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哈爾濱老城區的回憶

由 進取帆船tH 發表于 美食2023-01-25

本文是受一個頭條好友的使用者名稱“哈爾濱老城區的回憶”啟發而寫的,我就把這個好友的使用者名稱作為這篇文章的標題,同時謝謝這位好友。

哈爾濱是一個移民的城市,是一個旅遊城市,,是一個工業化城市,還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城市,多重的標籤讓哈爾濱充滿夢幻。

改革開放前哈爾濱市一共有七個建成區,分別是香坊區、動力區、南崗區、道外區、道里區、平房區,太平區,除了平房區在遠郊、動力區略偏外,其他五個區都是百年前形成的。

這七個區組成的哈爾濱市和當時全國各省省府的面積相比是比較大的,尤其哈爾濱工業起步早,解放後中央把哈爾濱定為大後方,新建和遷移大批的工業企業,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是共和國的長子。

哈爾濱早年的商業也很發達,道外、道里、南崗有不少百年老字號,秋林系列產品(俄式風味)更是名揚大江南北。

南崗市場的砂鍋豆腐、道外三道街的扒肉、道里獨一處的鍋貼、到處都有風味小吃,饞了就去吃一次,經常吃是不可能的,那年代工薪族收入都不高,用東北話說也就隔三差五的能拉個饞。

哈爾濱人還特別的幽默,大方、大氣、大度,各種俏皮磕滿天飛,天在冷也不耽誤吃根冰棒、啃個凍梨。

哈爾濱在文化領域方面,有千年的金源文化、近代的音樂文化、建國後的冰雪文化為代表的三大文化,融入的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到現在還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發揚光大,在哈爾濱的各個角落生根發芽。

旅遊業就更不用說了,在解放前哈爾濱就有東方小巴黎之說,居住的國外僑民居全國各城市之首,曾有十九個國家在哈爾濱設有領事館。

1954年兩省(黑龍江省、松江省)合併,哈爾濱成為黑龍江省的省府,經濟發展、外來人口激增的紅利不斷,哈爾濱的發展就更上一層樓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城市。

記得在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哈爾濱的計劃經濟還沒有受到衝擊的時候、哈爾濱大大小小的貪官汙吏還沒有現身的時候,哈爾濱是一片歌舞昇平,每到休息日各大商店人滿為患,各個娛樂場所應運而起。

我記得每次到南崗秋林二樓逛街的時候,都是烏泱泱的人,很多都是周邊市縣和郊區老百姓來選購商品的,那時候老百姓穿的都可以和上海比,比北京、瀋陽人穿的要好多了。

可以說在改革開放前哈爾濱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佼佼者,在各大城市排名中一直是前十,其實就是現在哈爾濱的重工業在中國的工業體系裡也是舉足輕重的,比如三大動力生產的電站裝置就佔了中國各電站的絕大部分份額。

我在八十年代經常因公出差,那幾年一共走了20多個省,100多個市縣,感覺和當時的哈爾濱相比大多數城市還是和哈爾濱有差異的,具體表現在吃、穿、住、行上,那時候的哈爾濱在這幾項上一直是具有領先地位,沒有落伍的專案。

哈爾濱近百年來形成的幾大商業圈奠定了哈爾濱的地氣和洋氣,按形成的先後次序有道外、香坊、顧鄉、中央大街、南崗秋林等商業圈。

按現在的說法是以前的哈爾濱特別的接地氣,煙火氣特別的濃,居民區最高的就是三層樓,鄰里鄰居的都認識,一家好幾個孩子,夜不閉戶、每天玩的都不想回家,過的是慢生活。

大家都是以誠相待,笑娼不笑貧,沒有偽劣商品,更沒有欺詐坑騙,沒有公園就在樹蔭下玩耍,沒有電視就在路燈下嬉戲,抓蝲蝲蛄,一直到困的不行才回家睡覺。

家長們也安心的上班工作,街坊鄰居即沒有先富起來的,也沒有哪個單位領導的工資超過員工好幾倍,是真正的同工同酬。

那時候想佔國家和集體的便宜,沒有門,都能讓老百姓的吐沫星子噴死,可現在老百姓噴不過來了。如果現在的領導都還像以前的領導多好啊。

TAG: 哈爾濱南崗城市秋林沒有