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由 方待夜半聽君語 發表于 美食2023-02-01

▲ 一位紳士在琉璃廠的古董攤位上挑選古玩

赫達·莫里遜(Hedda Hammer Morrison,1908-1991),生於德國南部的斯圖加特,父親是個出版商。或許是出版業務總歸與攝影有些瓜葛的緣故罷,赫達在10歲剛剛出頭的時候就有機會開始擺弄起一架照相機,由此影響到其後的一生都對攝影發生執著的興趣,而最終成為攝影大家。

赫達·莫里遜的家裡後來曾經送她到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的醫學院去攻讀,但她不久就說服家人,改到慕尼黑最早開辦的一家攝影學校學習,從此開始了攝影師的生涯。

赫達·莫里遜

赫達24歲那年(1933年)偶然在一份攝影雜誌的廣告上發現,中國北京的一家德國人開設的哈同照相館正在徵召一名會講英、法、德語的女攝影師。她認為這個職位非己莫屬:她會這三種語言,她的施瓦布地區的出身——當地人在德國以刻苦耐勞著稱,而且她還是個女性——估計老闆的盤算是可以少付些薪水。結果不出她的所料,北京的照相館果然相中了她。

那個時代的中國,對於一個德國年輕的單身女性來說,實在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在她隻身離開德國前來中國的時候,家人對她的遠行多少有些擔心,結果送給她一把防身的手槍和一把雨傘,然而她卻在東去航行的船上將它們扔到大海里,隨身僅有的重要物品就是一架柔來福來的雙鏡頭反光相機。

▲ 鳥市上的老人坐在路邊欣賞自己的鳥

赫達其後十三年裡在北京度過的歲月,就是靠著這架相機,騎著一輛腳踏車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蹟,拍攝下如今大多已經蕩然無存的舊日景物,留給後人嗟嘆其珍貴价值的照片。題頭的照片攝於一九四一年,正是當年赫達·莫里遜風華正茂的身影。

她在哈同照相館裡管理著十幾號中國夥計,京城裡無拘無束的生活使她漸漸喜歡上這塊陌生土地上的人們和文化。她在京城裡的生活儘管並不富裕,然而卻甘之如飴。

五年之後合同解約,照相館的東家深知她手藝高明,唯恐她另起爐灶奪了生意,於是力逼她回到德國去。但這時的赫達已經被京城和中國各地的人文風景所吸引,執意要留在中國。經過友人的幫助,終於如願以償。後來她的生活也曾經相當拮据過一番,但隨著她的攝影技藝被人認可,客戶逐漸向她訂購各類有關中國的專題照片,她就這樣在京城裡開始了新的生活。

她深深著迷於老北京建築之美。她騎腳踏車遊蕩於北京城之中,拍攝她所喜愛的宮殿、廟宇和城牆,她拍攝了頤和園、玉泉、西山、十三陵、長城和許多佛教寺廟,如潭柘寺、戒臺寺等。

潭柘寺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40年,她與阿拉斯泰·莫里遜相識並結婚。一九四六年,隨著中國內戰的加劇,莫里遜夫婦決定離開中國,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移居沙撈越,一直到一九六六年離去,在此期間她曾經為馬來西亞政府擔任攝影工作。一九六七年之後移居澳大利亞的堪培拉。

莫里遜夫婦離開了中國之後,中國的大門再次向外部世界關閉,直至三十年後重新開啟。此後,赫達·莫里遜曾經兩度回到她闊別三十多年的京城。

此時她鍾愛的北京城牆已經蕩然無存,代之而起的是高樓和煙囪。如果能採用一個更具想象力的規劃方案,能不能至少保住北京的城牆。儘管如此,北京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外城門降雪後,北京外城牆一角。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這是老北京西北的外城城牆角樓,始建於1553年。於1968年拆除,是最後一座被拆掉的角樓。前景中的駱駝正馱著煤炭進京,當時的煤炭是國內的主要燃料。

她在最後的二十多年裡一直住在澳大利亞。1991年,赫達·莫里遜逝世以後的第二年,其夫根據她的遺囑,將用作展覽的照片和許多珍貴的南亞青銅器、藏書等捐贈給澳大利亞博物館(powerhouse museum)。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香山碧雲寺

而將

1933年至1946年共十三年裡她在中國所攝的一萬多張底片、六千多幅照片,以及二十九本影集全部贈與哈佛大學的哈佛—燕京圖書館

。另外她在一九五零年之後到一九八五年在南洋各地拍攝的照片則贈予美國康奈爾大學,如今收藏在大學的克勞赫圖書館的善本及手稿部。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用草葉編的昆蟲是小孩子的最愛

由於赫達·莫里遜留下的這批珍貴資料極為不易儲存,自收藏於哈佛—燕京圖書館之後,常人無法目睹其風采,所以也不大為人知曉。外界只能通過幾本出版物得窺堂奧,然而這對於三萬件照片藏品而言,不啻豹之一斑。赫達留下的行攝財富之大部分尚遠離大眾認知,有待進一步地發掘與利用。

莫里遜女士的足跡所至除了北京和當時的熱河以外,至少還有山西陝西山東等省,訪問過曲阜,華山,泰山等名勝。我看她留下的那些照片時非常感動,因為我相信這一定是一個深愛中國的人,她的鏡頭才總是投向那些能體現出中國是個非常文明而又非常質樸可愛的方面。我猜這也許和她從女性眼中去看外部世界也有些關係。

照理說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算不上天堂,但是在那些照片裡,

無論是華山上的道士,潭柘寺的和尚,還是威海衛的漁民,或北京街頭上的各類小商販,都那麼神定氣閒,看上去很少有愁苦之狀,彷彿都是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

就以三四十年代的標準而言,雖然她攝下的絕大多數都是傳統生活的細節,幾乎沒有甚可稱得上屬於摩登的東西。但也正因如此才給我們留下一個逝去的中國,尤其是一個逝去的北京。

看看莫里遜的這些照片或許可以對舊北京之美增添許多感性的認識。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前門西側天橋市場中的一個小販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糖麵人的小販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雞毛撣子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隆福寺市場上的女顧客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春天是放風箏的好季節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春夏之交,隆福寺的鳥市很熱鬧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頭花兒的女攤主在嗑瓜子兒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珠串的老人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小販用吹喇叭招徠生意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糖葫蘆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風箏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紙摺扇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冰糖葫蘆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扎紙花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水果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小吃攤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臉譜面具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看攤兒的小孩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小吃攤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竹篾席子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帽子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兜售菸斗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編筐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烤紅薯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移動雜貨攤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移動雜貨攤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出售外國香菸的小攤兒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賣魚的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玩具小販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有紅酒杯的雜貨攤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 移動小吃攤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1933-1946,她的鏡頭下是一個逝去的中國

TAG: 赫達莫里遜照片北京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