或者無法進行詢價。

因此,只能暫估。

二、暫估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

招標控制價編制單位為減少工作量,減輕自身風險,盲目設定暫估價專案

一些造價機構,將常見的材料裝置,例如商砼,鋼筋,水泥,磚,砂礫料,管材,型鋼等,直接設定為暫估價。

這些材料裝置基本都是常見裝置,當地都有資訊價,原本是根本不必設定暫估價的。

但施工單位卻無可奈何,畢竟招標檔案在哪裡,你不投標,自有別人搶著投標。

這與暫估價一開始的初衷,與暫估價的定義,相去甚遠。

大司空曾經經手過一個水廠專案,攔標價為3500萬元,但招標檔案中暫估價總金額達到2600萬元,除了土方開挖以外,其餘只要是涉及材料裝置的,全部都是暫估價,包括汙水處理工藝裝置、天車吊車、鋼筋商砼、取暖照明、消防通風、給水排水,該專案的竣工決算審計,歷時1年才完成。

暫估價的計量計價難度可見一斑。

第二,

暫估價的二次招標,容易耽誤工期。

按照《清單計價規範》和《合同示範文字要求》,凡是暫估價達到國家強制招標條件的,都需要總承包方與建設單位進行重新二次招標,容易耽誤工期。

其中材料裝置達到200萬元以上的,專業工程達到400萬元以上的,其採購主體是發包人和總承包人,合同簽訂由上述二者組成。

暫估價的確認詳見下表:

暫估價確認方式,放大即可檢視

第三,

暫估價不得計取材料裝置的利潤,增加施工方的風險。

根據大司空近幾年的專案決算審計經驗,大部分審計單位對暫估價的審定,基本上是按照發票價計入的一刀切。

以發票價作為結算單價,沒有計取材料裝置的利潤,施工方失去賺取材料裝置價差的機會。

三、暫估價計量計價的技巧

那麼暫估價專案,到底怎麼做,才能合理合規地賺取利潤,扭虧為盈呢?

第一,

投標階段,適當增加定額預算當中暫估價的消耗量

在投標階段,暫估價的材料單價是不允許做任何修改的,但是,

未明確

相應材料的消耗量。

因此在綜合單價分析表中,將暫估價的

材料消耗量加大

,使其大於正常使用量,這樣就能在結算時,透過消耗量的量差賺取利潤。

第二,

專業工程暫估價,就要利用合同變更的原則,採取不平衡報價策略

《清單計價規範》和《合同示範文字》當中關於變更的原則,主要包括①

清單中有相同的可以直接用,②清單中有相似的可以參考用,③清單中沒有的需要上報稽核監理建設單位稽核。

因此,在投標階段,要利用好以上變更原則。可以適當提高暫估專業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分項工程單價,利用變更的套用或者參考原則,提高暫估專業工程的決算總價,進而賺取利潤。

例如,發包方將某個專案中的附屬工程,如傳達室、大門作為暫估專業工程。

大門或者傳達室的施工內容無非是鋼筋混凝土、模板腳手架、型鋼大門制安等,那麼在報價時可將鋼筋混凝土、模板腳手架等所涉及的分項單價單價提高,利用不平衡報價,為暫掛工程價格確認做好伏筆。

第三,

認質認價工作要及時有效,在施工前完成。

儘管超過限額的暫估價需要聯合招標來確認,但實際上未超過限額的暫估價不少。

對於不超過限額的暫估價(材料裝置小於200萬元,專業工程小於400萬),相關規定和合同約定,一般都是雙方協商確認單價。

此時,施工單位要做的就是認質認價,凡是未進行認質認價的,不予採購,凡是未進行認質認價的,不予施工。

只有倒逼建設單位,利用工期和發文給建設單位壓力,就能在認質認價單上做文章,進而合理合規地賺取這部分材料裝置的價差,提高利潤。

大司空參與的那個河北汙泥處理專案,其2240萬元的暫估價,全部都有認質認價單,包括詢價報告、現場參觀照片、詢價會議紀要等,根本不給審計反駁的權利。

第四,

認質認價要徹底,要全面。

施工單位在上報認質認價單時,要有市場詢價檔案,做到貨比三家;認質認價單要包括材料的規格、型號、質量標準、以及質量類似品牌等。

對於有跟蹤審計單位的,最好讓審計單位參與詢價工作,在認質認價單上簽字確認。

多一個簽字,對於施工單位來說,多一份保險,多一份保障和承諾。

大司空在本文開頭說的那個專案,工藝裝置部分的暫估價認價金額為1440萬元,而實際採購價為1230萬元。

其中審計能認可,最關鍵的一項,

就是認質認價單有跟蹤審計單位的簽字,有相關單位外出考察詢價報告,其中詳細描述了去那個廠家詢價,詢價會議包括哪些人,有圖片有影像資料有簽字。

如果審計要推翻認質認價單,那麼勢必推翻當時二十多人的考察詢價活動,推翻建設單位的行為,這樣做,顯而易見將會得罪一些人。

最終,審計單位還是認可了已籤認的認質認價單。

第五,

暫估價材料裝置招標清單中單價單一,不包含其他。

公開招標的清單,其中的材料裝置,只能包括材料原價,也就是出廠價。

其安裝費、場外運費、場內運費,均不能包含在內。

安裝費以及其他人工機械費用,可以另行簽訂分包合同。

這樣在決算和審計時,即便材料裝置按照發票價計取, 但其他費用需得按照預算進行結算,則就可以賺取這一部分的價差和利潤。

第六,

巧用變更,化整為零。

對於專案中有400萬元以上的需要公開招標的專業工程暫估價時,在專案前期利用圖紙不全的條件,儘可能利用設計變更,透過變更施工內容、工藝流程、建築面積等,將其造價降下來,從而避免招標。

四、暫估價應對審計方法

審計單位要求暫估價按照發票計入,這種“一刀切”的方法,肯定是不合理的。

但要是和審計講道理,要是沒有法律規定或者規範要求,審計往往不會聽你的。

這時候,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對於非國有投資專案,審計單位無權推翻雙方認定的價格。

按照《民法典》來說,合同雙方已經確認的事實,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相關審計單位無權修改推翻。

只要暫估價的認質認價手續齊全,簽字齊全,如果審計非要推翻單價或者重新組價,只需拿出合同法來說事即可。

第二、對於國有投資專案,合理性很重要。

對於國有資金專案,按照審計法要求,審計單位特別是各級審計局,具有行政監督稽核權,所以審計單位有權利對承發包雙方籤認的暫估價重新進行稽核。

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單價的合理性了。如果雙方認價明顯高於市場價格30%以上或者幾倍的,審計單位有權按照發票入賬。

甚至還會追究建設單位相關人員的責任,此時,施工單位必然會受到牽連。

按照大司空這些年與審計單位的解除經驗,雙方確認的價格與審計調查的市場價,

二者相差在15%—20%以內的,大部分審計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要是涉及虛開發票,那就另當別論了……

五、結 語

暫估價作為目前建設工程實施當中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定義,建築市場對其設定褒貶不一。

畢竟從其開始提出並設定,到現在已經二十年。

當初設定暫估價就是為了快速上專案,進而應對大量的“三邊工程”,為後期的設計做好準備。

但這一計價措施,在二十年之後,是否還真正地適應當前的建築市場,還需要建設系統的高層對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而作為建設專案實施者,能做到的,就是一遍罵著,一遍做著,並且要儘可能地做好!

全文完。感謝您的閱讀。如果三觀相合,歡迎您關注我們,同時請

轉發支援

。如有紕誤之處,也請批評指教。最後拜託大家,寫文不易,別忘了

順手點贊收藏鼓勵

,手留餘香。

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建築業大司空”

TAG: 估價審計材料單位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